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因救太子有功,被皇帝宣进宫面圣。金碧辉煌的宫殿内,皇帝高坐龙椅,目光温和地看着跪地的林羽,对他的医术和救驾之举赞赏有加,不仅赏赐了大量金银财宝,还破格提拔他为太医令正职。林羽满心感激,跪地谢恩,暗暗发誓要更加努力钻研医术,不负皇恩。
不久后,边关传来战报,高句丽屡屡侵犯大唐边境,烧杀抢掠,百姓苦不堪言。皇帝李世民龙颜大怒,决定御驾亲征,以扬大唐国威。考虑到京都事务繁杂,需要可靠之人留守,太子李承乾主动请缨,肩负起守护京都的重任。李承乾深知林羽医术高明,临行前,郑重地向皇帝举荐林羽一同随军,以便在军中救治伤病将士。皇帝听闻,点头同意,于是林羽便踏上了随驾出征高句丽的征程。
出征前,李世民在御书房召见了李靖。李靖大步走进书房,行礼道:“陛下,臣已做好出征准备。” 李世民起身,走到李靖面前,目光中透着信任与期许:“此次出征,高句丽狡诈多端,全赖李卿运筹帷幄。朕与你共赴战场,定要让他们见识大唐的威严。” 李靖拱手道:“陛下放心,臣必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二人又就战略部署、行军路线等事宜进行了深入探讨,直至深夜才结束。
大军浩浩荡荡,一路向北进发。林羽坐在马车中,身旁堆满了各种医书和草药,他深知此次随军责任重大,丝毫不敢懈怠,利用路途时间不断复习医书,为即将到来的战场救治做准备。车窗外,士兵们整齐的脚步声和战马的嘶鸣声交织在一起,气氛凝重而紧张。
当大军抵达前线,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战场上,喊杀声震天,硝烟弥漫,士兵们奋勇厮杀,鲜血染红了大地。林羽所在的军医营帐内,不断有受伤的将士被抬进来,呻吟声此起彼伏。
林羽迅速投入到紧张的救治工作中。他先来到一位腿部被利箭射穿的年轻士兵身旁,只见那士兵面色苍白,冷汗如雨下,紧紧咬着牙关,强忍着疼痛。林羽轻声安慰道:“兄弟,别怕,我这就帮你把箭取出来。” 他先是仔细观察了箭的射入角度,然后小心翼翼地用剪刀剪开士兵腿部的衣物,露出伤口。他从药箱中取出一瓶烈酒,对着伤口倒了下去,酒精刺激着伤口,士兵疼得浑身一颤,林羽连忙说:“忍着点,这是为了防止伤口感染。” 接着,他拿起一把锋利的小刀,在火上烤了烤,进行简单消毒后,开始沿着箭杆周围切割皮肉,试图将箭完整地取出。每一下切割,都像是割在自己心上,林羽额头布满了汗珠,他屏气敛息,全神贯注,终于成功将箭取出。随后,他又迅速为伤口敷上止血生肌的草药,并用干净的布条开始缝合伤口。林羽拿出一根特制的弯针,这针是他亲手打造,比普通缝衣针更细且坚韧。他将事先浸泡在药水里消毒过的丝线穿过针眼,然后轻轻捏起伤口两侧的皮肉。一针下去,精准地穿透两边,动作轻盈却又坚定。每缝一针,他都会稍稍拉紧丝线,确保伤口紧密贴合,同时尽量减少士兵的痛苦。旁边的助手递上干净的布巾,林羽不时擦拭额头上不断冒出的汗水。
缝合完外层伤口后,林羽并没有放松警惕。他知道内部肌肉层的缝合也至关重要,若处理不好极易造成二次伤害。他换了一根更细的针和丝线,再次小心谨慎地缝合肌肉组织。整个缝合过程持续了将近半个时辰,最后林羽剪断丝线,长舒一口气。用干净的纱布包扎好。看着逐渐平静下来的士兵,林羽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这个战士又有机会重新回到战场上杀敌报国了。
还没等林羽喘口气,又有士兵被抬了进来,这次是一位腹部被刀砍伤的中年将领。将领的伤口血肉模糊,肠子都有部分外露,情况十分危急。林羽顾不上休息,立刻投入到救治中。他先用温热的盐水清洗伤口,将周围的血迹和杂物清理干净,然后熟练地将外露的肠子小心翼翼地推回腹腔,开始缝合伤口。他的手虽因长时间救治有些颤抖,但针法依旧精准,每一针都缝得又快又稳。在缝合过程中,他还不时观察将领的面色和呼吸,调整着自己的动作。缝合完毕后,他又为将领喂下了一颗自制的疗伤药丸,以促进伤口愈合。
经过一番忙碌,那位中年将领的伤势暂时稳定了下来。林羽刚松了口气,却听到外面一阵喧哗。原来是敌军使用了一种新型武器,造成许多士兵肢体残缺。林羽赶忙走出营帐查看,看到那些重伤员,心中满是悲痛与坚定。
他让人迅速准备工具,开始进行截肢手术。他知道这种手术风险极大,但此时别无选择。林羽凭借精湛的技艺,尽量减轻伤员痛苦并确保手术顺利。
