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再问那老太太那个陌生人的模样,结果大家各自摇头,纷纷表示并不相识,似乎并不是本村里的人。问起来是不是秦家的近亲或远房,秦老爷子和秦夫人也是各自摇头,同时表示并无这样的亲戚。而且,就算是真有这么一位不期而至的亲戚,也不至于连家门都不进,在村口就把孩子带走的道理。
天渐晚,街坊四邻们都各自散去,剩下秦老爷子一家人独自伤心。在听到二妮连着问大妮在哪时,秦夫人更是泪流不止。大丫(秦姨)则是懂事地把二妮带到一边去玩,尽量分散二妮的注意力。
看似是得到了一点消息,其实和没得到消息也没什么太大分别了。那个年代,连电话都稀有,更别提什么摄像头和监控了,而且交通更是不便,孩子一旦走丢了基本上是生离死别和一辈子的事了。换作孩子多的家庭可能不会那么反应过度,毕竟那个年代,因为孩子多而养不起的家庭也不在少数,但偏偏秦家不一样。秦老爷子两口子好不容易中年得子,而且还是一对双生姊妹花,别提有多珍惜了。偏就是命运捉弄,让这对姊妹花缺了一支。
又经历了大约半年左右的折腾和寻觅后,依旧是音信全无,而且这回连见过的人都没有了,直如人间消失了一般。花了不少钱,却无半分结果,任谁都会懊恼至极,秦老爷子和秦夫人更是如此。仅仅是半年的时光,在他们那里却如同过了几十年一样,白发更是不知不觉间爬满两人的发梢,看起来像瞬间苍老了好几十岁。秦夫人的心里更是充满了无限自责和悔恨。时不时地以泪洗面,即使秦老爷子再怎么劝解和安慰,心中的痛苦还是如同被撕裂的布帛,再也无法缝合。岁月匆匆,终日的忧郁和憔悴,秦夫人也是提前走到了人生的尽头。离去前,手里一直捏着大妮二妮两人在油菜花地的照片,正是戴姨仔细收藏在她木盒里的那张照片。秦夫人关照大丫和二妮,无论生死富贵,此生一定要想尽办法找到大妮,百年之后一家人在底下也能团圆。大丫(戴姨)哭着接过照片,在得到大丫坚定的答复后,又深情地望了一眼秦老爷子和二妮,秦夫人终是带着无限的不忍含笑离去。
不到半年的时间,秦家便接连出现一大一小生离死别之事,免不了让村里一些好事的四邻们指指点点,没多久就传到了秦家人的耳朵里,这让秦老爷子既郁闷又无奈。听多了后,让秦老爷子忍不住请了一帮道士们接连着做了好几天的法事,还专门找了懂风水的先生来看了宅子,结果先生说宅子的风水很好,至于秦夫人为什么早早离去那是天生的命薄接不了富贵。大妮走失也让先生给推算了一把,结果风水先生说是此女命中注定有此一劫,虽是命运多舛,却也是无灾无恙,还特地关照秦老爷子无需庸人自扰,待时机到时自会团圆,但具体是什么时机,何时能到,却是不得而知了。饶是如此,秦老爷子也是大喜过望,至少知道了大妮还活得好好的,假以时日总能见得到也说不定。为此他还特地带着大丫去夫人的墓前叙说了一番。原本也是心情极度惆怅的他,竟慢慢地好转起来,毕竟大丫和二妮还需要他的庇护和培养。大丫(戴姨)自然是不信这一套的,母亲生前交待了,她一定会坚持去找寻的。
以秦家的条件和家底,再找一个人原本并不是什么难事,但一来是年龄偏大,二来是担心大丫和二妮,索性独自秦老爷子独自承担起了抚养二妮的重担。头发半白的他,像一棵老树,虽然枝叶不再茂盛,但坚韧地支撑着整个家庭。大丫(戴姨)不爱学习,早早地便跟着秦老爷子一起做生意,识字虽不多,但做生意上却是半分不含糊,没过几年,秦家的生意往来不光没有衰落,反而是越来越兴隆。
为了让二妮有更好的条件和教育,秦老爷子带着二妮和大丫(戴姨)搬到了沐清,自然也是顺便考虑着能拓展自家的生意。村里老家也安排的妥当,让已经上了年纪的黄妈一家搬了进去:一来能帮着照顾老宅,二来秦老爷子回老家时有个归处。
