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凯军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脸上满是理解与关切,他深知老人的那份无奈与苦衷。接着,他又与老人闲聊了几句关于农业生产方面的话题,从春耕的时节到秋收的产量,从种子的挑选到肥料的使用,两人相谈甚欢,氛围轻松而融洽。过了一会儿,张凯军抬腕看了看手表,见时间差不多了,便礼貌地向老人告辞离开。
当他重新回到村子时,远远就看见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正在宽敞的打谷场上尽情嬉戏玩耍。他们像一群欢快的小鸟,有的在你追我赶地打闹,笑声在空气中肆意飞扬;有的则围成一圈,聚精会神地玩着丢手绢的游戏,清脆的歌声伴随着欢快的节奏回荡在整个村庄上空,给这个宁静的小村增添了不少生机与活力。
路过打谷场时,张凯军看到这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在那里玩耍。他眼中满是温和,脚步不自觉地朝孩子们走去。蹲下身子,他亲切地和孩子们聊了起来:“小朋友们好啊,能告诉叔叔,你们长大了想干什么呀?”
一个小男孩眼睛亮晶晶的,胸脯挺得高高的,大声说道:“我想当解放军,当解放军就有新衣服穿了咯,穿上帅气的军装,拿着枪,保家卫国!”
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羞涩地笑了笑,轻声说:“我想当老师,当了老师就有好多好多书看了,还能站在讲台上,教好多好多学生知识。”
张凯军嘴角上扬,露出欣慰的笑容:“那你们现在要好好学习,只有努力学习知识,将来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等村里发展好了,说不定能有更好的条件让你们学习,到时候你们就能学到更多本领啦。”
夜幕悄然降临,张凯军来到了刘二家吃晚饭。刘二和他的媳妇早早就在门口迎接,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做了一顿丰盛的农家饭,有色泽红亮、肥而不腻的红烧肉,金黄诱人的炒鸡蛋,还有自家腌制的爽口咸菜。
\"张干部,可算把您盼来了,快进屋吃饭!\"刘二满脸笑意,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热情地伸出手,一边说着,一边将张凯军往屋内迎。
\"谢谢刘二哥,真是麻烦你们忙前忙后准备这么丰盛的饭菜 。\"张凯军连忙回应,脸上带着真挚的感激,随着刘二走进屋内。
屋内,饭菜的香气弥漫在每一个角落。两人落了座,张凯军和刘二一边吃着饭,一边自然而然地聊起了村里的情况。
\"刘二哥,村里的年轻人对种地都啥想法?\"张凯军突然放下手中的碗筷,神色认真,眼神中满是探寻。
刘二听闻,原本带着笑意的脸瞬间沉了下去,无奈地叹了口气,脸上的皱纹都似乎更深了几分:\"唉,现在的年轻人啊,没几个愿意种地的。他们也想出去闯闯,找些挣钱多的活儿干,可又被一些政策限制,不让出去找别的营生,只能留在村里。这地种着真没盼头,一年到头,从早忙到晚,风吹日晒,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到最后一算账,挣不了几个工分,怎么能不让人心寒呐。\"
张凯军静静听完,缓缓点了点头,目光坚定而炽热:\"刘二哥,我明白大家的难处,您放心,我既然来了,就一定会想办法让种地变得有盼头,让大家都能看到实实在在的希望,日子肯定会好起来的。\"
吃完晚饭,张凯军告别了刘二一家。月色如水,洒在他前行的道路上,像是为他铺上了一层银纱。一路上,他的脚步有些沉重,脑海里不断盘旋着和刘二的对话。
回到李虎家,张凯军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他的思绪万千,白天的一幕幕如同电影般在脑海中不断浮现。孩子们那充满憧憬的眼神,诉说着未来的梦想;村民们那质朴又充满期待的面容,渴望着生活能有所改变;还有年轻人那无奈的神情,对现状的不满与迷茫。一桩桩、一件件,都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他望着天花板,暗暗握紧了拳头,心中的决心愈发坚定:一定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为郭村找到一条真正的出路,带领大家走向富裕,不负村民们的信任与期待。
第二天,天边才泛起鱼肚白,整个郭村还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张凯军就早早地起了床。他简单洗漱后,迎着清晨那带着丝丝凉意的第一缕阳光,大步朝着村里的小学走去。一路上,偶尔能听到几声公鸡的打鸣声,打破这宁静的氛围。
不一会儿,他来到了村里的小学。眼前的景象有些萧条,学校不过是几间略显破旧的教室,外墙的墙壁上,白色的漆已经斑驳脱落,露出了里面灰色的水泥,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脸上的皱纹。走进教室,里面的桌椅也很破旧,不少都有了磨损的痕迹,有的桌面坑坑洼洼,有的椅腿摇摇晃晃,仿佛轻轻一碰就会散架。
他放轻脚步,轻轻走进一间正在上课的教室。正在授课的老师眼尖,一眼就看到了张凯军,连忙停下手中的粉笔,站直身子,脸上带着尊敬的神情说道:“张干部,您来啦。”教室里的孩子们也纷纷转过头来,好奇地打量着张凯军。
张凯军笑着摆摆手,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轻声说道:“老师,您继续上课,我就是来看看孩子们。”说着,他的目光在教室里缓缓扫过,看着这些可爱的孩子们。虽然他们身上的衣服有的打着补丁,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他们那一双双眼睛里却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一个个都坐得笔直,全神贯注地盯着黑板,那专注的神情让人看了不禁动容。
“老师,学校的孩子们平时会帮忙家里干农活不?”张凯军关切地走到老师身边,轻声问道。
老师无奈地叹了口气,眼中满是忧虑,说道:“会啊,一到农忙的时候,孩子们都得回家帮忙。可这样一来,学习时间就被耽误了,好多孩子功课都跟不上。要是能有个好办法,既能让村里庄稼收成好,又不耽误孩子学习就好了,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