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供销社还在排队。
陈光阳带着老婆孩子挤进去,就看见了不少人都在排队买着过年的东西。
冻梨冻柿子、写春联的红纸、小鞭炮、红袜子……
每个人手里都洋溢着幸福快乐。
门口还有这时候的票贩子偷偷的询问要不要票,陈光阳正好换了缝纫机和收音机还有其他的一些票。
“光阳,真的要买啊?”沈知霜看着一下子花出去那么多的钱有些心疼。
陈光阳知道,这是媳妇穷苦日子过得太多了,所以有些舍不得。
当即凑在她耳边说道:“放心,钱没了我还能赚,肯定能给你和孩子们都养的白白胖胖的!”
沈知霜只觉得一股热气从自己耳边传来,一看到这么多人,脸色一下就红了,下意识的推了陈光阳一下。
这一切,全都落在了一旁的一个女同志的眼睛里。
看着沈知霜,这女同志一下子就眨眼走了过来“知霜?真的是你!”
沈知霜听见有人喊自己名字,下意识一抬头,就看见了那女同志走了过来:“爱霞?”
李爱霞是和沈知霜一起下乡的女知青之一。
两个人关系都还算不错。
李爱霞没有返乡的原因和沈知霜完全一样,也是找了个本地的人嫁了。
李爱霞看着沈知霜,心里面不由得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优越感。
两个人虽然都是结婚在乡下。
可她嫁的,可是隔壁生产大队的儿子,条件非常好。
而听说沈知霜嫁给的则是一个懒汉赌徒,还整日打骂她。
她们两个不管是上学还是后来下乡。
所有人的目光全都聚集在沈知霜身上!
沈知霜是天上的月亮,而她只是陪衬的星星,
李爱霞好像只是个边缘人。
所以又看见了沈知霜,李爱霞怎么也压抑不住自己的优越感了。
“知霜,没想到在这里居然能碰见你,我是和我爱人一起过来办年货的!你们也是?”
沈知霜还以为李爱霞是亲近呢,当即也点了点头:“是啊,快过年了,一起办办年货。”
“哎呀,我听说现在供销社的东西价格都上调了,你们的钱带的够不够啊?”李爱霞一脸笑意的打量着。
陈光阳一下子就看出来了李爱霞暗戳戳的小心思。
当即笑着说道:“爱霞同志,我们钱已经带够了,就不劳烦你操心了。”
李爱霞看了一眼陈光阳,眼神顿时一愣。
这还是她第一次看见陈光阳,剑眉星目,五官分明,身材高大!
比她爱人强太多了,一时间李爱霞多少有些吃味。
但一想到对方是个赌鬼懒汉,李爱霞心里面就平衡了许多。
很快,排队了一个多小时,终于轮到了李爱霞和他的爱人周爱国。
两个人买了一些糖果,然后就提交了一张收音机票,然后开口说道:“同志,我要一台春花收音机!”
售货员立刻开口说道:“春花收音机86元。”
看着周爱国将钱递过去,李爱霞的身板都已经挺拔的笔直了。
她感觉周围的人,全都用羡慕嫉妒的目光看着自己,一时间满足了她无比的虚荣心。
扭过头,她看见沈知霜却一脸平淡的看着她,眼神里面一点羡慕都没有。
李爱霞顿时觉得好像差了点意思,然后扭过头对着沈知霜说道:“唉,知霜,我都不想买这东西。”
“但是我爱人知道我喜欢没事儿听听广播,非要给我买,你说这八十多块钱买它干嘛,真是的,多浪费呀。”
沈知霜觉得李爱霞的话有些别扭,刚要开口,就听见李爱霞又说道:“知霜,你回头可以带小孩来我们家听广播,有的时候还唱歌呢。”
陈二虎在一旁憨厚的说道:“我们不用去,我们家也买。”
李爱霞听见这话,顿时一撇嘴。
抬头看着沈知霜道:“知霜,孩子得教育啊,咋能随便说谎话呢。”
又低头看了一眼陈二虎:“小屁孩,你知道这收音机多少钱么?你们家有这么多钱么?”
沈知霜看着李爱霞,觉得有些膈应。
陈小雀皱着眉头,立刻转过头看着陈大龙说道:“大哥,这是不是太奶奶说的装大屁眼子。”
虽说是童言无忌,但也一下子让李爱霞听得真切,直接火冒三丈。
“你说谁是大屁眼子?”
陈二虎老实说道:“大屁眼子是我们家的狗。”
李爱霞更急了:“你还把我比喻成狗?沈知霜,你儿子骑在我头上欺负我,你管不管?”
陈二狗急忙摇手:“阿姨阿姨,我不骑你,大奶奶说了,骑狗烂裤裆。”
噗嗤!
一旁的陈光阳直接憋不住笑了起来!
然后一脸严肃的走向了二虎旁边对着李爱霞说道:“爱霞同志,别生气,我教育他!”
当即蹲下身子,看着二虎说道:“二虎,这是你的不对了,你不能以为别人像什么,你就说别人是什么,听见了没有?”
李爱霞刚拍手说了一句:“对,你这个小孩……”
话说到一半儿,李爱霞这才反应过来,看着陈光阳说道:“你也在辱骂我?”
陈光阳一摊手:“你才听出来啊。”
李爱霞已经彻底破防了:“沈知霜,这就是你的男人和孩子么?”
沈知霜刚要开口,那周爱国提着收音机就走了过来,看着李爱霞道:“媳妇,他们一家子穷酸,你和他生气干什么?”
“他们就是羡慕嫉妒,还恨你!”
“毕竟他们半年的工资都买不起这一个收音机,除了酸一点,他们还能干嘛?”
周爱国一脸骄傲的看着陈光阳说道。
这时候,也排队到了陈光阳开始买货了。
陈光阳耻笑一声,想起来了上一辈子的那句经典台词。
看着李爱霞和周爱国就开口说道:“本来想要以普通人的身份和你们相处,但没有想到换来的却是你们狗眼看人低。”
“我不装了,我摊牌了!”
面对售货员,陈光阳直接开口说道:“你好同志,我需要以下物品,劳烦您记录一下。”
“红灯牌收音机。”
“蝴蝶牌缝纫机。”
“上海牌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