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按照长幼有序,茉雅奇依次去拜访几个格格就行了。
但是眼下乾西五所年纪最大的是恭亲王府的大格格,并不是皇帝亲女。
当初康熙帝膝下的子嗣,是生一个就夭折一个,生一个就夭折一个。
不算还在肚子里就流掉了,没有生下来的孩子,就算生下来的孩子,都已经夭折七八个,一个都没有活下来。
最后也算是病急乱投医,根据民间的说法,没有子嗣缘分的父母,要是抱养一个孩子,如果这个孩子命中注定有兄弟姐妹,孩子就能养住了。
皇家牵扯到皇位的继承,康熙帝那个时候也年轻,并不觉得自己以后不会有亲生儿子,自然不能抱养男孩子,只能抱养女孩子。
女孩子日后反正都会嫁人,不管以后还会不会有亲生女儿,先抱养一个女儿,也不会影响什么。
男孩子就不一样了,等到时候有亲生儿子了,这个占着长子身份的孩子该怎么处理,就是一件麻烦事情 。
刚好那个时候恭亲王府的侧福晋生下一个女孩子,恭亲王府的孩子也多,这个孩子一看就是命中注定会有很多兄弟姐妹。
于是康熙帝就下旨,把这个女孩子抱进宫里面抚养 ,成了大格格。
说来也不知道是凑巧,还是这个说法真的有用,原本宫里面是一个孩子都留不住,等到大格格被抱进宫以后,后面出生的皇五子,也就是重新续齿以后的大阿哥就养住了。
并且后面出生的其他皇子、皇女,尽管也有几个夭折了 ,但是大部分都养住了。
哪怕是普通人家 ,为了求子抱养孩子,最后得偿所愿以后,大多数人都会善待这个孩子。
如果过河拆桥,有亲生孩子以后,就对抱养的孩子不好,也会让人瞧不起。
更别说是宫里面了,怎么也不可能养不起一个孩子。
康熙帝又爱面子,不会让人说自己的不是。
既然大格格抱进宫的目的达到了,康熙帝怎么也不可能过河拆桥,又把人送回恭亲王府。
因此还是把人留在宫里面了 ,并且在各方面也给了皇长女的待遇。
不过也正是因为恭亲王府的大格格得到皇长女的待遇了,康熙帝真正的皇长女三格格心里面就有些不乐意了。
康熙帝亲生的长女和次女都没有养住,三格格这个三女是第一个养住的女儿,算得上是真正的皇长女了。
第一个女儿,就算比不上儿子那么重视,比起其他女儿来说,肯定也要重视不少。
再加上三格格是荣妃马佳氏所出,不像其他格格大多数都是些贵人、常在所出。
荣妃尽管在四妃里面排位最低,却终究是四妃之一,不同于那些小妃嫔,该有的体面都有。
哪怕年纪上去以后,荣妃已经不得宠了,每个月康熙帝也会抽空陪她吃上几顿饭,让人知道他还是重视荣妃。
荣妃也知道靠自己想得宠爱不容易,于是大多数时候都会把儿女叫上。
三格格靠着荣妃这个额娘,见康熙帝的机会也比其他格格要多不少,受到的宠爱和关注自然也就要更多一些。
三格格得宠,看其他妹妹都比不上自己,但是在大场合她却得让着大格格这个堂姐,有什么事情都得退一步,心里面自然是不满意。
在三格格看来,一个堂姐,还是侧福晋生的,按理说连郡主的封号都没有资格得,郡主都还得是王府嫡女才能得到册封。
现在被抱到宫里面来了,不但成了公主,还是大公主,她这个真正的皇长女反着的退一步,哪里能够服气?
因为不服气大格格,在长辈跟前还好,三格格不敢把不满表现出来。
私底下,三格格却很有些要和大格格较量的意思。
就像内务府给乾西五所送东西,本来按照规矩肯定是先给大格格送。
但是真要这样做了,等到送三格格那里的时候,肯定免不了吃一顿排头。
最后,就变成反倒是要先给三格格送,然后再给大格格送了。
毕竟大格格是养女,尽管有亲生父母,亲生父母却管不了宫里面的事情,有什么委屈也只能忍了。
三格格是皇帝亲女,还有一个四妃之一的额娘。
内务府的奴才也有些踩高捧低,不想在三格格那里吃排头,就干脆把三格格放在前面了。
大格格不知道怎么想的,反正也没有闹出来 ,默认这个事情了。
现在茉雅奇要面对的事情,同样也是这个事情,应该先去拜访大格格还是先去拜访三格格。
要是先去拜访大格格,难免就把三格格得罪了。
三格格的脾气也不好,说不定就会找她麻烦。
先去拜访三格格,就有些踩高捧低了。
其他人这样做,也就算了。
她同样是养在宫里面的外臣之女,也踩高捧低把三格格放在大格格前面,就显得有些难看了。
当然,这些问题茉雅奇暂时还没有想到,但是她身边的两个奶嬷嬷已经为此争吵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