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兄,你升官了?”
天朝流内官九品三十阶所穿朝服有着相对严格的规定。其他佩戴,腰带,绶带,官帽自然也各有规范。就朝服颜色而言,三品神君以上为紫,四品真君绯红。
真人,五品的穿正红,六品的着蓝衣。道人里面七品黛,八品青。至于末流九品也有葱青,葱黄的些许区别。
至于天尊特赐,还有越级穿着的荣誉,朝服上加特殊图纹的奖励,佩戴不同挂件的恩赏等等,这还只是文官。武将们除了朝服不同,还有戎装的差异,其中变化更是复杂。
总体而言,从朝服的颜色大致判断一个人的品衔是最简单的。东极真人汪龙士的这一身绯红色四品朝服,显然就是他跨入朝廷高级官员行列的最佳体现。
“前些日子,五皇子李佑被擒,随即戒严的事告一段落。陛下召见我等,嘉奖了一番。凡参与巡查的大小官员都有赏赐,我和崔长史更是蒙受简拔,官加两级。我等百般推辞,陛下不让。还当场赐了映品官服,只是具体官职调整要等吏部推荐,政事堂签发。”
大师兄汪龙士性格任劳任怨,跟着天元师父在朝廷禄事多年。一样不求名利的他一直谦让机会,所以进步极慢。仅仅在正五品下的各种职务上换来换去就待了数千年。直到十年前跟着师父转职礼部,担任正五品上的礼部郎中兼任国子博士官职,还是以低一级品衔,检校的名义署理工作的。
这次天尊的钦命,非但给他官加两级,更是直接让他突破了不易逾越的品级瓶颈,一跃成为四品真君,成为朝廷的高级官员。要说这个人事安排之后没有天尊的特殊深意,肯定是不可能的。至于这个深意到底是什么,就要看他调整后的具体职务了。
当庄清云正为他高兴,还想多听听他讲晋升的细节故事;汪龙士则更是牵挂庄清云的身体状况,有意多了解他长睡之后的情况时候,两人几乎同时感应到一个强大的灵力稳稳地飘向他们。
“是师伯。”“掌门师伯。”他怎么来了?两人互看了一眼,心里发出了一样的惊讶。
昊天神君楚善登把相陪的弟子留在天元的洞府外,独身走了进来。看到迎来的两人,先是潇洒客气地让他们免礼。自己则在右手上宾区域落座。两人赶紧空出主位,去对面的左侧席位上相陪。
“掌门师伯,我师父陛见去了,还没回来。”汪龙士恭恭敬敬地特意又正式行了个礼。
“这个我知道。我是来看你和伯阳的。伯阳突然昏睡,我这个掌门师尊如何不关心。没去天君府看他,实在是怕打扰他调养。前面有门人弟子来报看他回来了,我便亲自来看看他。”庄清云听他都这样说了,赶紧离座行礼,又被他劝住。
“还有就是你的事。东极,你也不容易。师门弟子中你修为最高,也早早入仕,干得最多却升职最少。如今陛下亲封你为四品真君,是师门的荣誉,我和你师父都为你骄傲。我现在来找你,就是趁着你师父不在,多说一句。他管教徒弟严苛,连我都是佩服的。只是太严格了些,把你们都委屈了。我现在是政事堂参政大臣,你有什么想做的事,想谋的职,大胆和我说。成不成的先不讲,无论吏部是不是推荐,都必须在政事堂议一议,这个主我做得。”
汪龙士一面表示感谢,一面推辞。最后只说了一句,听师伯的。算是敷衍了过去。
楚善登转头又对庄清云说到,“现在还有哪里不舒服吗?”
