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我小学五年级时的事了。
因为我爸爸工作的关系,我们一家搬到了Y省的一个叫S村的地方。
S村是个典型的乡村,周围全是山、河和稻田,几乎看不到别的东西。
村子里只有几户人家,房子都是那种像奶奶家一样的老式建筑。
住在这里的人大多是农民,最近的便利店也要开车三十分钟才能到。
我们为什么会搬到这么偏远的地方呢?
一方面是因为那里有远房亲戚的房子;另一方面,妹妹身体不太好,经常生病,父母希望我们能住在空气清新的地方。
不过说实话,我有点失望,因为我在此之前一直生活在城市里。
但我总觉得只要我们一家人在一起,无论住在哪里都像家一样。而且“久住成家”,慢慢地我也觉得那里挺好玩的。
幸运的是,村里有两个和我同龄的孩子,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感觉就像小时候的青梅竹马、欢喜冤家。
我们很快成了朋友,他们还经常和我妹妹一起玩。
对我来说,能在山里、河边这些大自然的地方肆意奔跑、追逐玩耍,实在是太新鲜了。
当时正值暑假,我还没去上学,因为打算第二学期转学。所以没有作业,我几乎每天都和那两个孩子一起玩。
搬家大概两周后,我不得不参加村里的一场节日活动,全家人都必须去。
据说这是村里每年都会举办的传统节日,但现在回想起来,内容有点奇怪。
全村的居民(其实我认为不到二十人)排成一列,一边唱着类似民歌的东西,一边绕着村子走。
他们肩上扛着一根长长的草绳,就像运动会上拔河用的那种。
准确地说,只有成年男子才能扛这根长绳。
队伍的最前面是一位村里的长者,他一边走,一边摇晃着一根挂着铃铛的拐杖。草绳的一端就系在那根拐杖上,长者、长者的儿子、其他家的父亲……就这样依次把草绳扛在肩上,排成一列。
妇女和儿童则跟在队伍周围。不仅如此,他们还拿着一种叫酒樽的东西,把里面的大米撒在路上。
大家都穿着正式的服装,男士穿深衣,女士穿袄裙。只有长者穿着华丽。
我们家没有自己的服装,但被要求穿白色的衣服,所以我只穿了一件白衬衫。(穿白色衣服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虽然我觉得有点奇怪,但“入乡随俗”,我还是参加了。
我向村里的孩子学会了怎么做,然后模仿他们,让自己看起来和其他人差不多。
听说这个节日的目的是向村子上方庙里供奉的xxxxxxx神祈求丰收。(稍后我会解释为什么要隐去神的名字。)
傍晚活动结束后,我们在村里的社区中心举行了一个聚会,但节日并没有完全结束。
对我和妹妹来说,聚会后就可以回家了,但我爸妈还有另一个活动要参加,那是一个叫祭祀的活动。
听说,每当有新居民搬到S村时,都会举办这个传统的祭祀。而且这个仪式必须在晚上进行。
顺便说一下,这座庙被称为“xx庙”,村里的孩子告诉我,小孩子是不允许进入那里的,只有成年人才能进去。
这就是我和妹妹没有被邀请参加那次晚间活动的原因。
聚会结束后,我们回到家休息,爸妈就出门去参加祭祀了。
我和妹妹只能留在家里……偏偏这时候,妹妹开始哭闹起来,抱怨爸爸妈妈怎么还不回来。
我安慰她说:“没办法,他们很快就会回来的。”
但就在我稍微愣神的时候,妹妹大概是无法忍受了,她拿着一个玩具荧光棒,偷偷溜出了家门,朝庙的方向走去。
我立刻反应过来,抓起手电筒冲出家门,看到一道光朝着庙的方向移动。
我担心出事,赶紧追了上去,但妹妹比我想象中敏捷得多,她竟然比我先一步到达了庙边。
她到了!虽然村里的孩子说小孩子不能进去,但父母都在那里,应该没事吧?
我心里这么想着,也很快赶到了那里。
可当我进去的时候,没想到一个诡异的情况等着我。
庙里,村里的男人们都穿着和白天节日时一样的服装,围坐成一圈。我的父母坐在中间,但他们看起来很奇怪。
他们浑身发抖,紧紧地挤在一起,好像非常害怕。
仔细一看,妹妹正满头大汗地抱着妈妈,而妈妈则拼命用手捂住妹妹的眼睛。
在祭坛后面,摆放着一排用托盘搭建的简易祭坛。
祭坛后面站着那位长者,他穿着和白天一样,但脸上却戴着一个白色的面具。
面具上眼睛的地方有两个细小的孔,看起来像是模仿一条怒视的蛇的脸。
我刚一进去,村里的男人们就发出一阵奇怪的低语。
我也很困惑:“这是什么情况?”
就在这时,那位戴面具的长者突然朝我走来,发出一声令人毛骨悚然的尖叫:
“嘎嘎嘎啊啊啊啊啊啊!”
就在那一瞬间,我与面具后面的眼睛对视了。
那是一双完全空白的眼睛,瞳孔一片浑浊,毫无生气,睁得大大的,仿佛要把我吸进去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