随着战争的持续,林羽日夜操劳,整个人疲惫不堪但从未有过退缩之意。然而,敌方知晓林羽厉害,竟派出刺客潜入唐营欲刺杀他。幸好在关键时刻,一位神秘高手现身击退刺客。原来这位高手是江湖中的侠义之士,钦佩林羽医者仁心,自愿前来保护。有了高手相助,林羽得以继续安心救治伤员,在他的努力下,唐军的伤亡数量逐渐减少,士气也越发高涨起来。
随着战斗的持续,伤员越来越多,林羽忙得脚不沾地,一刻也未曾停歇。他穿梭在营帐中,为每一位伤病将士检查、治疗,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专注。尽管疲惫不堪,汗水湿透了衣衫,他却从未有过一丝抱怨,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拯救每一个生命。
当大军行至相州时,战事愈发激烈。一日深夜,营中突然火光冲天,喊杀声震耳欲聋。原来是高句丽的一支精锐部队趁着夜色偷袭而来,他们训练有素,行动迅速,瞬间便突破了外围防线,直逼皇帝的营帐。而此时,皇帝李世民竟也染上重病,高热不退,卧床不起。主帅李靖也因连日操劳,病情加重,同样无法起身指挥作战。
李靖强撑着病体,被侍卫搀扶着来到皇帝营帐。李世民见李靖进来,挣扎着想要起身,李靖连忙上前阻止:“陛下,您重病在身,切勿乱动。” 李世民面色苍白,声音虚弱:“李爱卿,如今局势危急,朕却病倒,该如何是好?” 李靖眉头紧皱,眼中满是忧虑:“陛下放心,臣虽病弱,也会尽力调度,只是盼着能早日康复,再为陛下分忧。” 两人正说着,外面喊杀声更近,气氛愈发紧张。
林羽被嘈杂声惊醒,他猛地从床上坐起,迅速披上外衣,一把抓起药箱,箭步冲出营帐。眼前的景象让他倒吸一口凉气,敌军如潮水般涌来,士兵们四处逃窜,营帐在火光中摇摇欲坠,场面一片混乱。林羽的心跳陡然加快,但他深知此刻自己不仅要救治伤员,更要稳定军心,保护皇帝的安危。
他深吸一口气,大声呼喊:“大唐的将士们,莫要慌乱!随我一同击退敌军!” 他的声音在喊杀声中显得有些微弱,但却如同一股坚定的力量,吸引了周围几名士兵的目光。他们迅速围拢到林羽身边,眼神中透露出信任与坚定。
林羽带领着这几名士兵,朝着皇帝营帐的方向奋力突围。一路上,他们遭遇了一波又一波高句丽士兵的攻击。林羽虽不精通武艺,但他凭借着一股拼命的劲头,挥舞着手中临时找来的长枪,与士兵们紧密配合。每当有敌人攻来,他便侧身抵挡,为身边的士兵争取反击的机会。有一次,一名高句丽士兵挥刀砍向他,他躲避不及,手臂被划出一道血痕,但他只是咬咬牙,顾不上疼痛,继续向前冲。
终于,他们突破了重重包围,来到了皇帝营帐前。此时,皇帝正虚弱地躺在床上,面色苍白,高热未退,几名侍卫守在床边,面色焦急,手中的武器都因紧张而微微颤抖。
林羽迅速来到皇帝身边,他的手微微颤抖着搭在皇帝的手腕上,为皇帝把脉诊断。他眉头紧锁,心中明白皇帝的病情十分棘手,这是长期劳累加上风寒入侵,体内邪气淤积,普通的药方难以奏效。但他没有丝毫退缩,他迅速在脑海中搜索着所学的医理和各种草药的特性,试图找到最佳的治疗方案。
他一边吩咐侍卫去准备煎药的器具,一边从药箱中取出几味珍贵的草药,这其中有他在终南山跟随孙真人学医时,费尽心思采集的珍稀药材。他仔细地将草药碾碎,混合在一起,准备煎药。同时,他还不忘指挥着侍卫们加强营帐的防御,用沙袋堵住营帐的入口,手持武器,严阵以待。
煎药的过程中,敌军的攻击愈发猛烈,营帐外不断传来兵器碰撞的声音和士兵们的惨叫声。林羽的额头布满了汗珠,他既要担心皇帝的病情,又要时刻关注着营帐外的战况。他的心中充满了焦虑,但他不断告诉自己要冷静,只有冷静才能想出应对之策。
终于,药煎好了。林羽小心翼翼地将药汁喂给皇帝,每喂一口,他都轻声呼唤着皇帝,希望他能尽快恢复意识。在林羽的努力下,皇帝的病情逐渐稳定下来,高热也慢慢退去。而此时,大唐的援军也赶到了,他们与林羽带领的士兵里应外合,如同猛虎下山般勇猛无畏,将高句丽士兵全部击退。
经过这场危机,林羽疲惫地瘫坐在地上,他望着逐渐平静下来的军营,心中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他不仅要继续救治伤病将士,还要彻底治好皇帝和主帅的病,让大唐军队重振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