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六,这一天,齐夫人早早的就回了娘家,齐大将军与齐思年也去任上点了卯后,也跟着一同去了。
如今偌大个将军府,就只有文瑛这么一个主子,正是她迎二十个侍妾入府的好时机。
只有把她们早点接进府里来安排好才算落心。
今儿个她还得趁着有时间,进宫一趟,向皇上讨一份和离书回来,一整套计划才算真的完成了。
文瑛早就准备好,那院子里的二十个侍妾也跃跃欲试的准备着了。
文瑛一声令下,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路吹吹打打,伴着二十顶贴了大红喜字的花轿就这么穿城而过朝齐府而去。
高调纳妾,当然怎么高调怎么来。
一路走来,挑着几大筐铜钱的伙计间隔不远,走在花轿两侧,遇上前来看热闹的人群,撒上几把铜钱,让这些看热闹的人也沾沾喜气。
路人看着这二十顶喜轿,心底里好奇得不行。
这喜轿开路,前方没有新郎官,只有喜轿,这肯定不是接亲的派头。
可轿子上贴着大红喜字,轿旁还站了喜婆,这又让人琢磨不透了。
莫非是谁家纳妾室?
可这也不像呐!
谁家纳妾不是一顶小轿就抬进门的,根本就不可能这般高调。
这高调吧!也太高调了,二十顶轿子,排成老长一大排。
这是谁家大老爷那么阔绰,纳小妾,一次就纳二十个,这也太有钱,太大手笔了吧!
锣鼓队敲得越响,吸引过来围观的人群也越多。
大家都好奇得议论纷纷的。
有好事的拉住一个开路的伙计询问了一嘴。
没想到这个伙计还真跟他们说了。
原来,这二十顶花轿里面坐着的是齐大将军与齐小将军各自纳的十房美妾。
齐府为了图方便,今儿个一次性迎入门。
我的乖乖,旁边路人听了个大概,心间都爬上了震撼,齐大将军府还真的是大手笔啊!
这齐大将军和齐小将军也真的是好福气,同一天各自纳十房美妾进门,还真是享齐人之福了,真真的是让人生羡嫉妒。
试问整个泰京,都找不出这么个高调有福的人家来。
以前只听说齐府有钱,没想到他们家是真的这么有钱。
看着热闹,抢着喜钱,又有人发出了疑问。
只因,有六顶喜轿旁都跟随着好几个娃娃崽,他仿年岁不大,也穿着喜庆的衣服跟着花轿一起走,不哭也不闹,脸上还乐呵呵,笑嘻嘻的。
路人以为是请来闹喜的喜童子,可这也不对啊!
这闹喜闹喜,也不能只给这六顶喜轿闹啊!
这么高调的纳妾,轿子轿夫都舍得请了,也不差给另外十四顶花轿配喜童啊!
又有好事者朝维持秩序的伙计发出疑问了。
当然小伙计也挺热情,没有拒绝把情况给说了。
当路旁的围观群众听到齐大将军和齐小将军虽是纳妾,可对于这几房妾室的孩子,他们也是心善能接受跟着一起入府的时。
听了伙计的话,围观路人纷纷感叹,齐大将军和齐小将军真乃泰京的大度量典范。
真太大气了,纳的小妾是寡妇不说,连她们所生的孩子都能一并接入府,可真真的有雅量啊!
比不了,真真的比不了,这样的肚量太大,根本比不了。
就这样,在围观路人的恭喜声中,锣鼓声声响,敲敲打打的把二十顶喜轿从齐府大门抬了进去。
大门关上后,围观的路人还忍不住的津津乐道这么高调的美事。
府里,未无央也早已安排好,那些个想要去通风报信的丫鬟婆子小厮护卫通通被文瑛安排的人给扣了下来。
二十个新人入府,住所,文瑛也给安排好了,十个去齐大将军的院子,十个去齐小将军的院子。
分别安排住下后,文瑛又派人去提点了她们好一番。
这些个愿意来当妾室的女子,当然也是有着聪明机灵劲的,不用多说什么,她们也知道接下来自己该怎么做。
搞定后,文瑛就去了皇宫。
当初,她的祖父过世前,前去求过皇上,让皇上无论如何都要护她这一世好好活着。
文瑛的父母都死在了战场上,这份大义,皇上一直记在了心里,文国公是追随先皇打江山的元老,又在当初皇上登基时从龙有功,还几次救皇上于危难之中,文国公府的这份大义,这份恩情,皇上岂会忘却。
文国公将死之际,所求的不过是让他好好护着文瑛一世,如此简单的诉求,他怎会不应允。
而当皇上得知文瑛前来所求的是一道和离圣旨时,皇上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对于文瑛,皇上也有关注过的,三年前是他派齐思年去的边关,他也觉得对不起文国公的遗言,可兵贵神速,当时那个情况太过急紧,根本由不得他考虑。
如今齐思年回来了,皇上还欣慰了一把,回来了好,回来了,他也算是对得起文国公的所托了。
可谁知,这都没过去多久,文瑛却来求他要和离圣旨,这可把皇上都弄懵了。
齐家与文家的亲事,皇上当初也是认可的,没想到,如今两家却闹起了和离,这都什么事嘛!
若答应了文瑛的请求,这女娃以后独自一人该怎么生活,这也是皇上需要顾虑的问题。
而文瑛知道,想要讨得和离圣旨,怕是没那么容易。
所以她跪在皇上面前,把自己的诉求说了个清楚。
可在皇上看来齐思年养外室这事本就不是什么大事。
他差人带上口谕去敲打敲打齐家父子,这事也就解决了,真心用不着非要走到和离这一步。
小女娃的心思本就变得快,这今天想成亲,明天想和离,后天又后悔了,所以皇上秉持着,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的想法,保留了文瑛的提议。
对于皇上的不认可,文瑛没有低头接受,她仍跪得笔直,挺起脊骨,一字一句的请求皇上能给一道和离圣旨。
若是可以,她愿意全数把国公府的财产及她的所有嫁妆全数捐给国库,只为换取一道和离圣旨。
皇上看着文瑛绝决的样子,忆起了文国公死倔死倔的牛脾气,心里也软了几分。
再次出声问文瑛,她用全数家产只为换取一道和离圣旨,会不会后悔,文瑛的答案是铿锵的一句不会。
皇上笑了。
文国公家的这个女娃还真像他,死倔的臭脾气可真的太像了。
得了吧!都说强扭的瓜不甜,或许这桩亲事真不是这个小女娃想要的吧!
既然她想要和离,那就成全了她,给她一道圣旨,也当全了文国公府一家的恩义。
当然的,皇上并没有要文瑛的家产,文国公府如今就只剩下她这么个女娃娃了,要是他再收了她家的家产,怕是明早言官的鉴言都摆满他的案桌了。
他又不是土匪,也不是强盗,做不来欺负小女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