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寿宫。
太后打发身边的嬷嬷去佟家以后,也没有怎么把这个事情放在心里面。
毕竟就宠妾灭妻这点儿事情,就算是真的,又是什么大事吗?
如果不是牵扯到佟家,她直接处置了,都只是小事。
不管是处置重了,还是轻了,也都不算什么事。
虽然在心里面也难免琢磨要是佟家真的这样不好,九格格的婚事得多考虑一下,对于太后来说,却也不是大事。
她在其他事情上插不上话,九格格的婚事上面,她要是开口了,康熙帝怎么也得考虑一下。
之所以愿意派人过去叫小赫舍里氏进宫,主要也是想看看究竟是不是这样一回事,好确定九格格的婚事究竟成不成,她跟不跟康熙帝说,毕竟康熙帝这几天就要下旨了,没有时间耽搁。
现在人派出去了,几人就又继续闲聊起来,直到派去的嬷嬷满脸惊恐的回来了,却没有把小赫舍里氏带回来,才引起几人的注意了。
太后就开口问道:“这是怎么了,小赫舍里氏人呢?”
“太后娘娘,隆科多确实是宠妾灭妻,纵容妾室李四儿虐待正妻赫舍里氏,奴才过去的时候,隆科多的正妻赫舍里氏瘦骨伶仃,身上全是伤痕,一双腿都被折磨断了,都站不起来了,所以没有办法进宫。”
“什么?”
“竟然有这种事情?”
“隆科多也是大家子,竟然这样丧心病狂?”
听到这个嬷嬷的话,屋子里面的几人都震惊了,好几个人都失态了,有些不敢相信。
宠妾灭妻的事情虽然不少见,可是一日夫妻百日恩,大多数人就算后面和正妻感情浅了,或者是有十分宠爱的妾室,对于正妻至少还是有几分尊重,妻子终究还是不一样。
其实别说是对妻子了,就算是对待妾室,甚至丫鬟、奴婢这些,除了丧心病狂之人,也没有谁会这样无缘无故的就折腾人。
对丫鬟、奴婢这个样子,让人知道了,都得说是为人残暴,对待结发妻子这样,简直就是丧心病狂了。
远的不说,当初先帝在的时候,也是宠妾灭妻,宠爱董鄂氏,对当初还是皇后的太后并不好。
这个事情也算得上众所皆知,是先帝身上一个洗不掉的污点。
那也只是不搭理太后,以及把宫权交到董鄂氏手里面 ,并没有故意折磨太后,又不是仇人。
尽管就是因为岳兴阿状告,太后才派人去看情况,她们也知道赫舍里氏情况不会好,却也没有料到情况竟然会这样差。
几人还怀疑着这个话的真假,就又听到,“奴才的话句句属实,佟府不少奴才都看到了。”
听到这个话,原本还有些质疑的几人 ,就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还是章佳贵人不知想到什么,就开口说道:“佟家的家风难道就这样?我记得早年佟国纲大人还在的时候,和其子鄂伦岱的关系就很不好,父子两人喊打喊杀,都闹到万岁爷跟前了,鄂伦岱说是佟国纲大人为了小妾害死了自家额娘,要杀了庶出的弟弟法海,为自家额娘报仇,佟国纲大人护着小儿子法海,要把鄂伦岱逐出家门,还说鄂伦岱不孝顺,请求万岁爷诛杀鄂伦岱,还是万岁爷费心调解了,又让鄂伦岱领了外差 ,才把事情解决了。”
这个事情确实也发生过,并不是章佳贵人在乱说。
只是尽管鄂伦岱当时闹得很厉害,看起来像是真的有什么深仇大恨,一定要杀了庶弟法海。
但是佟国纲一副是儿子鄂伦岱不孝顺的模样,康熙帝虽然对谁都没有严惩,却还是让鄂伦岱出京了,明显还是更偏向佟国纲。
在这个事情上面,大家下意识就偏向佟国纲,觉得是鄂伦岱脾气不好,容不下庶出弟弟。
等到后面佟国纲去世了,这个事情渐渐也就平息了,没有什么人记得。
但是现在被章佳贵人这样一提,屋子里面听到的几个人,都也想起这个事情了,觉得鄂伦岱说不定一开始还真没乱说,只是因为康熙帝的态度明显,才不得不委曲求全,不再闹了。
这样的话,佟家的家风也太吓人了,只是这些话可以在心里面想,却不好说出来。
毕竟看康熙帝的处置,也知道康熙帝的态度,是无论如何要护着母族。
于是太后赶紧就斥责章佳贵人,“章佳氏,胡说什么?佟佳一族,两代后族,家风能有什么问题?隆科多的事情,也是他自己不争气。”