“有劳掌门师伯挂念,弟子无恙。”
“炼丹修灵,我或许还能给你点建议。这制药养生,有你师父在,你还是听他的。我就不在他面前现眼了。”
“大师伯,客谦了。弟子谨遵师命。”
“既然你现在无恙。回过头来,我也要说你两句。”
“掌门师伯垂训。”连忙庄清云坐直了身子。
“那日是你向九殿下提出巡查的主意吧?多好的事啊,为什么不先报到政事堂来呢?我和你师父当时都在,你这一报过来。孙圣君面前我们再给你参赞帮衬一下。你的前途,对你的奖赏能比别人低?现在东极连升两级晋升真君,天君府的崔长史加两级,眼见就要去部里做侍郎了,至少也是个卿二的位置。你就是不懂规矩,好好的机会,如此大的功劳,就这样被陛下压了下来。叫我们想帮你提都没法提。连孙圣君都和我说,为你可惜呢。”
被他这一番掏心掏肺的“真情”感动,庄清云谦虚一番自不消说。也因为他的话里,这个巡查提案似乎是个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再想想大师兄和崔长史居然就因为参与组织了这个巡查,就受到了如此提拔,的确有点匪夷所思。庄清云大胆地好奇起来。
“你刚刚醒来,还不知道吧。这次巡查可是找出了不少奸细和颇有问题的官员呢。你师父今天去陛见天尊,就是做汇报的。”接着,楚善登抬手示意汪龙士给庄清云讲述他们的具体发现。
另一边,袁乘风李道宗跟着李为善一起来到了凌烟阁,陛见天尊。陪着广孝的当然还有和他形影不离的梁子房以及司空国舅孙辅机。
“乘风,这几日辛苦你了。这些人都调查清楚了吗?”
“陛下,受查十四人中。确与五皇子李佑谋反有直接关系者一人。交往过密者,八人。其余五人,未能理解圣意,目无纲纪不遵法度是有的。并无涉案嫌疑。名册口录在此,请陛下御览。”
广孝天尊温柔地笑着推开了内侍官递上来的名册,转过身子问无极圣君孙辅机,“辅机,你怎么看?”
“天元神君处理巡查之事兢兢业业。晋国天君指挥若定,濮郡星君协助有功。然三位,一个教化为长,一个专注防务。天君殿下虽然努力,却毕竟还在学习锻炼之中,历事不深。臣以为,此名册可以转交政事堂,由两位参政大夫牵头,着大理寺刑部协同查办之后,再上呈陛下御览审阅,处理更为合适。”
“乘风,朕让你们先查。一则是风口浪尖,先要安稳百官。二则,是要给这些有异心的魑魅魍魉空间。他们活跃起来,动起来,才能抓住背后的主谋元凶。你们都辛苦了。不是否认你们的努力,毕竟这不是你们的专长。现在就交给无极他们吧。”
袁乘风当然理解天尊的意思。不说只管京畿防务的李道宗,让他这个文人领袖礼部尚书和老好人李为善一起查办这些嫌疑人,原来就是要麻痹所有人,以赢得时间,消化这场动乱带来的影响。
现在一切都稳定了,就该是刨根问底严肃查办了。此时袁乘风的心里只希望广孝天尊真的只是因为他说到原因才这样处理此事。千万不要扩大打击面。但是就算他真有什么其他想法,这种基于自己猜想的劝诫又是无法说出口的。他也只能默然遵旨谢恩。
“对了,你们三个我还没赏过呢。乘风,你一向清苦,门人弟子也都是饱学之士,不善经营。我让子房为你在扶风郡选了个好庄子。每年至少能有个三四万玄金的进项,赏给你。是皇家内府出的钱,不是国库。算是朕和你的私谊,不可推辞。道宗,也有一份。”
天尊特意提示这次赏赐的钱出自内府,是他和亲密大臣的私谊。明显是说给自己听的。又看到李道宗自然从容的谢恩,袁乘风再说什么推辞的话难免就有矫情的嫌疑,只能无奈行礼谢恩收将下来。
“为善。这次那么多人里面属你的表现最出乎朕的意料。非常好。和你四哥一样,朕也赏你食双天君俸禄。他有将士要打赏,加了十万玄金。朕额外给你百朵金花,五千玄金赏人。”
“父皇有赏,儿臣不敢辞。只是,儿臣想拿一份天君俸禄换一个人的封赏。没有他这次的出谋划策,也发现不了那么多问题,我们几个更谈不上功劳。”李为善说话之前还特地深吸了一口气。
“哈哈,好。为善,你现在越来越有气度了。朕知道你想说什么。你先听朕说。”天尊十分满意李为善的这番言语,甚至似乎就在等他或者什么人来提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