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显怂恿道:“陛下糊涂,此时不卖炮,岂不是错过了发财机会,再说陛下可以想办法让他们先打起来。”
朱由检隐隐感觉有种被算计的味道,但又说不出来哪里不太对。
左思右想后,朱由检问:“如何让他们打起来?”
周世显出主意道:“您卖给谁火炮,就派人扮成对方样子恐吓另一方,如此一来他们谁也不敢先动手。”
朱由检顿时开窍,如此损人主意他是万万没想到。
“你好好安抚流民,朕马上去办此事。”
第二天。
流民陆续排起长队领粥喝,而守卫田亩的士兵还在四处抓破坏田亩的人。
周世显躺在摇摇椅上问:“田里损失大不大?”
钱大海一夜未睡,努力打起精神道:“损失有一二成,具体不好估算,不过大部分田亩都及时保住,现在大壮正在外面抓人。”
周世显略作思考问:“此次流氓有多少人数?”
钱大海回答:“太多了,现在正登记造册发放工分牌子,恐怕接近上百万人,并且有可能秋收后陆续来人更多。”
人口增长同时意味着粮食需求增加。
但不光如此,流民无事可做就会闹事,对社会治安产生极大威胁,并且不工作的人将成为沉默成本。
周世显道:“必须给这些流民找些事情做,多开一些铁练营,把人全安排进去扛铁,另外其他产业也多加一些人手,实在没地方安排,就让他们去帮皇上扛炮弹。”
钱大海有些疑惑问:“少爷,一下多了这么多人,下一次往哪里迁徙?”
周世显有些忧愁,双眼望天沉默不语。
目前大同基本已到了人口极限,在没有工业化前无法容纳更多人。
现在就只剩下两种选择,一种是赶紧让皇帝回京城,然后借助皇权驱散一部分人口到其他地区。
另一种是想办法占领东北,东北开荒后养活个一两亿人完全没问题,特别是东北的海路,还有丰富的矿产,以及远东那无人区。
周世显有些忍不住道:“大海替我书信一封给小皇帝福临。”
钱大海麻木拿出文房四宝,不需要理解就知道自家少爷又要算计某种大事。
“少爷咱怎么写?”
周世显道:“你就写,想尽一切办法让多尔衮攻打山海关,帮助大明皇帝夺回京城,周家将会脱身进入草原。”
钱大海手一抖,瞬间精神起来。
“对了,此次送信让咱们的密探行动,”周世显眯起眼,“最好是在神不知鬼不觉情况下,偷偷交给小福临。”
钱大海道:“少爷请放心,此次必然不会出一点岔子。”
信刚写好,门外走进一人。
朱媺娖提着个食盒,表情有些局促。
“周公子这几天可好?”
周世显起身笑道:“承蒙公主惦记,这几天除了皇上欠了我银子日夜难眠,倒是没别的事情。”
朱媺娖顿时脸红道:“本公主给你带了些糕点,你先尝尝。”
周世显急忙道:“不敢不敢,这糕点太贵。”
朱媺娖有些恼,刚拿出来的糕点还热乎着,又不好再放回去,干脆摊牌问:“你是怎么知道我来劝你别要银子的?”
周世显笑道:“从进门开始,我看你扭扭捏捏样子就知道,肯定是那群大臣骗你来的。”
“真没意思,”朱媺娖就要收起糕点,“本来还想着给你些好处。”
周世显顿时急道:“来都来了,哪有再带回去的道理,公主说说什么好处,好让我看看值不值那些银子。”
朱媺娖转而一笑,才将糕点重新放下。
“大臣们让我来劝你别向父皇要银子,本来我没答应,后来一想你总坑我父皇银子不妥,毕竟秋后父皇答应咱们成婚。”
“我来是想问问你,周家打算回京城再成婚,还是在大同与我成婚。”
嘶,周世显挠了挠头。
娶公主有什么好?
好处就是公主站得高望得远,无论从学识还是头脑上都比一般人强许多。
这种问题堪称送命题。
回答不好婚后就要欠上三分情。
左思右想,周世显道:“若是收完粮陛下愿意回京城,我周家愿意献上一份丰厚彩礼,肯定不会让公主失望。”
朱媺娖反问:“那我要带多少嫁妆?”
大明能给周世显什么?
周世显还真不知道这稀碎的大明还有什么,除了皇权天授对百姓愚信的约束力外,还真没别的东西。
而这种皇权对百姓深入人心的控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起码周世显做出许多努力也只是改变了一部分人对封建集权统治的看法。
“你快说啊,”朱媺娖有些急,这人怎么好好不说话,“再不说我把东西拿回去了。”
周世显回过神道:“就让陛下拟旨给咱们一块封地吧,我看建奴的盛京就挺好。”
朱媺娖道:“呸,你想要,人家建奴也得肯给才行,若能把建奴灭掉,大明任何地方父皇都会给,又何必去那苦寒之地。”
周世显问:“你不喜欢住在冷的地方吗?”
朱媺娖回答:“倒也不是,我只是没去过南方,也没见过海。”
虽未见过海,但皇宫深似海。
按大明会典里的说法,公主成婚后,驸马也得跟着待在京城,并且还要去国子监学习,一直学到三十岁。
想远离京城除非获得一块封地。
不光如此,对驸马年龄也有强制要求,公主成年,选驸马必须在十四到十六岁之间,所以周世显也才比朱媺娖大半岁。
周世显道:“等有机会,我带你看比大海还要壮丽的景色。”
朱媺娖打趣道:“你要带我看另一半江山吗?”
怎么又提起灯泡的事情?
周世显问:“你父皇对那半壁江山不满意吗?”
朱媺娖道:“父皇他可太满意了,只是苦了王大伴,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那东西一直亮?”
周世显道:“有倒是有,不过没人捧着的江山太冷清,还是让王承恩摇去吧。”
朱媺娖满意道:“糕点你趁热吃,我去劝一劝父皇早日回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