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点头哈腰,指挥着伙计们将郑家的行李搬进客栈。
郑管家转头对掌柜说道:“三间上等房,要安静的。”
掌柜一听,笑容更甚:“好嘞,郑老爷,小的这就安排。”
郑管家又吩咐了几句,便带着郑嫦娥去房间安顿行李。
待郑嫦娥安顿好后,郑管家又匆匆来到郑元洲的房间。
郑元洲正背着手,在房间里四处打量。
他一会儿摸摸桌上的雕花,一会儿看看墙上的字画,啧啧称奇。
“老爷,一路奔波,您先歇息歇息。”郑管家殷勤地说道。
郑元洲摆了摆手,走到一个木制物件旁,好奇地问道:“这是何物?看起来像口井。”
说着,他就要伸手去拉上面的绳子。
郑管家见状,脸色微变,连忙上前拦住:“老爷,使不得,使不得!这可不是井,这是恭桶。”
“恭桶?”
郑元洲一愣,脸上露出嫌弃的神色,连忙收回了手,退后几步,“这……这怎么放在屋里?”
“老爷有所不知,江东风俗与我们不同。”
郑管家尴尬地解释道,“这恭桶方便得很,晚上不用出门,直接在此解决。”
郑元洲听了,连连摇头,表示无法理解。
他走到恭桶旁,仔细地研究起来,他发现恭桶上方竟然有一个小型的水箱,水箱与恭桶之间用一根绳子连接。
他好奇地问道:“这绳子是做什么用的?”
“老爷,这……”
郑管家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解释。
郑元洲没有理会他,自顾自地研究着。
他伸出手,轻轻地拉动了一下绳子。
“哗啦”一声,水箱里的水倾泻而下,恭桶里顿时传来一阵冲刷的声音。
郑元洲吓了一跳,连忙松开了手,后退了几步,一脸的惊奇,他饶有兴致地看着恭桶,似乎发现了什么新奇的玩意。
郑管家见郑元洲被恭桶吸引了注意力,暗自松了一口气,连忙说道:
“老爷,您先休息,小的去看看晚饭准备得如何了。”说完,他便匆匆退出了房间。
他心里嘀咕着:看来江东之行,老爷的好奇心又要泛滥了。
郑管家一路小跑,刚到客栈门口,便见两个身着劲装的汉子正焦急地张望。
为首一人方面大耳,皮肤黝黑,正是江东三席之一的朱单。
另一人身材瘦小,贼眉鼠眼,名叫绿骡,是朱单手下的得力干将,专门负责打探消息。
“郑管家,可是荥阳郑氏的车队?”
朱单老远就看见了郑管家,连忙迎了上来,语气中带着一丝歉意,“朱某来迟,还望郑老爷恕罪。”
郑管家拱手还礼,脸上堆满了笑容:“朱席客气了,我家老爷临时起意,未曾提前告知,怪不得朱席。”他压低声音道,“我家老爷不喜欢兴师动众,所以阻止了传信。”
朱单闻言,心中一凛,暗道这郑元洲果然心思缜密,不喜张扬。
他连忙将二人迎进客栈,引到郑元洲的房间。
房间里,郑元洲正饶有兴致地研究着恭桶的冲水机关,丝毫没有注意到有人进来。
朱单轻咳一声,打破了房间里的寂静。
“郑老爷,朱某有礼了。”朱单抱拳说道。
郑元洲这才抬起头,目光落在朱单身上,上下打量了一番,不必多礼,请坐。”
几人落座,绿骡机灵地端上茶水。
郑元洲抿了一口茶,放下茶杯,开门见山地说道:
“朱席,我郑家此次前来江东,是带着诚意来的。我听说江东有志之士,想要有一番作为,不知此事是否属实?”
朱单神色一正,语气也变得严肃起来:“郑老爷所言极是。江东虽偏安一隅,但并非所有人甘于平庸。只是苦于缺少助力,难以成事。”
郑元洲哈哈一笑,抚掌说道:
“好!我郑家最欣赏的就是有志之士。我郑家虽然身处中原,但也希望能为江东出一份力。朱席,你可知,我郑家在消息渠道上,也有一些积累?”
朱单眼中精光一闪,连忙说道:“早有耳闻,郑家消息灵通,遍布天下,有郑家的帮助,我等如虎添翼!”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道,“实不相瞒,我们一直苦于无法掌握长安的消息,郑家若能相助,实乃雪中送炭。”
郑元洲点点头,缓缓说道:“此事易耳。有了我郑家的支持,不出三月,江东便能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情报网络,长安的消息,自然也能源源不断地送到诸位手中。”
几人又聊了许久,从江东的局势,到中原的动向,再到天下大势,无所不谈。
郑元洲见朱单见识不凡,谈吐得体,心中越发满意。
突然,郑元洲的肚子咕咕叫了起来。
他老脸一红,有些尴尬地说道:
“哎呀,年纪大了,不顶饿了。朱席,你看这……”
朱单这才意识到已经到了饭点,连忙起身说道:
“郑老爷,是朱某疏忽了。这就吩咐下去,准备酒宴,为郑老爷接风洗尘。”
郑元洲摆了摆手,说道:“不必如此麻烦,随便吃点就好。我对江东的风味小吃颇感兴趣,不如就在这客栈里,随便上几个菜,尝尝鲜。”
朱单见郑元洲如此说,也不好强求,便吩咐绿骡去安排。
不多时,绿骡便带着小二,端着几个菜走了进来。
小二将菜肴一一摆放在桌上,热气腾腾的菜香瞬间弥漫开来。
其中一盘色泽红亮的菜肴尤为引人注目,粉条晶莹剔透,肉块肥瘦相间,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郑嫦娥指着这道菜,向郑元洲介绍道:
“父亲,这是江东的特色菜,猪肉炖粉条,您尝尝。”
“猪肉?”
