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据点的人撤离后,为了不引人注意,林远三人和据点的同志分批离开,一路向北,这几天倒没遇上什么危险。
李婉清整天跟赵一曼腻在一起仿佛有说不完的悄悄话,将林远晾在了一边,林远也乐得如此,仿佛那天发生的事两人都忘记了。
“赵姐姐,你家里还有什么人呀。”
“我有个七岁的孩子,和我一起在根据地,我爱人在国外办报社。”
李婉清闻言夸张地说:
“哇,你爱人好了不起,一定很有文化。”
赵一曼笑着说:
“他呀,做得是更伟大的事。”
李婉清似懂非懂,又说道:
“赵姐姐你什么时候开始从军打鬼子的?”
赵一曼想了想:
“要说的话,我18岁就入党了,一转眼已经30啦,成黄脸婆咯。”
李婉清听她说得有趣,咯咯笑了几声,又问道:
“姐姐才不是黄脸婆呢,你看起来一点不像30的人,叔叔阿姨呢?”
赵一曼道:
“我很小的时候他们就去世了”
“也是被鬼子害的?”
林远听李婉清这么问,想起一些不好的回忆,心中也是一震,又暗道这丫头怎么什么话都问。
赵一曼摇摇头:
“不是,他们是生病去世的。”
林远觉得有些不理解,自己跟鬼子血海深仇,杀鬼子还说得过去,赵一曼的亲人并没有死在鬼子手里,为什么还这么拼命?不由问道:
“赵政委,你为了打鬼子,差点丢了命,你还有爱人和孩子,万一你死了,他们怎么办?你不会后悔吗?”
赵一曼看着林远,有些惊讶,随即说道:
“鬼子在华夏肆虐,要将我们亡国灭族,如果每个人都这么想,那谁来打鬼子呢?如果任由鬼子占领华夏,那我们所有人都会成为亡国奴,我们的后世子孙也会世世代代为奴,跟这些比起来,我个人的性命又算得了什么。”
林远和李婉清都沉默了,在此之前,他们的意识里只有鬼子杀害了我的亲人,鬼子欺负我,鬼子害我没饭吃,但从没想过这么长远的事。
赵一曼看他们不说话,趁热打铁道: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面对鬼子这个庞大的群体,个人很难有什么作为,就像一滴水毫不起眼,但无数的水滴汇聚一起,终能掀起惊涛骇浪!”
等了一会儿,赵一曼知道要给他们时间慢慢消化,有些话说多了反而引人反感,岔开话题:
“翻过前边的山,就到了根据地的范围,现在总算是安全了,我们在前边村子买些吃的,休息一下。”
。。。
长白山脉,欧亚大陆东缘最高山系,呈东北至西南走向,蔓延出的山系覆盖了辽东和辽北大部分地区。
得益于连绵的山脉,抗联的部队才能跟日军周旋,日军想尽各种办法,封锁,围剿,都无法将抗联部队彻底消灭。
三人又行进了一天,终于来到山脚下一个村庄,在村头一户人家暂时安顿,主人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大婶,看面相有些木讷,任谁都不会把她跟抗联第三军二团联络站站长联系起来。
这会儿吃完饭,几人坐在屋内闲聊,聊着聊着赵一曼忽然问道:
“林远,婉清,你们有没有想过,等把鬼子赶出华夏,天下太平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李婉清托着腮帮子想了想说:
“小时候我们家是开布庄的,总有地痞流氓来捣乱,官府的天天来要钱,见到日本人爹娘都要对他们点头哈腰,还总被他们打,我恨死他们了,后来。。。”
似乎是想到了什么,眼圈儿一红,哽咽道:
“后来我才明白,小时候的生活,已经是太平日子了。。。”
林远看着李婉清的样子心里莫名有些堵,想说些什么,赵一曼已经起身来到李婉清身边,将她轻轻揽进怀里,摸着她的头发轻声安慰,又转头问林远:
“林远,你觉得呢?”
