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民同志,一个礼拜后,我把你要的东西给你送来。”
“不用送了,你留步。”
和张卫民交易完后,李浪把张卫民送到了院子门口。
这时,李大海刚烧好热水,手里端着个双喜字搪瓷杯从厨房走出。
“哎,卫民,这就回去了?怎么不多坐会?”李大海一看张卫民要走,远远喊了嗓子。
他俩是同辈,但张卫民是他爹老来得子,四十多岁生的,所以岁数要比李大海小十多岁。
“大海哥,我还有事呢,就不多待了。”
张卫民经常下乡,长了一双火眼金睛,人老乡家里有啥油水可捞,他只要往院子里一瞧,就什么都知道了。
他这大海哥厨房里烧了热水,热水往脸盆里一浇,从厨房里飘出一股浓郁的鸡毛味,再加上李浪又在院子里拿水清洗蘑菇。
这大海哥晚饭做得啥?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
东北名菜——小鸡炖蘑菇!
哦不对,飞龙炖蘑菇!
飞龙汤里放点新鲜的冻蘑菇,再倒点盐巴调味,那叫一个香啊!
张卫民光闻这鸡毛味,就能想象到“飞龙炖蘑菇”这道菜有多鲜多香了,他肚子里的蛔虫都在蠢蠢欲动了!
但是吧,双水村正在闹饥荒,多加他这一双筷子,他这大海哥家就要分出一碗肉一碗肉汤了。
那两个小侄女,饿着腮帮子都凹进去了,身子骨瘦巴巴的,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
他这个当叔叔的,咋好意思跟大侄女抢肉吃抢肉汤喝?
不能!
现在条件艰苦,能多吃一口棒子面,多吃一口肉,喝一口汤,那就能多一点活下去的希望!
张卫民是县里八一轧钢厂的采购员,有工作,能领薪水,他饿不死。
他不能跟小侄女们抢口粮,他虽然是个捞油水的采购员,但多少还是有点良心的。
更何况,张卫民对李浪印象不错,今天收了三斤多的新鲜黄蘑,又谈成了一单业务,他以后还得和李浪多多来往呢,得给人李浪同志留点好印象!
“哎呀,我这厨房炖着飞龙呢,卫民你回来,咱们哥俩喝几盅。”
张卫民是县里国营工厂的采购员,那是端着铁饭碗的,他们这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老猎户跟他没法子比,李大海有意巴结张卫民,想给人留个好印象。
儿子李浪既然不愿意加入双水村狩猎队,那就麻烦张卫民给他在城里谋个差事,奔个前途,也算是一条路子。
李浪前世活了那么多岁数,又怎么看不出来老爹的良苦用心?
“卫民叔,留下吃饭吧,我爹烧的小鸡炖蘑菇,在双水村那是一绝。”李浪王婆卖瓜,自夸自卖,邀请张卫民留下来吃晚饭。
张卫民是县里八一轧钢厂的采购员,八一轧钢厂那是有几百个工人的国营工厂,食堂管中晚两餐,光一天的窝窝头白面馍馍,就要做一千多个!
其他大锅菜,什么白菜豆腐土豆,一顿消耗就是大几百斤。
这么多的菜,都得张卫民和他那些采购部的同事,去县下面各个镇子各个村子采购。
这就是说,张卫民就是一个渠道!
回头李浪打到了猎物,采到了山货,去掉家里四口人吃的,剩下的都能卖给张卫民,让他全都包圆了,进货到八一轧钢厂!
现在这张卫民,就是李浪眼里的摇钱树,大主顾!
请大主顾吃顿饭,这能有咋地?
张卫民一听,李浪同志喊自己卫民叔了?
哎呦,这个称呼可真亲切!
这可是给他台阶下啊,他要是再拒绝,那就是不通人情世故了。
“好好好,那大海哥,我就不客气了。”张卫民眯着眼睛,笑呵呵说道。
一行人进了院子,李大海在厨房一通忙活。
不一会儿,一锅热气腾腾的“飞龙炖黄蘑”被他端上了桌。
飞龙肥美,菌菇鲜嫩,汤面还漂浮着一层油花。
张卫民低着头,闻了一下鸡汤的热气。
“真香啊~”他闭着眼睛,一脸陶醉的样子。
“不愧是天上龙肉,名不虚传。”张卫民丝毫不吝啬他对这道东北名菜的夸奖。
能在饿殍遍野,闹饥荒的困难时候,吃上一口飞龙肉吃上一块黄蘑,再喝一口浓香菌菇味的飞龙汤,又鲜又香,张卫民觉得这辈子都值了!
“卫民,来,俺给你盛汤,多吃点,不要客气。”李大海十分热情笑道。
李浪坐在二人对桌,笑眯眯看着两人。
家里有客人在,两个妹妹都有点儿怕生,坐在桌子前捧着碗,不敢动筷子,抬起头眼睛直勾勾盯着那锅香气扑鼻的“飞龙炖黄蘑”,咽着口水。
李浪微微一笑,他撕下两条鸡腿,放到了她们面前的陶碗里。
二妹和小妹,一人一个大鸡腿。
“吃吧。”李浪柔声道,用宠溺的眼神看着两个妹妹。
“谢谢哥!”
“哥哥,你最好了~”
“喵呜!”
“喵呜!!!”
这时,桌子底下,屋外传来小兽的吼声。
“哎呀,差点把你忘记了。”李浪撕下鸡头和鸡屁股,丢给了小猞猁。
浓郁的鸡汤香,化作一缕缕白色香气,往外飘去,从李浪家木屋里一直往外飘,飘出了院子。
“哎呀,谁家熬鸡汤呢?这么香!”
“飞龙?黄蘑?谁家今晚吃小鸡炖蘑菇啊,馋死俺了!”
“从李浪家里飘出来的!又是李浪!可恶,他怎么又吃上飞龙了!”
“俺在家吃野菜啃窝窝头,李浪带着一家人咔咔吃肉!”
“你个废物,你看看你,十年的老猎户了,连头飞龙都打不到,你还不如李浪这个二流子呢!”
“咋,李浪今天又吃上肉了?哎呀,这是这几天的第二顿了吧?”
“啧啧,李浪日子越过越好了,不知道这李香花后悔不后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