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烹饪训练空间内,学一天,就堪比外界连续十天日夜不懈的学习。
这一天下来。
随着对古今烹饪知识的深入学习,程宇对古代烹饪的理解越发深刻,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里面的各种奇妙烹饪技巧和独特食材搭配让他目不暇接。
特别是那本《食珍录秘传》,每翻一页都能给他带来新的灵感和启发。
“可惜,不知道这本书的作者是何人。”合上书本,程宇抬起头,轻靠在躺椅上,叹了一口气。
作者在写书时,压根就没有提到自己。
通过翻阅,程宇知晓,这是一本传承厨谱,推测是某个世代以厨艺为生的家族,数代先人合订所作。
“翠玉凝脂羹?”
程宇揉了揉眉心,使其缓缓舒展,喃喃自语道。
“就决定是你了。”
在众多菜肴中,唯有这一道名为“白玉凝脂羹”的宫廷菜深深吸引住了他。
这道菜的食材搭配极为精妙、奢华,主要食材是一种选自深山清泉旁的特殊莲藕,这种莲藕需在特定的时节采摘,讲究的是,那时的莲藕已经吸收了足够的自然营养,口感脆嫩、藕香浓郁。
搭配上清晨带露的鲜荷叶,那荷叶必须是取自尚未完全绽放的花苞,只取最鲜嫩的部分,为这道菜增添一抹清新的荷香。
顶级的银耳也是不可或缺,同样采自深山幽谷的银耳,色泽洁白如雪,质地柔软似棉。
银耳在采摘时,需等在清晨时分,待露水未干之际,轻轻采摘,保持银耳的完整与新鲜,要选那种朵大、肉厚、色泽如羊脂玉般的,炖煮后能释放出丰富的胶质,让羹汤更加浓稠顺滑。
再加上用百年老蜂巢里的蜂蜜调制,那蜂蜜的甜润醇厚能将所有食材的味道完美融合在一起。
光是想象那画面,程宇就觉得这道菜肯定美味非凡。
而且书中记载,这道菜不仅口感绝佳,还有养颜美容、调养身体的功效。“这要是能复刻出来,说不定能成为食仙居的招牌菜呢!”程宇眼睛放光。
说干就干,程宇开始为复刻这道菜做准备。
他先是通过互联网搜索,寻找与书中描述相似的食材。
为了找到合适的莲藕,他联系了全国多地的莲藕种植户,详细询问莲藕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只为了能找到和原有食材最接近的品质。
烹饪训练空间虽然可以直接具现食材,但也需要程宇了解到足够的信息。
有些食材未必是要最好的,而是要最合适的才行。
经过一番艰难的筛选,程宇终于锁定了一家位于偏远山区的农户。
他们家的莲藕生长在一处清泉环绕的池塘,水质清澈甘甜,周围没有任何工业污染,与古籍中描述的生长环境极为相似。
找到了具体地址和实物信息后,具现化就很简单了。
鲜荷叶和银耳则需要特定时间段,不过这些倒是难不倒烹饪空间,经过几次挑选后,程宇留下了他认为最好的三批鲜荷叶和银耳。
百年老蜂巢蜂蜜较为简单,程宇直接选择具现中国境内最好的百年老蜂巢蜂蜜。
一瞬间,一罐通体雪白如玉的蜂蜜出现在了他的手中。
食材准备齐全后,程宇又开始筹备厨具。
为了更贴近汉代烹饪工艺,程宇自然是选择具现出汉代厨具。
古书记载,这道菜要用到特制的陶锅小火慢炖,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出食材的香味和营养。
还好作者还细心的将陶锅的特制方法和形状写在了书里。
此外,他还准备了竹制的搅拌工具、特殊的滤网等,确保每一个工具都符合古代的烹饪要求。
一切准备就绪,程宇深吸一口气,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复刻尝试。
他特地穿上一套厨师服,戴上围裙,眼神凝然。
先将具现出来的莲藕从水中轻轻捞出,放在一块洁白的纱布上,小心翼翼地吸干表面的水分。
他拿起一把薄如蝉翼的汉代特制刀具,屏住呼吸,开始切藕,每一片莲藕都被他切成厚度均匀的薄片。
切好的藕片被整齐地码放在一旁,他随即取来一个雕花的玉盆,将藕片放入其中,倒入一小碗用桃花浸泡过的清水,让藕片在这带着淡淡花香的水中浸泡,去除可能残留的生涩味。
接着,程宇把注意力转向鲜荷叶。
使用经过特殊处理过的竹筷,轻轻夹起鲜嫩的荷叶,放入一个银质的浅盘中,盘中早已盛有从清晨花瓣上收集的露水。
荷叶从摘取到放入锅中,必须全程浸润在露水中。
随后,他拿起一把小巧的银剪,沿着荷叶的脉络,将其剪成细碎的丝状,每一根都纤细而均匀。
处理银耳又是一番精细的操作。
他将银耳放在一个纯净的水晶钵里,倒入用山泉水和雪水按特定比例调配的液体,让银耳慢慢泡发。
泡发后的银耳,他要用镊子仔细地去除每一丝杂质,确保银耳的纯净。
接着,他用手将银耳轻轻撕成小朵,每一朵的大小都相差无几。
撕好后的银耳要被放入一个竹制的蒸笼中,用微火蒸上片刻,让银耳初步释放出胶质。
做完以上内容,终于到了烹饪环节。
程宇把那个特制的陶锅架在一个精心制作的炭炉上,这炭炉中的炭火也是经过特殊挑选的果木炭,燃烧时能散发出独特的香气。
他往陶锅中倒入适量的山泉水,这山泉水是他特意具现的来自名山大川的清泉,水质清冽甘甜。
待水微微泛起热气,他将浸泡好的藕片捞出,轻轻放入锅中,动作轻柔。
随着锅中水温逐渐升高,程宇拿起竹制搅拌工具,开始轻轻搅拌。
书中要求,必须顺着一个方向,缓缓搅动,让藕片在水中均匀受热。
当锅中的水开始冒出细小的气泡时,他将蒸笼中的银耳小心地倒入锅中,继续搅拌。
之后,他把荷叶丝从琉璃罐中取出,均匀地撒在锅中。刹那间,清新的荷香弥漫开来,与藕香、银耳的香气相互交融。
此时,程宇还要控制火候,将火缓缓调小,让锅中的食材在微火的慢炖下逐渐融合。
每隔一段时间,他就用特殊的滤网轻轻撇去汤面上的浮沫,这一步看似简单,却需要极高的专注力,稍有不慎就会撇去过多的汤汁,影响羹汤的口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羹汤逐渐变得浓稠起来,程宇知道,到了加入蜂蜜的关键时刻。
他拿起那罐珍贵的百年老蜂巢蜂蜜,用一把精致的金勺舀出一小勺蜂蜜,在距离羹汤表面一寸的地方,缓缓滴入。
蜜如同一缕金色的丝线,融入羹汤之中,他随即用竹筷快速而轻柔地搅拌,让蜂蜜均匀地分布在羹汤里。
接着,他盖上陶锅的盖子,这盖子也是经过特殊设计,能让蒸汽在锅内循环,使食材更好地融合味道。
在盖子盖上的那一刻,他需要在心里默默计时,分秒都要争。
终于,在经过漫长的等待后,程宇认为时间差不多了。他熄灭炭炉,揭开锅盖,一股浓郁而诱人的香气扑面而来。
程宇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看来是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