林远正心疼李婉清,听赵一曼问他愣了愣,而后摇摇头:
“我小时候从来就没吃饱过,但是爹娘阿姐都很疼我,后来他们都被鬼子杀了,不止爹娘阿姐,全村人都被鬼子杀了,再后来陈家村收留了我,结果陈家村的人也都被鬼子杀了,几个乡亲帮我挡了子弹,我从他们的尸体堆里爬出来,侥幸没死,我从来没过过太平日子,所以我想象不到太平日子什么样。”
赵一曼听着林远的遭遇也不禁动容,这么多年她见过听过的苦难太多了,很少有林远这样遭遇的,可这个少年诉说时表情平淡,似乎在说别人的事一样。
李婉清还是第一次听林远说起自己的过往,震惊不已,难怪林远会做噩梦,这种经历换个人可能已经崩溃了吧?刚止住的眼泪哗啦啦不要钱地落了下来:
“呜呜,小林子,我以为我已经够惨了,没想到你的命居然这么苦。”
呜呜哭着来到林远身边一把抱住林远:
“小林子,你不用难过,你还有我。”
林远拍了拍李婉清的手:
“没事的,我没事,至少我还活着不是吗?”
李婉清抬头看着林远点点头,冒了个鼻涕泡,又趴在他肩膀上呜呜哭泣:
“小林子,我以后一定好好照顾你。”
林远确实不觉得自己有多苦,苦吗?能有自己爹娘阿姐苦?能有陈家村那些乡亲苦?至少自己还活着啊,可他们呢?
赵一曼在他们对面坐下,眼眶也有些泛红:
“唉,都是苦命的孩子。”
平复了一下心情继续道:
“我加入zggcd已有好些年头,这些年,我见证了太多的苦难,如今,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鬼子肆意践踏我们的土地,无数和你们一样的老百姓在水深火热中挣扎。但我坚信我们一定能赶走侵略者,还天下一个太平。”
顿了顿接着说道:
“有位了不起的人跟我说过,他希望华夏能赶走鬼子,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
到那时,孩子们能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安心读书,琅琅书声传遍每一个角落。不必再饿肚子,不必再因为鬼子烧杀抢掠担惊受怕。他们的眼中只有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每一张小脸都洋溢着纯真的笑容。
农民们在自己的土地上辛勤耕耘,收获的粮食装满粮仓。不再有苛捐杂税,不再有地主恶霸的欺压。风调雨顺之时,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丰收的喜悦,谈论着来年,到处都回荡着他们的笑声。
工人们在整洁有序的工厂里忙碌,凭借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他们的劳动得到尊重,付出有了回报,工钱足以支撑一家人过上安稳的生活。工厂里,机器的轰鸣声不再代表战争,而是建设新生活的优美旋律。
城市和乡村都充满着生机与活力,道路上车水马龙,集市里热闹非凡。人们安居乐业,邻里之间互帮互助,没有了争吵和冲突,只有温暖与友善。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的人们,都能在这片土地上和谐共处。”
李婉清渐渐止住了哭声,林远也是呆愣当场,他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也没见过什么世面,无法想象赵一曼描述的场景。
李婉清抬头望着屋顶,脑海中怎么也勾勒不出那些画面,却对赵一曼描述的生活充满了向往:
“赵姐姐,这就是天下太平吗?人真的能这么活吗?”
赵一曼拿出手帕给她擦拭着眼泪鼻涕,笑着说:
“还不止呢,到时候女子也能读书,也会受到尊重,如果有人欺负你,妇女组织就会帮你伸张正义。”
李婉清瞪大眼睛道:
“我的天,真的吗?”
在她的意识里,女子三从四德便是美,是不需要识字的,可赵一曼的话打破了她一直以来的观念。
赵一曼点点头:
“当然是真的,还有很多很多你们。。。不,是我们都想象不到的美好生活,当然,前提是把日本鬼子赶出华夏。”
李婉清听得两眼放光,攥紧小拳头道:
“对,我们一定能打跑小鬼子!”
林远内心激荡,暗道:
“原来杀鬼子还能这么伟大!!”
完全没意识到赵一曼说的是赶走,而不是杀,他还无法理解杀戮并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