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4日,西伯利亚的寒风裹挟着冰粒拍打着劳改营的铁皮屋,在永昼的极光照耀下,数百名来自岛国的间谍握着铁锹,在冻土上艰难挖掘。监工机器人的激光扫描器在他们头顶来回晃动,一旦动作稍有懈怠,电子音便会响起:“警告!当前工作进度未达标,今日餐食降级为一餐。”
一名曾在华夏某高校担任教授的间谍攥着冻得发紫的手指,望着远处堆积如山的土豆种,喉咙发紧。三天前,他因试图串联同伴反抗,被剥夺了热食供应,此刻胃里翻涌的饥饿感让他连站稳都有些困难。而百米外,几个表现“良好”的犯人正围坐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啃着火腿,喝着温热的牛奶,还不时对着电子平板上的工资到账提示露出苦笑——这500元的“高薪”,代价是每日在零下二十度的环境里持续劳作十二小时。
与此同时,华夏国内的社交网络上,“西伯利亚挖土豆”的梗突然爆火。网友“冻土段子手”发布了一张pS图: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戴着草帽,在土豆堆里举着铁锹,配文“紧急通知!在西伯利亚挖土豆的同志们注意,挖到刻着‘明治八年’字样的土豆,立即上报,疑似穿越文物!”这条动态瞬间收获20万点赞,评论区里更是段子频出。
“家人们谁懂啊,以后查族谱得加一条‘是否有西伯利亚挖土豆经验’”
“建议出周边,挖土豆纪念铁锹,刻上‘劳动最光荣’”
“突然理解为什么古人说‘劳其筋骨’,这活干一年,间谍都能改行当基建狂魔”
更有甚者,制作了“挖土豆生存指南”的短视频:“当你在西伯利亚挖到发光的土豆,别慌!这可能是间谍遗留的信号器;如果挖到带日文的铁锹,恭喜你,挖到‘先辈遗产’了!”视频里,博主戴着滑稽的安全帽,煞有介事地讲解,背景音却是《劳动最光荣》的魔性改编版。
沈知意坐在星宁集团的休息室里,翻看着这些网友创作,不禁莞尔。助理敲门而入,递上最新的劳改营监控报告:“沈总,部分间谍开始主动申请增加工作量,还有人提交了忏悔书。”她点点头,目光落在窗外的城市天际线:“让心理专家团队介入,真正的改造不是肉体惩罚,是要从根源上瓦解他们的执念。”
而在岛国,政府仍在为接连不断的经济危机和神秘消失的“教育机构”焦头烂额。首相在紧急会议上拍着桌子咆哮:“三个月内必须查清真相!为什么东京的商业大楼频繁断电?为什么富士山周边的地磁数据异常?”情报部门负责人却只能呈上一份份“查无可疑”的报告——他们做梦也想不到,千里之外的冻土劳改营里,那些曾试图窃取机密的间谍,正用铁锹一下下“回馈”着这片冰冷的土地。
深夜,劳改营的探照灯刺破黑暗。一名年轻间谍在日记本上颤抖着写下:“原来真正的惩罚不是饥饿,是看着华夏网友把我们的苦难变成狂欢。他们用幽默就能瓦解我们的骄傲,这比任何刑罚都可怕......”而此时的网络世界,关于“挖土豆”的段子仍在持续发酵,这场不见硝烟的心理战,正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在虚拟与现实的交织中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