章佳贵人也发现自己说错话了,“太后息怒,是奴才说话不过脑子。”
太后倒是也没有再责怪章佳贵人,其实她心里面也是这么在想,只是却不能让这一类的话从宁寿宫传出去。
她点点头,就说道:“祸从口出,这一次就算了,下一次再这样,哀家绝不轻饶。”
还要想着九格格的事情怎么弄,这种情况下九格格肯定不能再嫁进佟家,万一佟家胆大包天,把九格格害了怎么办。
与其嫁进佟家,说不定什么时候被害了,受到委屈了,顾忌着康熙帝对佟家的看重,也不好说。
还不如去抚蒙,前面几个格格嫁到蒙古以后,过的还都不错,哪怕是抱怨额驸不好的三格格,也没有吃过亏。
太后想着这些事情,就想把德妃留下来,两人单独商量九格格的事情。
于是看着章佳贵人,太后又说道:“你先回去吧!不用在这里陪着哀家了。”
打发掉章佳贵人,太后才看向茉雅奇,“你这丫头也回去吧!既然小赫舍里氏的情况弄清楚了,你就回去告诉太子,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对于这个事情该怎么处理,太后也同情小赫舍里氏,却完全没有要插手的想法。
因为康熙帝对母族的看重 ,牵扯到佟家的事情,还真不是那么好处理。
茉雅奇听到太后这样说,也没有坚持要留下来,只是说道:“皇玛嬷,那茉雅奇就先回去了,明天再来陪你说话。 ”
回到毓庆宫以后,茉雅奇赶紧就派人去前面太子那里,把赫舍里氏的情况说了。
此刻,这里闹得正厉害。
佟国维和隆科多父子过来的时候,都以为是太子有什么正事要吩咐,却没有想到看到岳兴阿了 。
正在疑惑间,就听到太子说岳兴阿状告隆科多宠妾灭妻,纵容妾室残害正妻,顿时两人就怒不可遏起来。
隆科多直接一巴掌甩到岳兴阿脸上,“孽障,为父哪里对不起你了?竟然在太子殿下面前,污蔑为父。我好吃好喝的把你养这么大,你就是这么报答的?”
佟国维没有动手,却也斥责道:“不过是家事,你这孩子却闹到太子殿下跟前,也太不懂事了,就算你觉得在家里面受委屈了,不管是告诉我还是告诉你玛嬷,我们难道不会管?你非要把事情闹大?”
岳兴阿被打得一个踉跄,却倔强地抬起头,大声道:“我没有污蔑,阿玛平时难道不纵容李四儿,任由李四儿欺负额娘?我为人子,不能眼睁睁的看着额娘受欺负无动于衷。”
然后又看向佟国维,“玛法,你也别怪孙儿,孙儿不是没有跟你说过这些事情,也求过你和玛嬷,你们都不愿意管,孙儿只能出此下策了。”
佟国维也知道这些,不由得就有些后悔,不应该因为疼爱儿子,就在明知道儿子所作所为不对的情况下,依旧放任儿子。
又因为那个贱婢本来就是儿媳妇娘家出来的,看着这个贱婢让儿子净做糊涂事,就迁怒于儿媳妇,知道儿媳妇平时受委屈了也不管。
佟国维在这里反思,隆科多却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一个巴掌就又扇过去,“你这个逆子,照你说你倒是孝顺才这样做?你怎么不对你老子孝顺,早知道当初就该把你溺死。”
说完这个话以后,隆科多还是气不过,就想要再动手。
见状,太子猛地一拍桌子,“够了!隆科多,孤叫你过来,是询问情况的,不是看你教子?你在孤面前都直接动手,有把孤这个太子放在眼里面吗?”
隆科多没有再动手打岳兴阿,脸上的表情却依旧不怎么服气。
“太子殿下,这些事情都是奴才家中这个逆子在胡说,奴才绝对没有宠妾灭妻,纵容妾室残害正妻 ,平时里只是妻子赫舍里氏身体不好,很多事情才有妾室出面,你可不能冤枉奴才。”
隆科多并没有怎么把这个事情当回事,这些事情本来也不好说,夫妻之间的事情,外人怎么说的清楚。
佟国维自然也要站在儿子隆科多这一边,“太子殿下,隆科多所言属实,真不是奴才不管这些事情,而是岳兴阿这个孩子小,很多事情都不懂,看着他额娘一直在院子里面不出门,就觉得大家欺负他额娘了。小孩子,听风就是雨,嘴里面的话哪能当真?你怎么因为小孩说的几句话就当真了?”
