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播镜头里,顾神目光灼灼,语调充满蛊惑人心的力量:\"各位,现在我们已经逼近意识真相的核心区域。但想要彻底揭开这层神秘面纱,还有最后一道关卡亟待突破 —— 人类究竟是如何实现对身体的精准操控?\"】
......
荧光灯在洛尘的眼镜片上投下冷光,他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出急促的节奏,骁睿则将下巴抵在交叉的手背上,目光灼灼地盯着屏幕。
顾神的话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划开意识研究中最具象的谜题——当我们举起手臂时,究竟是“我”在控制,还是无数微观生命与神经网络的合奏?
......
【“我们的身体运作并非单一因素主导,肠道菌群构建的微观生态、大脑皮层的复杂决策网络、分布全身的感知细胞,还有如神经网络般延伸的神经纤维,共同构成了精密的调控系统。”】
......
弹幕瞬间被点燃,不同领域的观众带着各自的知识储备涌入场域:
【医学实习生】:“刚学过!肠道菌群能通过迷走神经影响大脑,我昨天还看到案例,抑郁症患者移植健康菌群后情绪明显改善!”
【神经朋克】:“所以身体是意识的傀儡?大脑皮层只是个高级cpU,真正的操作系统藏在菌群里?”
【杠精学者】:“混淆因果了吧!明明是大脑控制菌群,怎么成了菌群控制身体?”
【玄学爱好者】:“《黄帝内经》里的‘五脏藏神’说的就是这个吧?身体各部分都有‘神’,合起来才是完整的‘我’。”
...
骁睿突然坐直身子,抓起平板电脑调出肠道菌群与大脑连接的3d模型:“洛尘,顾神提到的菌群,不就是我们之前讨论的‘第二大脑’?
2023年《自然·微生物学》那篇研究说,肠道菌群能产生90%的血清素,这比大脑自己合成的还多!”
洛尘推了推眼镜,全息屏上浮现出迷走神经的荧光染色图像:“关键在于菌群-肠-脑轴的双向调控。
你看这张小鼠实验图,当剔除特定肠道菌时,小鼠的焦虑行为会激增,而补充益生菌后,前额叶皮层的5-ht受体表达量直接上升37%。”
他的指尖划过神经信号传导路径,“这不是简单的‘控制’,而是一场持续的生物信息对话。”
【进化生物学博士】:“提醒各位,人类胚胎发育中,肠道菌群的定植比大脑皮层神经元分化早整整3周!有没有可能菌群才是身体控制的‘先遣军’?”
【科幻编剧】:“那未来会不会出现‘菌群黑客’?通过改写肠道微生物组,直接操控他人行为?”
【养生博主】:“惊!原来每天喝酸奶不是养生,是在给身体的‘第二意识’投喂弹药!”
骁睿突然指着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的 3d 模型,鼻尖几乎贴上屏幕:“等等 —— 如果菌群能通过迷走神经影响大脑,那它们是否具备某种‘主动性’?
比如在面临感染时,会不会主动释放信号让身体发烧?这种控制算不算是一种原始意识的体现?”
洛尘调出感染小鼠的菌群动态监测图,绿色荧光标记的短链脂肪酸如流星划过肠道:“问得好!
2025 年《细胞?宿主与微生物》的研究发现,当肠道致病菌入侵时,共生菌会集体分泌 5 - 羟色胺,强制激活迷走神经的退烧信号。
这不是被动反应,而是菌群联盟的‘主动决策’—— 它们甚至会‘计算’宿主发烧对自身生存的利弊。”
他忽然压低声音,“这种跨物种的协作博弈,或许比大脑的‘控制’更接近意识的本质:生存策略的涌现。”
骁睿调出大脑皮层神经元放电的实时监测图,红色光点在脑区模型中如星火燎原:“但大脑皮层的主导地位也不容忽视。
你看这个运动皮层的信号,在举起手臂前300毫秒就已激活,比意识感知到动作早了整整150毫秒。
这支持了利贝特实验的结论——
身体动作可能先于意识决定。”
洛尘点头,却调出另一组数据:“但最新的经颅磁刺激实验显示,当抑制前额叶皮层时,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会出现剧烈波动。
这说明大脑与菌群之间存在动态平衡,更像是‘联合执政’而非‘君主专制’。”
他突然指向屏幕,“就像我们之前讨论的章鱼分布式神经系统,人类身体的控制机制可能也是去中心化的,大脑只是众多决策者中的‘首席议员’。”
【认知神经科学】:“注意!大脑皮层的神经突触数量在婴儿期达到峰值,而此时肠道菌群也在经历最剧烈的定植过程,两者的发育曲线呈现强相关性!”
【阴谋论者】:“细思极恐…我们以为自己在做决定,其实是万亿菌群和千亿神经元投票的结果?”
【AI工程师】:“这种分布式控制模型,或许能给机器人控制算法带来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