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吴建明看到游天鸣的父亲为了能让儿子拜师时的卑微,再看因为游天明气力不足,被拒绝后恼怒的不惜猛踹儿子,用来证明气力的时候有些心酸。
这就是父母啊。
有句话说得好,所有的孩子都在等父母的一句抱歉,同时父母也在等孩子的一句谢谢。
终究,焦三爷还是心软,收下了游天鸣。
一直看到幼年游天鸣和自己师娘的聊天,很多不明所以的人,才反应过来,这部电影讲的是什么。
原来这就是《百鸟朝凤》。
百鸟朝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听过这个词语,可是多数都是用成语来释义的,真的说唢呐曲知道的人还真不算多。
比如,吴天明旁边的小姐姐,一脸的茫然。
此时此刻她算是明白了,这部电影讲的是什么了,不过看的还是有些无趣。
其实和小姐姐有一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放映厅中,时不时会响起一阵阵的哈切声,所幸的是没有人中途离场。
“灿灿怎么还不出场,好无聊啊!!”
“文艺片就是这样啊,我觉得挺好看的。”
“啧,文艺女青年就是不一样,那我先睡会,等灿灿出来你喊我.......”
“好好,你也真是的.......”
这时,吴建明听到身后有两个小姐姐小声的说着,忍不住摇了摇头,突然想起,貌似今天自己不是一个人来的,急忙转头看去。
这才发现旁边的小姐姐眼皮都开始打架了。
微微摇了摇头,继续看着大银幕。
剧情推的不急不缓,师父师娘加上小游天鸣,如同一家三口,在两个老戏骨的演绎下,一个严父慈母的形象稳稳的立住了。
随后,天赋比较好的蓝玉出现了,吴建明看到后,眼睛倒是微微一眯,他仿佛看到了冲突点。
不过两小孩演的都是挺有意思的。
尤其是当两小的光着屁股起床的的镜头,看的不少人又是一阵轻笑,尺度还挺大。
镜头一转,田地出现,一个整理土地的场面就将两个小孩的性格展现的淋漓尽致。(本是割麦子,不过冬天拍的,没有麦地,稍微改了下,望谅解!)
一个天赋高,可是人有些毛躁。
一个天赋低,可是却踏实耐劳。
牛逼!!
吴建明忍不住赞道,这也不知道是剧本中的还是说是导演的想法,有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轻描淡写的就想很多事情告诉了观众。
终于,唢呐出现了,这是焦家班的第一次出场, 听着音响中的唢呐,吴建明忍不住跟着抖腿,依稀记得小时候在农村的时候还见过这样的唢呐班子。
可是现在很少见了。
甚至农村都少了,现在大部分都是用音响。
儿时的记忆开始浮现。
好多东西,随着时间流逝慢慢就消失了,甚至让我们都无法察觉。
小蓝玉被师父带着出活了,可是小天鸣却被留在了家里,看着电影中的剧情,一些窃窃私语响了起来,尤其是方灿的粉丝们。
他们可是知道方灿饰演的就是游天鸣。
在小蓝玉跟着师父出活的时候,小天鸣有些羡慕的同时忍不住有些抱怨,当然他也不是抱怨师父的偏心,师娘见状让他回去住两天。
家人的相聚,母亲的关心,妹妹的开心,可是父亲却有些愤怒,还以为儿子是被师父赶出来了。
吴建明已经被带入剧情了,忍不住微微摇了摇头。
父亲啊!!
当镜头再次一转。
吴建明突然一愣,夜晚的小院中,一家人正在乘凉,游天鸣的父亲躺在躺椅上,母亲坐在凉席上,用蒲扇在给两个孩子扇凉。
小姑娘睡的很沉,怀里还抱着一只小猫咪。
蓦然间,他突然就想起自己小时候的一些事情,那时候天空还很蓝,月亮很圆,天上的星星还很多,奶奶手中的蒲扇扇出来的风也很凉爽。
如今,他再也看不到如小时候那般的天空了。
同时也永远感受不到奶奶手中扇子吹出来的凉风了,忽然忍不住鼻子就是一酸。
吸了吸鼻子,强忍着心酸,继续看着电影,从父子间的对话,听出来《百鸟朝凤》是唢呐匠的终极理想,白事的时候只有德高望重的人才配得上。
同样这曲子每一代只传一人。
看到这里吴建明不知道说是,有些东西或许就是这样慢慢的消失了,有人说是敝帚自珍,可是反过来说,这也是匠人们维持生计不得不做的事情。
老话说得好,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都是老祖宗们用生活磨出来的经验。
随后蓝玉的到来,让人知道了曾经的童年是什么模样。
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有的只是山风,秋千,还有夜晚的萤火虫,片子拍的很有生活感,这是年轻一代永远感受不到的。
可是吴建明却很有感触。
有人觉的这一段拍的很不错,可是很多人也觉得无趣,或许从来没有经历过,没有代入感吧!
随后,焦三爷传给了蓝玉一只唢呐,可是却没有小天鸣的, 这让小天鸣很是失落,看到这里吴建明有些佩服周易了,别的不说,光是焦三爷和两个小的的演技就很值得人看了。
这特么不比现在演艺圈中那些爱豆明星们强啊。
演个哭戏还需要眼药水,有的甚至只是干嚎,吴建明有时候看到脚趾差点没把鞋子给抠破了,对于他这样的影视类Up主,简直就是上刑。
可是为了工作还是得硬着头皮看下去。
看吧!!
那个行业都不好干啊。
电影继续,失落的小天鸣想要回家,可是在门外听到父亲和外人吹嘘自己,在听到父亲骄傲的和别人说。
“不管你相不相信天鸣,反正我是相信我娃的。”
这或许就是华夏独有的父子关系吧!
当小天鸣再次回到师父家中,看到桌上的唢呐,吴建明再次见到了吊打流量小鲜肉的演技。
那含着泪的样子,多少让人跟着有些心酸和心疼。
“那支唢呐是我师父当年给我的,也是我吹的第一支唢呐。”
“别看他个小,调可高。”
“唢呐就是这样,调越高,个头就越小......”
焦三爷的话很有韵味,似乎包含了什么在里面。
电影中的几个镜头,春去秋来,两人开始跟着焦三爷正式学习唢呐。
在此期间,小天鸣跟着焦三爷开始出活,第一次见识唢呐匠的威风,在面对主家金钱诱惑时,他也见识了焦三爷这个唢呐匠的风骨。
同时,他也和师弟蓝玉闯了祸。
这天,焦家班迎来了传声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