周末俞母约孟冬青和许小晴见面,一起去特别厉害的盲人师傅店里按摩。
算算时间,俞母有两个月没有联系过她们了,娘家接连出事,她帮着跑前跑后,还要开导安抚大嫂,也很不容易。
“俞姐,你瘦了一大圈!脱胎换骨了!”孟冬青见面就夸。
这是实话,俞母以前就是她这个年纪普通女性的身材模样,不是特别胖,但肚子一圈略为突出。
现在瘦下来,肚子没了,人匀称下来,看着精神不说,还多了几分气质。
“俞姐,去剪个头发吧,我觉得你现在更适合短发。”许小晴也给俞母出主意。
孟冬青跟俞母搞好关系好,俞母就不让她们管她叫主任了,直接叫姐,跟俞明明没关系,她们各论各的。
“行,按完就去剪。”俞母虽然高兴自己瘦下来,但这种瘦法,是真不敢再来一回了,“我现在都不敢多吃饭,生怕给吃回去。”
按摩店特别简陋,总共就三张按摩床,三个人就全占上了。
好在师傅技法老道,按上一圈特别解乏,正被按得昏昏欲睡的时候,俞母突然开口,“明明好像处对象了,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带对象回家,我这想想还怪紧张的。”
孟冬青,“……啊?”
许小晴,“……什么时候的事!”
两人内心震惊,但都没有做出过激的反应,演得刚刚好。
“什么时候开始的是看不出来,但很明显就是有情况啊,你看他回来的打扮,明显精致了。”俞母开始给孟冬青和许小晴分析。
俞明明不爱打扮,一件衣服穿到烂他都能继续穿,以前在江市这边,有俞母给他打理,时不时添置新衣新鞋,看着和身边的男青年差不多。
去羊城后,俞明明就随便了,来来去去就是从江市带去的那几身衣服。
俞母过去看他的时候给他买新的,他也时常想不起来换。
但这次回来,从头到脚,都是另一个风格,看着年轻帅气了许多,头型也不是以前挑剃头担子大爷的拿手头型,而是剪了港城明星流行的样式。
“他居然还擦霜了!”俞母说起来,声音里都带着震惊。
俞母说到兴起,正好师傅给她在按腿,干脆趴着说,“我跟他爸说这事,他爸居然不相信,还说什么是羊城时髦,被环境影响的。”
对俞父的迟钝,俞母嗤之以鼻。
“这姑娘应该是个年轻姑娘,审美也好,明明被她拾掇得挺像人样。”俞母美滋滋的。
俞明明一直不找对象,她可操心的呀。
这两年还一直后悔呢,防备许小晴做什么,人姑娘年龄是大了点,但人有能力呀,孟冬青是一把手,许小晴就是二把手。
孟冬青那运输公司,没孟冬青都行,不能没了许小晴。
后面真熟起来,俞母就发现,俞明明是没戏了,人小晴估计心里对她成见挺深的,当朋友行,当婆婆绝对不行。
她也不敢催俞明明,怕他再往国外跑,那她就真没儿子了。
本来俞母都以为俞明明要孤独终老了,结果居然铁树开花了,高兴得她不年不节的,跑去拜了祖宗。
“你不反对了?”许小晴好奇,“你都不知道他在外面谈的什么人,也不知根知底。”
俞母,“……”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她当初也没算到现在能跟许小晴一起约按摩呀。
“反对也没用,他现在翅膀硬了,管多了他还不乐意,为了他好都不领情。”说起儿子,俞母心里还是有点伤心的。
在她的印象里,儿子始终是那个需要妈妈的儿子。
但实际上,儿子早就长大成人了。
“姐,你想要个啥样的儿媳妇啊,当初你可是连我们小晴都没看上的。”孟冬青问。
俞母想了想,“家庭要简单点的,家风要好,女孩子长相不重要,但不能太丑,最好性格单纯一点,最重要的是要以我们明明为重。”
说完,满室寂静。
“我当你们自己人,不跟你们讲虚的,我看明明自然是千好万好,挑媳妇肯定是有要求的,要说一点要求没有,那才虚伪呢。”俞母很坦诚,“你以后当人丈母娘,你对女婿难道没要求?什么人都能取走醒醒?”
设想是肯定是往好了想的嘛,实际上有点小毛病也没关系,毕竟也确实没有十全十美的人。
孟冬青想了想,“也是,不过我只有基本要求,她爸要求会比较高。”
想想以后醒醒找对象,孟冬青都替未来对象绝望,岳父太龟毛,不好搞定啊。
许小晴也认同,正好按到痛处,呜呜两声算是同意。
俞母继续畅想,希望俞明明给她带个好媳妇回来,早点谈婚事,他们家赶紧添丁进口。
“姐,最近有个外国人跟我表白,我心里有点拿不定主意。”许小晴想了想,决定牺牲自己,替俞明明探探口风。
俞母一惊,“外国人?哪国人,小日子的可不行啊!”
虽然中日友好建交好几年了,但那是国家层面的事,她们小老百姓还是记仇。
许小晴忙摆手,“不不不,当然不是,金发碧眼,长得还挺帅。”
俞母一听眉头就拧了起来,“小晴啊,这看人可不能光看脸,尤其是男人,有能力有责任心才是最重要的,像魏瓒那样的,是极极极少数。”
许小晴,“……”
好难问,还是放弃吧。
俞母仔细分析了一大通,最后还是投了反对票,“生活习惯不一样,风俗不一样,离得还远,当朋友好了,咱找近处的,知根知底,怎么也能打听清楚情况。”
国外的,你上哪打听去,鬼知道人家国外有没有成家呢。
现在社会上,尤其是南边,不说外资老板了,就是有点钱的包工头,都是老家一个,那边一个。
“结婚就是过日子,你得找个能踏实跟你过日子的人。”俞母以过来人的身份,给许小晴建议。
谈恋爱那是不切实际的,爱来爱去,爱得热烈死得也容易热烈,女孩子尤其得现实点。
不等孟冬青旁敲侧击,俞母下了结论,“要是明明给我找个外国媳妇,我也不能同意,不过明明不是那种大胆的孩子,我对他挺放心的。”
孟冬青,“……”
您这心放得有点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