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波涛手捧着那小巧的方镜,眼中满是喜爱之色,翻来覆去地打量着,爱不释手。他常年在生意场上奔波,走南闯北,对这些新奇独特的小物件向来没有抵抗力。
聂芊芊瞧他这般模样,笑着说道:“蒋老爷既然如此喜欢,这小镜子便赠予您了。”
蒋波涛眼睛一亮,真诚道谢,又赶忙问道:“这镜子可否用于售卖?”
聂芊芊解释着:“我也是机缘巧合,经过多次试验才做出这东西。眼下数量稀少,除去店里要用的,所剩无几。而且制作工艺尚不完善,待成熟后,或许有机会大批量生产销售。”
聂芊芊心里清楚镜子的制作工艺,只要假以时日,在此地成功制作镜子并非难事,如此一来,便能名正言顺地大规模售卖了。
镜子这物件特殊,不像胭脂水粉,只需一句天然材质、中药成分、独家配方,便能打消众人的好奇与疑问,挣钱的方法有很多,她不想给自己惹麻烦。
蒋波涛略作思忖,说道:“我曾听说远在西洋,是有这样的东西的,可对外说这是西洋舶来之物。先别急着量产,物以稀为贵,目前无法大量制作,那便是稀缺货,更能吸引人,若要售卖,价格也可以定的高些。”
聂芊芊深表赞同:“没错,前期主打稀缺性,仅这镜子就能为铺子吸引不少客流。百姓们从未见过这样的镜子,定会好奇地前来店里一探究竟。人多了,看着看着,就有可能买货。”
蒋波涛兴奋得搓着双手,内心犹如燃烧着一团火焰,在聂芊芊面前来回踱步。
他越琢磨,越觉得这生意前景广阔,心中的激动之情愈发难以抑制。
“引流的稀缺货品,内服外养的产品,独特的服务体验,这简直太绝妙了!绝妙至极!”
他在商海摸爬滚打多年,已经很久没有遇到能让自己如此热血沸腾、满怀期待的生意了。
他深信,这铺子一旦开业,必将轰动整个福林县,不,甚至能在全省引起轰动。
“可想好铺子的名字?”蒋波涛满怀期待地问道。
“想好了。”
聂芊芊神色从容,缓缓吐出三个字,“悦己阁。”
蒋波涛微微一怔,下意识地说道:“女为悦己者容?”
“不,只为悦己而容。”
聂芊芊语气坚定,眼神中透着别样的光芒。
蒋波涛愣了一瞬,旋即恍然大悟,拍手称赞:“好名字!”
只为取悦自己,就是这么简单。
“镜子的问题既然能解决,其他的便交给我来处理。我定当全力以赴,让悦己阁在新年顺利开张。”
聂芊芊:“我对蒋老爷的能力深信不疑。”
蒋波涛满脸笑意,说道:“到时候,芊芊你便是两店齐开,双喜临门啊,恭喜恭喜!”
聂芊芊:“两家店开业时间相近,且面对的顾客群体较为相似,或许可以考虑联动,共同开拓市场。”
蒋波涛一听,顿时来了兴致,心中暗自佩服聂芊芊的奇思妙想层出不穷,忙问道:“不知如何联动?”
“此事我还需仔细斟酌,待我回去深思熟虑后,再与蒋老爷商议。”聂芊芊有条不紊地说道。
蒋波涛点头表示理解。两人皆是干脆利落之人,又进一步明确了其他分工后,蒋波涛便风风火火地赶去定制家具了。
阿玲在一旁听着两人交谈,只觉云里雾里,似懂非懂。
不过,她虽对生意经一知半解,却对聂芊芊提及的护肤品、化妆品格外上心。
她以前在府上时,主要负责伺候夫人梳洗打扮,为了能让夫人满意,在这方面着实花费了不少心思,自己也对这些颇为喜爱。
“芊芊姐,咱们接下来去哪儿呀?”阿玲眨着眼睛问道。
聂芊芊思索片刻,说道:“他们都忙着栖月楼的事务,这悦己阁可就得靠咱们俩了。咱们去县里规模大的胭脂铺子转转,瞧瞧市面上都有哪些物件,买些回去试用。”
阿玲一听,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兴奋地说道:“芊芊姐,这事我晓得!我以前常替夫人购置胭脂水粉。前面就有一家在福林县极负盛名的铺子,叫胭华坊,里面货品齐全,样式繁多,福林县的夫人小姐们常去那儿光顾。”
聂芊芊闻言问道:“你会梳妆?”
阿玲骄傲地挺起胸膛,用力点头:“阿玲会的!夫人在世时,阿玲常为夫人梳妆。”
聂芊芊不禁笑了,心想真是想瞌睡就有人送枕头。她正发愁悦己阁找不到合适的人手帮忙,这不,现成的人选就站在眼前。
“太好了,阿玲。这段时间,你就与我一同盘点梳理悦己阁要售卖的货品,务必熟知每一款产品的特点、特色以及使用方法。另外,还得学习如何用这些化妆品为人化妆。你有这方面的基础,我稍作指点,你便能领会,还可以在此之上不断完善。”
阿玲乖巧地点点头,她向来听聂芊芊的安排,聂芊芊让做什么,她便一心一意去做。
聂芊芊仔细思量了一番,阿玲一人怕忙不过来,檀儿其实也适合参与悦己阁的事务,只是在栖月楼已经给檀儿安排了其他事情。
聂芊芊对阿玲说道:“阿玲,你派人去把舅妈请来,咱们一道去胭华坊。”
黄珍珠这段时间主要在帮忙带孩子,尚未参与店铺经营,以至于聂芊芊有些忽略她。
聂芊芊方才想起之前上梁酒时,黄珍珠就为刘燕梳过发髻,手艺不凡,正好能来悦己阁帮衬。
黄珍珠收到通知时正在家中洗衣服,两个孩子都随着刘燕和刘熊去饭馆吃饭了,她得了空,便在家里把孩子们的衣服洗了,她听到聂芊芊传来的消息,有些不可置信,不禁再三确认,“你确定是让我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