郑元洲闻言,眉头微微一皱,在大唐,猪肉被视为贱肉,只有贫苦百姓才会食用,他从未想过,这江东之地竟然会将猪肉作为特色菜。
郑嫦娥并未察觉到父亲的异样,她拿起筷子,夹起一块猪肉放进郑元洲的碗里,柔声说道:
“父亲,您尝尝,这猪肉炖粉条味道极好,女儿在路上就一直念叨着呢。”
朱单见状,连忙解释道:
“郑老爷,这江东的猪肉与中原不同。虽然在大唐,猪肉被视为贱肉,但在江东,却是难得的美味。
这里的猪肉肥而不腻,鲜嫩可口,配上这粉条,更是绝配。”
郑元洲看着碗里的猪肉,犹豫片刻,最终还是夹起一块放入口中。
一股浓郁的肉香瞬间在口中弥漫开来,肥而不腻,鲜嫩多汁,与他以往吃过的猪肉截然不同。
他不禁连连点头,赞叹道:“果然美味,这江东的猪肉,竟如此好吃。”
“郑老爷有所不知,”朱单笑着解释道,“这江东的猪,都是阉割过的。阉割后的猪,肉质更加细嫩,肥而不腻,腥臊味也淡了许多,所以味道更好。”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阉割后的猪,性情也更加温顺,更容易饲养。”
郑元洲听后,恍然大悟,连连称赞江东人懂得养殖之道。
他夹起一块猪肉,仔细端详,发现这猪肉的纹理确实更加细腻,肥瘦相间,恰到好处。
他再次放入口中,细细品味,只觉得满口生香,回味无穷。
郑元洲放下筷子,看着朱单,缓缓说道:
“这江东之地,果然人杰地灵,就连这猪肉,也比中原的美味许多。”
他顿了顿,又问道,“不知这江东,还有什么其他的特产?”
朱单正要开口,却突然停了下来,目光看向郑元洲,神色变得有些凝重……
朱单压低声音,故作神秘道:“郑老爷,不知长安那位,近来可好?”
郑元洲夹起一块猪肉,放入口中,细细咀嚼,这才缓缓说道:
“圣人励精图治,大唐蒸蒸日上啊。听说关中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百姓安居乐业,国库充盈。依我看,不出三年,大唐便能恢复元气,到时候……”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朱单,没有继续说下去。
朱单心中一凛,他知道郑元洲话里有话。
大唐恢复元气,对江东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李世民可不是个安分的主,一旦缓过劲来,必然会挥师荡平江东。
“郑老爷所言甚是。”
朱单附和道,“不过,我江东也不是任人宰割的鱼肉。这些年,我们厉兵秣马,秣兵历马,时刻准备着应对大唐的进攻。”
郑元洲笑了笑,没有接话,又夹起一块猪肉放入口中。
“其实……”
朱单顿了顿,目光闪烁,“有件事,我一直想告诉郑老爷,只是不知当讲不当讲。”
“朱席但说无妨。”
郑元洲放下筷子,拿起一旁的丝绢擦了擦嘴,饶有兴致地看着朱单。
朱单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前些日子,我收到一个消息,说是梁国那边出了大事。”
“哦?梁国?那蛮夷之地,能出什么大事?”郑元洲有些不以为然。
“郑老爷有所不知,这梁国新立的帝王,身份可不一般。”
朱单故作神秘地压低了声音,“此人,正是……”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目光紧紧地盯着郑元洲。
郑元洲心中一动,一股莫名的预感涌上心头。
他放下丝绢,身体微微前倾,急切地问道:“是谁?”
一旁的郑嫦娥也竖起了耳朵,好奇地听着。
朱单一字一顿地说道:“正是……楚王殿下!”
“什么?!”
郑元洲猛地站起身来,手中的茶杯掉落在地,摔得粉碎。
茶水四溅,打湿了他的衣袍,但他却浑然不觉。
他瞪大了眼睛,一脸的难以置信,仿佛听到了天方夜谭一般。
郑嫦娥也捂住了嘴巴,震惊地看着朱单,眼中满是不可思议的神色。
楚王……
他竟然成了梁国的帝王?
郑元洲呆立了片刻,这才回过神来。
他一把抓住朱单的胳膊,急切地问道:“朱席,此话当真?楚王……他如何会成为梁国帝王?”
“千真万确!”朱单肯定地说道,“据可靠消息,梁国的新帝,正是化名杨宽的楚王李川!据说,他从突厥逃了出来,一路南下,最后在梁国自立为王。”
郑元洲只觉得眼前一阵眩晕,仿佛整个世界都颠倒了一般。
他踉跄着后退了几步,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喃喃自语道:“不可能……这不可能……”
郑嫦娥连忙上前扶住郑元洲,关切地问道:“父亲,您没事吧?”
郑元洲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他看着朱单,沉声说道:“朱席,你确定消息无误?”
朱单点点头,语气坚定地说道:“绝无差错!此事,千真万确!”
郑元洲沉默了良久,最后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盯着朱单,一字一顿地说道:“朱席,我要知道更多关于楚王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