太子冷笑一声,他原本考虑着康熙帝的态度,在这个事情上还颇有顾忌。
可是听到佟国维和隆科多父子的话以后,他就不想顾忌这么多了。
这父子两人也太嚣张了,完全没有把他这个太子放在眼里,佟国维还一副说教的样子,觉得他这个太子办事不稳妥,连跪下请罪的姿态都没有。
就算岳兴阿所状告事情真的为假,那也是佟家没有教好孩子,应该向他请罪,而不是质问他,更别说这些事情十有八九还是真的。
他就不信要是皇阿玛询问,佟国维和隆科多父子,也会是这样一副态度。
看来这些年皇阿玛对佟家的厚待,倒是让佟家人一个个都不知天高地厚起来,对他这个太子都不怎么看得上眼。
佟家父子都这个态度了,他要是再因为考虑皇阿玛的态度,选择安抚为主,简直就是把太子的威信往地上扔了。
他就冷笑一声,“孤不是就因为不知道岳兴阿所言是真是假,才把你们叫过来问清楚情况嘛?要是证据确凿,孤就该直接下令处置了,你们这是指责,觉得孤不应该把你们叫过来询问情况?”
听到太子的指责,佟国维和隆科多父子,自然是都说自己没有这个意思,是太子想多了,态度却依旧算不上十分恭敬。
就在场面僵持起来的时候,茉雅奇派来的人到了,将赫舍里氏的惨状,当着所有人的面说了出来。
顿时,所有人都变了一副脸色。
太子是没有料到隆科多心狠手辣到这个程度,而且也太胆大包天了,人都已经被折磨成这样了,他都还觉得算不上宠妾灭妻,理直气壮的说是大家误会了。
佟国维心里面就有些觉得不好了,他也没有料到儿子竟然能狠到这个程度,要是儿媳妇都这个样子了,还说是孩子误会了 ,就是缺德了。
其实就是愿意缺德也没用,这么多人都知道了,也不是他说误会就是误会。
于是佟国维就跪下了,“太子殿下,是奴才教子不严,事后又失察,实在是没有想到这逆子竟然这样丧心病狂,请太子殿下责罚。”
隆科多却有些没有反应过来,他刚才敢那样说话,其实并不是真的胆大包天到这个程度了,只是小赫舍里氏身上这些重伤,都是才添的,因为知道小赫舍里氏又见了岳兴阿,并且还诉苦了,想着岳兴阿说不定又要找佟国维夫妻告状,老两口又要看她不顺眼了,李四儿气不过,就去折磨小赫舍里氏才添的新伤。
岳兴阿同样有些没有反应过来,他见到小赫舍里氏的时候,小赫舍里氏的情况,并没有这么糟糕。
等到反应过来以后,岳兴阿也跪下了,“太子殿下,你要给奴才额娘做主啊!要不然奴才额娘迟早得被他们折磨死。”
太子看着跪下的佟国维与岳兴阿,又看了眼还站着发呆的隆科多,怒喝道:“隆科多,你还不跪下!如此恶行,还是对待结发妻子,你可知罪?”
隆科多这才如梦初醒般跪下,虽然对于这些情况他并不算全部知道,但是他也没有把责任推到宠妾李四儿身上,而是嘟囔着:“不过是家事,太子殿下何必如此大动干戈,该打该罚奴才认了就是。”
就算已经证据确凿,隆科多也不算十分害怕,这些事情闹出来也就是让他名声不好听,又不是什么天大的罪过。
毕竟前两年有个小官儿闹出杀妻的事情, 也只是撤销身上的官职了。
他出身于佟家,小赫舍里氏还好好的活着,最多也就罚几年俸禄。
至于名声,隆科多敢带着宠妾李四儿四处招摇,本来也不算太在意。
太子也看出隆科多的想法了,心里面就更生气了,他在康熙帝那里都没受过这种被忽视的委屈。
于是沉吟片刻以后,太子才说出对于这个事情的处置。
反正不管怎么处置,最后的结果都是有利有弊,没有办法完美无缺,还不如干脆严惩算了。
“隆科多宠妾灭妻,纵容妾室残害正妻,致正妻伤残,残暴不仁,革职查看。佟国维教子无方,罚俸一年。岳兴阿以子告父,本该责罚,悯其也是心疼生母,就算了。隆科多之妻受此责难,与隆科多夫妻情分已断,归其母家。隆科多之妾不敬主母,以下犯上残害主母,赐死。”
太子虽然想要严惩,可是毕竟只有这点儿事,最后还是只把隆科多革职了,佟国维就更是只罚俸一年。
也就李四儿这个小妾没有地位,又是真正动手之人,才直接被赐死了。
谁让如今八旗子弟不多,只要不是参与到造反之类的事情,向来处罚都不会十分严重。
哪怕参与到造反这一类的事情里面,都不会像前面那些朝代那样牵连家族,八旗一共才几个显赫家族?
