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信还不了解虎子的想法。
如果是厌学的话,当然也不会坚持硬推着他去读书。
讲清利弊得失,尊重个人意愿。
“虎子,你怎么想的?”刘德仁看着虎子开口问道。
“我要帮娘照顾弟弟妹妹……”
平时总是一个词儿一个词儿往外蹦的虎子,低声说道。
“这个不用担心,有我在呢。”
刘德信知道虎子的意思,家里没有壮劳力,撑不起一个人脱产学习。
正在聊着,姑姑哄睡了两个小的,也来到了堂屋,听着三个人说话,有些愧疚的看着虎子,
“家里拖累了虎子,要不然还能继续上的。”
听姑姑的描述,虎子的脑子还是很好使的,之前请过开蒙的塾师,都说虎子是个学习的料子,上了学校也经常被老师夸奖。
只是家道中落之后,加上时局混乱,就辍学打工去了,人也变得木木愣愣的。
刘德信能理解这种变化,后世那些牛马,多少人都是家里的骄傲,最后在资本的磋磨之下,也都是这副样子。
堂堂的接班人,八九点钟的太阳,最后都被扣上了小镇做题家的帽子。
钱少事多离家远,位低权轻责任重,甚至有些土木老哥,刚毕业就一不小心被送进了牢里。
精神和肉体的双重压迫,让人变成了合格薪柴,点燃的却不是大众的炬火。
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姑姑也是愿意让孩子继续读书,她也是读过书的,知道知识的重要性,只是现在家里的条件不允许。
如果虎子去读书,她也没办法出去做工,毕竟家里还有两个孩子要照顾。
那样就得完全依靠刘德信来供养了,这对她来说是很难心安理得的接受的。
刘德信和刘德仁知道姑姑的顾虑,也没有大包大揽的一直劝着,知道有读书的意愿就好,到时候想想有没有解决的方法。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揭过这一茬儿,又陪着姑姑聊了一会儿,刘德仁开口说道,
“姑姑,今晚早点休息吧,明天我先带着老四去学校一趟,回来在带你去办个证明,方便回四九城。”
“好,除了那些证明,还需要什么东西吗?”
“差不多够了,到时候就知道了,肯定不会白跑的。”
“那行,我和虎子先过去了,你们也早点儿睡。”
“姑姑,晚安。”
……
豆腐脑,或者说老豆腐,浇上卤汁,咸口的,
馃子,长椭圆形,四细股相连,不是那种两股一扭的油条,
烧饼,比火烧大好几圈,圆拱形表面一层芝麻,平底儿一层焦脆,
配上槐茂酱菜和腐乳,每人一个鸡蛋,一顿丰盛的早餐就齐了。
“都过来吃吧, 一会儿就凉了。”
大哥把大家都招呼起来,在堂屋一起吃早饭,这是他大早上出门去买的,自律且富有。
刘德信在大冬天不会早起受罪的,平时也就喝个粥,吃个馒头就咸菜。
“哇,馃子,表哥,有炸糕吗?”
两小只看到馃子很高兴,坐上凳子就准备下手。
“吃着碗里看着锅里,还点上菜了,老实吃饭。”
姑姑拍掉了两个人的小爪子,拉着他们去洗手,嘴里一直数落着。
“今天没有卖的,等下次看到再买。”
“嗯嗯,谢谢表哥。”
刘德信也洗完手坐下,拿起馃子整个泡进豆腐脑里。
在等着它泡透的时间,他又拿起一个烧饼,夹了几根酱菜先吃了起来。
“娘,我也要泡着吃。”
“我也要。”
“没看到我在给你俩剥鸡蛋吗,什么都想学。”
姑姑嘟囔着,把剥好的鸡蛋放到两人碗里,然后把馃子撕成小段给他俩泡上。
“少吃咸菜啊,豆腐脑和馃子都有味儿,千万别齁着。”
早饭就这样热热闹闹的吃完了。
……
“校长请留步。”
“刘院长慢走。”
校门口,刘德仁和校长寒暄着告别,刘德信陪在一边当一个微笑的吉祥物。
朝中有人好办事儿,大哥过来和校长在办公室聊着天,刘德仁的档案和证件就开始办了。
当然礼也是送出去了,没有用刘德信之前准备的,活了两辈子老刘都不知道这里面具体的讲究,属于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
反正大哥包办了,从校长的神色来看,那是相当的满意。
从今天走出校门的一刻起,咱也是个高中毕业生了,怎么说也能摸到人才的边边了吧。
刘德信翻看着证件,有些简陋,但是还挺值钱的。
“行了,别看了,收好吧,丢了还得补办,别给自己找麻烦。”
“放心吧,丢不了。”
空间里一放,安全有保障。
两人直接回到家里,叫上姑姑一起去开证明,这个也没耽误事儿,大哥过去找了在政府的同学,很快就问清了流程,一点都没卡,顺顺利利的就办好了。
随后刘德信就带着姑姑回小院,叫上三个孩子去吃午饭,大哥则是邀请了几个朋友,请客聚餐,顺便解决通行证的问题。
等晚上大哥回来的时候,所有的事情都办好了。
“姑姑,你们还需要休息吗?都办好了,随时都能走。”
“不用了,早就缓过劲儿来了,明天吧,明天回家方便吗?”
听到刘德仁的话,姑姑有些激动起来,就想着尽快回到老宅。
“行,那就明天,我已经找好了马车,明天一早出发。”
……
“吁~先生,到地方了。”
车把式把车停住,朝着车厢内说道。
大哥找的这个马车还挺高级,带着木质车厢,还有玻璃窗子,冬天出行舒服多了。
之前刘德信骑三轮板车,赶着自家驴车,纯粹是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
还是大哥想得周到。
“到家了,都下车吧,注意点。”
刘德信先过去正门,敲了敲门环,久别重逢还是正式点儿好,就不走侧门了。
接着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三哥的声音传来,
“来了,谁呀?”
“三哥,是我。”
“奶奶,您慢点。”
话音刚落,大门开了,
这时姑姑也抱着孩子下了车,转身看见门口的人,泪流满面,
“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