时间久了,戴姨在生意上的不足越发明显,终是吃了文化不够的亏,加上秦老爷子下面又有了一批干练的年轻人,秦姨便一点点地后退,慢慢地变成了自家的管家,倒是也乐得自在,里里外外打理的倒是井井有条。二妮对自家的生意并不十分上心,反倒是喜欢读书,绘画,尤其在绘画方面似乎颇有天赋,对色彩的运用和搭配更有独到的心得。(柳牧阳的绘画也有些功底,兴许源自于此)那个年代,大多数人的衣服都是单一颜色,既不新潮也不洋气,可二妮总能引领着风潮,不管是新潮时尚连衣裙,还是国外流行的各种时尚装束,二妮统统不在话下,一时惹得不少年轻男子竞相追求。
该到谈婚论嫁的年龄了,又见二妮的追求者甚众,秦老爷子自然免不了在暗中默默观察。其实大丫(戴姨)也早已到了婚配的年龄,秦老爷子之前也托朋友介绍了不少不错的年轻人,但无一例外全部被戴姨一一回绝。待秦老爷子问起理由时,戴姨说要陪老爷子终老,而且答应过秦夫人一定要把大妮找回来。现在大妮还没消息,她担心将来万一结婚生子后,更有家庭和琐事烦扰,到时更加地无法分身。加上秦老爷子没有儿子,年龄渐渐增大,而且身体不佳,留个女儿在身边,能时时地照顾也说得过去,几番推脱后,秦老爷子也就不再强求,便答应了戴姨。
但二妮总是要嫁人的,尽管孩子将来不一定姓秦,但是总得有个后代。几番考察后,底下一个姓柳的年轻人走进了秦老爷子的视线,更是走进了二妮的视线,此人便是年轻时的柳晋南了。柳晋南年轻时长相虽不十分出众,却也是眉眼有神,棱角分明,看起来就是那种精明能干的类型。二妮性格细腻温柔,正好需要个性格互补的类型来进行弥补。不需媒人说和,秦老爷子便主动地把他带在身边,一是培养生意和业务上的事,二来也是观察他对二妮是否真的是真心爱慕和追求。
这也正是柳晋南需要的,踏实肯干和真心的付出终是打动了二妮,也征服了秦老爷子和戴姨。这般大约两年时间后,秦老爷子择了个好日子便让两人成了婚。秦老爷子为此还特地让老家村里的一众街坊四邻前来见证。见二妮如此出挑,年轻的夫婿也如此精干有为,老街坊四邻们都是个个道贺,秦老爷子一家人自然也是个个欢喜。
虽是入赘,但秦老爷子很是照顾柳晋南的面子,外人面前绝口不提。偶有好事之人提起,也总是被秦老爷子一笑带过。婚宴结束后,二妮和戴姨自然要带柳晋南拜秦夫人,于是秦老爷子便将大妮失踪之事一并叙说,秦夫人临终时的交待自然是必须提起。这可能也是二妮平生中唯一一次硬气的时刻了:虽说大妮已失踪多年,但毕竟是一奶同胞的姐姐,而且母亲生前有遗愿,不管富贵不管生死也一定要将大妮找回来,让她认祖归宗。
柳晋南听完后也是大受震撼,当即便在秦老爷子和秦夫人的牌前跪下,并且郑重发誓,将来一定帮秦家找回这个失踪多年的姐姐来。秦老爷子对此自然是满心地欢喜,他随即在二妮戴姨和柳晋南面前也提前交待自己的后事:自己故去后,让自己回老家村里跟秦夫人一起安葬。在自己和夫人的墓前留一方空地,为大妮准备着以备万一。二妮不善生意,家里的生意后交由柳晋南来接管,戴姨则负责照应和监督。秦老爷子的财产也进行了分割安排,因二妮已成家,故沐清的产业和生意,二妮和柳晋南居大,占四成,剩下的四成由戴姨和大妮各占三成,先由戴姨协助掌管。如果柳晋南将来真的顺利找到大妮,戴姨的三成也交还柳晋南和二妮,老家村里的故宅和土地则全部归戴姨所有。
对这个安排,柳晋南自然是无任何意见,当即满口答应,戴姨对秦老爷子的安排也是无意见,也当即应承下来,但却隐隐感到担忧和焦虑,继续寻找大妮的事定然不会顺利。但秦老爷子既然都安排了,也不好多说什么,便不再作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