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露并不知道,叶枫和黄海涛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在程露看来,二人并没有什么交集,也就不可能有什么冲突。
然而,黄海涛对她动了心思,也就是说,二人的矛盾点就在这了。
在程露的印象中,黄海涛除了是她的助理,还是一个在创业初期就跟着她的小学弟。
那时候她的公司刚刚起步,没有任何实力可言,想要发展,不仅仅是资金问题,还有人才,资源等问题困扰。
用人方面,请不起有经验的行业达人,只能是一群新人一步一步做下来。到如今,很多人因为坚持不住离开了,仅剩的几个人中,包括黄海涛。
当初筹备公司时,黄海涛还是在校学生,当时程露需要廉价且有冲劲的人才,而大学生无疑是最优的选择。
加上有校友的身份在,回校招聘其实是一件不难的事情,甚至不用通过正规渠道,只需要一些学弟学妹帮忙宣传一下,就能招到有意向的人来应聘。
而在得知招人的公司是程露开的时,不少学生都来面试了。他们虽然没见过程露本人,但是或多或少,还是在学校里听闻过她的传言。
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漂亮学姐,如今开公司了,最重要的是,听说程露并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完全靠自己打拼。
这无疑给还在学校里的同学们加上了一层美化的滤镜。
任何一个普通学子,哪个不幻想着走出校门的那一刻,摇身一变成为成功人士,赶超身边的同龄人?
而程露和黄海涛就是这时候认识的。
黄海涛不是当时最优秀的,但是他能力也不错,思维很活跃,有些提议让程露很受启发。
而且程露很能共情黄海涛,他和程露有着差不多的家境,却因为自己是男生,被父母寄予了厚望。从小就要为弟弟妹妹着想,导致他不得不努力,他不是最优秀的却一直在努力变成最优秀的。
他对待工作一直很积极,很上进,经常和公司其它员工一起加班到很晚,也会在其他员工抱怨时开解对方。
程露把一切都看在眼里,她对黄海涛很满意,所以在很多地方,她能够更包容这位学弟。
因为在他身上,程露看到了坚韧。
要知道程露独自创业,就需要这样的品质,黄海涛无疑是给她一个正面案例。每当程露感到疲惫时,她就会想,员工都那么努力。她做老板的,凭什么懈怠呢?
虽然后来黄海涛离开了,但是他并不和其他离开的人一样。
有些人是因为薪资待遇,因为有了更好的去处,所以才离开。对于这类人,程露可以理解,毕竟当了商人她就有当商人的觉悟,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程露只能对这些人说一句祝福。
然而黄海涛不一样,他是被迫离开的。当时他并不想走,程露还记得他当时在她办公室里不舍的样子,委屈得像个小孩。
他说,父母要他回家,他离家太远照顾不到家里,又赚不到钱给家里,弟弟妹妹还要上学,他如果不能赚钱,那就回家为家里分担压力。
毕竟在外打工,赚到的钱租了房子加上日常开销,根本留不到钱,还不如回家在附近找个班上,一个月还能省个一两千块钱给家里。
当时程露也不好评价什么,清官难断家务事,人家的家事,她不好多言。
当时她只说了一句:“等你想回来了,再回来!”
结算工资时程露还给他多结算了五百块钱,人虽然是离开了,但是这样的员工,她不能寒了人家的心。
之后的公司运转又遇到问题,好些单子都被竞争对手抢走,这让程露有种错觉,那就是黄海涛走了,公司都变得不够稳定了,她缺少了一个能让公司团结稳定的人。
后来她亲自四处奔走,拉单子谈客户,有时候免不了还要去应酬,那些日子她现在回想起来,她都觉得十分的委屈。
父母劝她放弃,以她当时的学历,以及她的聪明才智,她完全可以一边工作,一边提升自己的文凭。
未来可以进入一些国企或者大企业,以此获得一个稳定高薪的工作,这在父母长辈们看来,才是最稳妥的方向。
因为创业,身边的朋友聚少离多,渐渐也疏远了,在学弟学妹眼中的成功女性,在同龄人中变成了谈资。
事业重新稳定后,原以为一切都开始走向正轨,却不想那时候,她得知了叶枫遇难的消息,还是在高中同学里传出来的,此前并未听叶枫和她说过。
当时以为是叶枫出事了,她推掉了手头上的工作,立刻赶去了同学所说的医院去见叶枫。
当看到叶枫无恙时,她终于是松了口气。
只是后来,她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心态,竟然把当时所有的流动资金都拿了出来,让叶枫用于梁瑜的救治。
那时候梁瑜的情况并不乐观,情况时好时坏,待在重症监护室里就没出来过,经常去半夜下达病危通知书,把叶枫折磨得心力交瘁。
程露看到这样的叶枫,当时心疼坏了。
那段时间,程露常去看望叶枫,上午忙完工作下午就去。有时候忙到晚上,回家前也要去医院看叶枫一眼。
好在后来梁瑜的病情稳定下来,但却成了植物人。
现在想来,或许后来叶枫为公司如此出力,甚至算是呕心沥血,大概也是怕程露的公司倒了,没人再愿意为梁瑜支付治疗费用吧?
而结婚,就是绑定程露的最好方式。
其实那些日子,程露和叶枫之间,更像是并肩作战的战友,她和叶枫协力,拿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单子,开展了一个又一个项目,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才让公司越来越好。
而程露也不得不佩服叶枫在商业的战略眼光,同时对于企业管理,叶枫明显要比她专业许多。
想到这,程露不禁也有些唏嘘,好像她和叶枫夫妻多年,没有浪漫,只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