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锦绣卖了三天板栗,赚得不少,简直笑眯了眼。
她也送了两斤板栗给帮忙的周林,好歹劝他收下了。
想着再卖一天就能把手里的货都清掉,叶锦绣回到村里脚步都轻快不少。
哪知才进村,就看到一群人围着,闹哄哄地乱成一团。
出事了!叶锦绣也连忙上去看。
原来是村里的寡妇王氏跳了塘!
那水塘还挺深的。王氏跳下去已经有半刻钟。岸上闹哄哄的,却没人会水,一个个都只能干着急,没办法。
王氏的女儿小花才九岁,瘦弱得很。这样的天,穿着单薄的秋衣,此时哭着喊娘,十分凄惨。
她跪倒在地上,向村人胡乱磕着头,痛哭着:“我求求大家救救我娘!我当牛做马都可以。”
但无人会水。总算有人拿了绳子和渔网过来,却也没有人敢下水去救。
叶锦绣放下背篓,一下就跳进水塘。一入水,她就冷得差点没缓过来。
还好,舒展了一下手脚之后,她就感觉能活动开了。
她是会水的,但也仅限于狗刨。
潜到了水塘中央,才看到了王氏。王氏已经没有了反应。叶锦绣一把抓住了她的发髻,将她扯出了水面。
村人们都发出惊呼声。
有人也跟着下了水,尽可能地接近他们,伸出了长竹竿。
众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王氏拉扯上岸。
却发现王氏没有了反应。
一阵寒风吹来,叶锦绣都不禁打了一个寒颤。
但是她很快就清除了王氏口鼻里的泥巴等物,然后双掌向下交叠,用力按压着王氏的胸口。
这是系统教给她的方法。
村人们都不再说话,只围着看她这奇怪的救援方式。
好一会儿过去都没有反应。
叶锦绣又捏住了王氏的鼻子,自己吸了一口气。在众人的惊呼声中,她缓慢地给王氏渡气。
可惜,如此操作了半炷香的时间,王氏依然没有反应。
直到大夫被匆匆忙忙地请来,把了脉,宣布王氏已经死了。
叶锦绣还是不停地给她按压着胸口,不肯停歇。
村人们纷纷劝说。
“叶氏当真是好心,罢了,罢了,人已经死了。”
“人已经死透了,没用了。”
有好心的妇人直接拿了薄被过来,将叶锦绣裹住。
“你可别受了风寒。你也尽力了,打住吧,人已经死了。”
妇人们纷纷抹着眼泪。
叶锦绣裹紧了被子,她只觉得浑身冰冷。
连系统教给她的救人法子都用上了,却还是没有把人救回来。
看到小花哭得撕心裂肺,她也心疼不已。
待叶锦绣回家里换了衣裳,再出来后,王氏已经被众人抬回去,停了灵。
王氏为何要跳塘?
叶锦绣听到几个妇人在说,原来王氏守寡两年,婆家逼着她改嫁。
“夭寿啊!说是小花只是个丫头片子,先前刘三的三亩地,也早就被他家兄弟瓜分了。”
“这王氏带着小花太苦了。家里的地被婆家瓜分了,她平日里只能做点针头线脑的活儿,那能有几个钱?”
“就这样带着闺女过活也不成,她婆家还逼着她改嫁,说得好听,为她着想,不必年纪轻轻就守着寡,其实就是为了捞一份聘礼。”
这个妇人面露不忍,既同情又难受。
“那她娘家就不出头吗?”
“她娘家哪里有这般强势?我说这话你可别往出去传。她娘家嫂子也想着要把她嫁出去呢,只是争不过婆家罢了。”
三言两语中,叶锦绣就得知了事情的原委。
王氏只想守寡,带着女儿小花清清静静地过日子。这也不行!
说是被婆家逼着相看了一个屠夫,说是相看,其实根本没有拒绝的余地。
那这婆家,连银子都已收了二两,当日就逼迫着王氏去那屠夫家里。
那屠夫已经死了两个婆娘,还打跑了一个,谁敢嫁给他?
这不就是收了银子,逼着王氏去死?
王氏挣脱不得,心如死灰,便跳了塘。
此时王氏停了灵,婆家却无人出面。
只有可怜的小花跪在那里,凄凄惨惨地痛哭。
“以后小花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肯定是刘家把她乱七八糟地养两年,就给她配了人,又收几两银子……”
“真是夭寿啊!咱们做女子的生来就是命苦。”
几个妇人还在同情地交流着。
但遇到这样的事,她们身为外人又能怎么办?
最后还是在里正的做主下,刘家人不服气地给置办了一口薄棺,也就花了几百文钱,把王氏草草地下葬。
村人们都见到邻村的那个屠夫,带着几个人怒气冲冲地去了刘家。一边大骂着晦气,将那二两银子要了回来。
屠夫众人走后,刘家老婆子便在门口骂了一上午。
骂王氏,骂小花,使唤着小花不停地干活。骂得烦了还动手去打。
小花实在是可怜。
但这是人家的家事。村人们再如何指指点点,也动不了他刘家人分毫。
次日,周林见叶锦绣这日卖栗子有点心不在焉,便关心地问道:“叶娘子,发生了何事?”
叶锦绣便叹口气,把事情说了。
周林也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说道:“那家人真不是东西。就为了二两银子,逼得那对母女没有了活路。”
叶锦绣确实是想到了上辈子的自己。
被夫家休弃,娘家也不容。自己想活下去,只能在山上一个人过活。
到后来,跌下山崖坠死。这到底是怪王家呢,还是怪娘家?
这个世道对女子太不公平了。女子想要存活于世,真是太艰难了。
叶锦绣便想着,小花那么可怜,就如前世的自己一样。若是能救她于水火,也是功德一件。
但是,以刘家人的贪婪和狠毒,他们怎么会放手?总是要拿刘小花换银子的。
怀着这样的心思,叶锦绣倒也把板栗给卖完了。
除了买栗子的成本,租驴车的费用,这回净赚了四两多银子。
当然,这也是因为空间里有现成的白砂糖,省下了不少的成本。
若是糖要去现买,那便还要花去好几百文。
叶锦绣是无比满意的。现在她的银子一共有十三两多,满满的都是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