更何况还只是妻妾之间的事情,就算下狠手了,在朝廷上也不可能当成大事来处理。
要不然的话,隆科多的事情不是秘密,也不会现在有人想要对付太子,才把事情翻出来了,都没有人想过利用这一点来对付佟家。
太子看隆科多再不顺眼,也没有办法做出太严重的处罚。
隆科多也不怎么担心自己的前途,就算现在被革职了,后面也不是没有机会启用。
他反而还替小妾李四儿喊冤,觉得太子直接把人赐死太严苛。
当然,太子没有搭理就是了,并没有看在隆科多的面子上,放李四儿一马,也没有借此加重隆科多的处罚。
不过哪怕是这样,康熙帝知道以后,依旧不算满意。
小赫舍里氏的样子自然是惨,但是隆科多终究也只是算私德有亏,并不是对不起大清。
私德有亏这个事情,严重不严重本来就是看当权者的想法。
当权者要是不喜欢,就是对着结发妻子都如此心狠手辣的人,对百姓会有怜悯之心吗?对君王又有多少忠心?
心里面有着这些想法,事情自然严重,会从严处理。
可是康熙帝厚待母族,对待隆科多这个表兄弟,也一向十分看重。
看着太子的处置,心里面就觉得太子对佟家,没有丝毫包容之心了。
其实太子对佟国维、隆科多等人的处置还好,不过是罚俸、革职。
罚俸的话,佟国维不会缺一年的俸禄,革职的话,等过一段时间风头过了,也能重新启用。
但是对于太子把事情闹得人尽皆知,康熙帝就十分不满意了。
当初佟国纲和鄂伦岱,父子两人都闹成那样,个个都喊打喊杀,他不也只是私底下处理了,现在外面都不知道具体发生什么事了,只以为是父子两人都不是好脾气 ,遇到点儿事情就闹大了,不是真有什么大事。
太子也是,就算接到岳兴阿的状告,让当时在场的人闭紧嘴,后面再派人去看看情况,要是真这样,私底下派人和隆科多说说,把那个贱妾处理掉,不就是了?
偏偏他要闹得大张旗鼓,不但要让隆科多和岳兴阿父子当场对质,还让太后都参与进来了。
要是他不知道怎么处理合适,派人来询问他一下也好啊!有这样处置的吗?
其实在这个事情上太子也为难,要是他处于康熙帝的位置上面,私底下处理,不把事情闹大倒也没什么。
但是太子只是太子,尽管因为康熙帝的身体十分不好,朝堂上大多数事情事情给他处理了,可是毕竟有康熙帝看着。
在这种情况下,太子不管处理什么事情,都得注意一些,不会留下把柄,让人觉得他以权谋私,而是什么事情都得大大方方的处理,表明他没有私心。
他也不可能愿意因为佟家,让人觉得他处事偏颇,影响到他这个太子的威信。
如果选择去询问康熙帝怎么处置,难道在其他人看来,甚至在康熙帝看来,不会觉得太子没担当,连这点事情都不敢处理?
要是换做平时,或者是佟家没有牵扯到其中,康熙帝倒是也未必不知道太子在其中的为难,不会觉得太子的处理有什么不妥当。
可是康熙的这两年身体十分不好,本来性子就有些左性,想法就不一样了。
想到佟家这点儿事情,已经闹得人尽皆知,康熙帝就觉得脸上难堪。
一般的皇帝登基以后,对于母族都不会十分抬举,甚至选择打压的都不少,康熙帝却反道行之,大力抬举佟家。
除了真的对母族有感情以外,本来也有爱面子的缘故,在先帝时期因为母族势微受了不少委屈,康熙帝自己掌权以后,就忍不住想要抬举母族。
如今佟家名声被败坏了,康熙帝就觉得自己也是脸上无光。
对于处理这个事情的太子,难免就有些迁怒。
总觉得是不是太子现在大权在握,已经不把他这个皇阿玛放在眼里了。
只是同样也因为爱面子,也不能让人觉得他这个皇帝处事不公,只知道偏爱母族。
所以就算心里面不满意,康熙帝也不能把不满意直接发泄出来,只能在其他事情上使劲了。
于是大阿哥一下子就被康熙帝重视起来,很多事情都开始吩咐给大哥去办,意在敲打太子 ,他也不是非太子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