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有宝贝!”
李阳兴奋得险些要跳起来。确定了有宝贝,他那一直悬着的心,终算是能够落下了。
李阳此刻也不害怕了,他恭恭敬敬地对着白骨磕了个头,随后说道:“太爷爷,谢谢了。”
紧接着,他拿起锄头,利落地撬开了木箱。“嗯?”这是什么东西?
李阳定睛一看,只见木头箱子里的物品呈现出些许黄灰色,整整齐齐地一条一条码放着。
“难道是大洋?”
李阳曾经在电视中看过类似的场景,记忆中古时候的大洋似乎就是这样用黄皮纸包裹着的。
李阳趴下身子,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捆,然后扣开仔细查看,果真是大洋。
“这个应该不值多少钱吧?”
李阳心里犯着嘀咕,毕竟他也没玩过古董,自然也不清楚这些大洋的具体价值。“算了,不想那么多了,先弄回去再说。”
李阳动作麻利地拿起蛇皮袋子,拿起大洋就往袋子里装。
这木箱的规模还真是不小,里面整整齐齐地摆放了两排。
每一排都有十捆,而每一捆则有二十个大洋。
李阳先拿了十捆,也就是二百个大洋。下面依然还有不少,他接着拿起上面一层,发现下面还有层层叠叠的好几层。
装了差不多五十捆后,李阳轻声念叨着:“嗯,差不多了。这东西太重了,大晚上的背着可不轻松,六十来斤的重量刚刚好。”
就这样,李阳一趟又一趟地来回折返了足足跑了七趟,才总算是将这些大洋全部顺利背完。
“三点多钟了,得赶紧把土填回去,毕竟农村人起得早,要是不赶紧弄完,待会儿被人发现就麻烦了。”
“哎!这木箱子的花纹,还挺精美漂亮。棺材都烂掉了,它却还好好的。干脆拿回去看看能不能卖些钱。”
李阳心里想着,手上的动作也没停,迅速地将木箱子取了出来,再把棺材板放回原处,紧接着把土仔细地填回原处。
等全部处理妥当回到家时,天都快亮了,一看时间,都已经四点多了。
回到家后的李阳,顾不上休息,就立刻开始用手机查询这些大洋究竟价值不值钱。等查询完后,李阳脸上露出了姨母笑。
原本想着这些都是近代的,估计没什么价值。毕竟在他的认知里,古董都是越古老越值钱。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价格便宜的都能卖几百块,贵的能卖一万多块呢!这可把李阳高兴坏了。
只听见哗啦啦,哗啦啦的声音响起……
李阳动作利落地拆开了十几捆,仔细地对照着手机上的图片比对了一番。“嘿!还是贵的比较多啊。”
看完大洋后,李阳又将目光投向了那个木箱子。
他围着木箱子转了几圈,又拿在手上左瞧右瞧,琢磨了大半天,也没琢磨出个所以然来。
想了想,李阳决定先不管这木箱子了,还是先去卖掉大洋吧。
不知不觉中,外面的天已经彻底大亮了。
李阳拿出手机看了看时间,都已经七点了。
行至井边打了些水。洗漱完毕将门锁好后,快步出了门。
一路走向屯子口,购置了一些香纸黄钱,又特意取了条烟。
他先是去到村长李大爷家,送了一条烟过去,李大爷连连摆手,说什么都不肯收下。
只见李阳把烟往屋里一扔,像只兔子似的撒腿就跑,李大爷年纪大了,腿脚不利索哪能追的上他。
紧接着李阳返回家中,拿起工兵铲,再次赶回祖坟地。
小心翼翼地将太爷爷、太奶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坟,都往上培了培土。
然后恭恭敬敬地逐一上了香,并焚烧了纸钱。
如此一来,就不用担心被其他人发现有什么异样了。
等回到家时,一看时间,都快 12 点了。
村长李大爷早已站在门口等候多时,满脸笑容地执意要让李阳去他家吃饭。李阳稍稍推托了两句,便应下了。
正好他也有事情要与李大爷商谈,那就是有关东边平头山的那个军事基地。
在民国时期,樱花国人曾在华国东北地区进行矿产资源的勘查和掠夺。
例如在蜂蜜砬子的马鹿沟建立了铜矿开采基地,以及在吉林省临江市建立了“东北矿业株式会社临江铜山矿业所”,对铜矿资源进行了大肆掠夺。
李阳小时去过几次,选这里做避难基地那再合适不过了。
李大爷育有二子。其大儿子名叫李春庚,已经结婚,孩子都两岁了。小儿子唤作李春生,今年十九,也辍学了,听闻正在相亲。
李大爷家境颇为优渥。他的两个儿子都没有外出打工。
一家人在家承包了不少土地,搞绿色有机蔬菜。还搞一下养殖,一年下来也不少赚。
吃饭期间,李阳向李大爷说了想改建平头山基地一事。
称自己有一位老板朋友,从事旅游行业。听闻此地存有一个军事基地,便欲投资一番,打造一个旅游景点之类的。
李大爷听后,直接爽快地应承了下来,并言,这是为村子发展好事。只要此事能成,任何手续都由他来搞定。
事先跟李大爷说明,之后改建平头山的时候,让人看见也好做解释。
饭后又闲聊了片刻,瞅了一眼时间,已经三点多了,李阳便告辞回家睡觉去了。毕竟昨日忙碌了一整晚,着实是累了。
一觉睡到半夜一点钟,李阳方才悠悠醒来。
起身洗漱完毕后,将挖掘出的大洋细致地逐一整理好,并全部精心包裹起来,数量竟足有六千多块。
李阳盘算着借用李大爷家的面包车,一次性将其全全部运到市里卖掉。
最好都要现金。不然一下银行卡里多这么多钱,也怕被人调查、问话、后面说不清楚,也是麻烦。
等到六点时,李阳心想着,李大爷这会儿应该已经起来了,便走出门,打算去借车。
要知道,农村人通常都起得比较早。
不多时便抵达李大爷家,不出所料,李大爷早就起来了,正在门口扫院子。
李阳很顺利地就借到了那辆面包车。
而后李阳驱车回到家中,小心翼翼地把所有大洋都装进了车上,就连那木头箱子也带上了,打算一并带到市里鉴定一下,看看是否值钱。
李家村距离春岭市区四十多公里,李阳驾驶这面包车,开了一个多小时才终于抵达。
毕竟自从拿到驾照后,他就没再碰过车,所以车速稍微慢了一些。
开启导航,一番寻找后,终于找到了一个古玩一条街。
只可惜来太早,这个时间许多店铺都尚未开门,街上略显冷清。
“先吃点东西吧?饿死了”李阳嘟囔一句。
随即在街头的早餐店,简单吃了几笼包子。
吃完后陆陆续续地,古玩店也都相继开门了。
李阳将车停好。拿了一捆大洋,朝着一家名叫雅藏轩的门店走了过去。
此时,清晨的阳光透过古玩店的窗户,洒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店内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
古色古香的摆设,泛黄的书画,都透露出岁月的痕迹。
刚一走进店里,就有一个年轻小伙迎了上来,语气殷切地询问是要购买东西,还是打算出售东西。
李阳不紧不慢地随手把大洋拿了出来,说道:“有一些古钱,劳烦看看值多少钱”。
年轻人小心翼翼地接过大洋,快步回到桌子后面,打开了一个台灯,而后拿起一个放大镜仔细端详了一会儿。
随后语气和缓地说道:“品相都挺不错的。我也不多说了,像这种大洋多少钱,在手机上稍微一查都能查到,像这几块我能给到你一万,这两块能给你七千,剩下这些都是一千的了”。
李阳凝眸瞅了瞅,和昨晚在手机上搜索的价格相差无几。
就轻声询问道:“可以给现金吗?”
年轻人面带微笑回答道:“没问题,一共是八万七”。说着便转身去开启保险箱。
李阳赶忙说道:“等一下,我这还有一个箱子,你看看值多少钱。”
“箱子,在哪呢?我看看。”
“等下,在车上,我去拿。”
说着李阳就飞奔出去把木头箱子拿了过来。
年轻人接过看了看,说道:“应该是黄花梨的,我喊我师傅出来看看。”
说着就朝里屋走去,不过片刻年轻人就走了出来,身后还跟着个大约五十多岁的老人。
他穿着中山装,戴了副眼镜,两人围着箱子看了许久才起身。
老人抬起头看了看李阳说道:“你好,我姓张,是这家店的老板。请问先生贵姓?”
“噢,我姓李。怎么样?这个箱子值多少钱。价钱合适的话我就卖了,家里还有两个这样的箱子。如果价钱可以,下次还来你们家。”
家里哪还有这样的箱子,李阳这样说主要是怕自己被坑。
他啥都不懂,两眼一抹黑,手机也查不出来,要是他们想坑自己还不是轻而易举。
“你来我家算是来对了,我雅藏轩在全国开了十几家分店,做的就是信誉,不会坑你的。”
老头似乎看出了李阳的顾虑开口解释了一番。
随后又道:“你这个盒子是前清的,这么大的用料还是头一次见。你心里想卖个什么价?”张掌柜笑着说道。
让他开价开玩笑他什么都不懂怎么开价报多了报少了还不是让人笑话。
接着就听李阳道:“还是张老板给开个价吧。祖传的东西,急需要用钱。”
张老板想了想说道:“这样吧,你这个箱子有市无价。我给你出六百万,正好有个老总正在找这种箱子,不然还卖不到这个价。”
李阳一听高兴坏了,没想到箱子也是件宝贝,还这么值钱!
但是他脸上还是面无表情,纠结了一会儿,最后装作为难的点头答应了。
箱子可能不止这个价,但是他一点儿都不懂,去了别家也不还是一样。
关键是现在时间紧迫。他还要拿钱去建基地囤物资,容不得他再货比三家。
关键他也想赶快拿到钱,那样心里比较踏实。
既然已然决定,他便唤上那年轻人,一同将车里的所有大洋都搬运了进来。张老板瞧着数量如此之多的大洋,也是大为吃惊。
最终历经三个小时,完成了统计,木箱价值六百万,大洋有六千四百五十块,总计两千八百五十万。
由于李阳全部都要现金,当下并没有这么多。
李阳先是拿了八百万,将木箱拿走后又带走了大洋的一大部分。剩余的就暂且搁置在这里。
张老板许诺一个星期必定将钱凑齐,届时让李阳过来取钱。
出了门后,他飞速回到车内。手中拎着装有八百万的袋子,老是感觉会遭人抢夺。
把钱放置在车上,搁在两排座椅中间,又拿破被子盖住才感觉稍好一些。
现如今有了钱,便可找人去改造平头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