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没有国界线,但教授知识的人有国籍!
因而赵小侯得出一个结论,如果自己选择材料学的话,那么就等于放弃大好前途。
我选个金融数学或者医疗化学去赚大钱,它不香吗?
可就在他准备搓几个纸团来重新选择的时候,系统突然就控制住了他身体,然后在他悲愤欲绝,绝望嚎叫之中拿起手机,登陆青花学生系统,帮自己选择了材料学专业。
卧槽!
这系统有大病吧!
不是说好了让我自己选专业的吗?
我的前途啊!我的青春啊!我的学妹啊,都毁在了你手里!
可等到赵小侯能够控制自己身体的时候,一切都无法挽回了。
虽然学生选择专业是可以取消重选的,但必须在选择专业之后半个小时内。
但选择专业之后,系统控制着赵小侯又看了半个小时的高等数学书籍。
这就导致已经选定的专业无法取消。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毕竟赵小侯如果厚着脸皮去找学校教导处主任,凭借自己高考状元的身份,应该还是可以改一改专业的。
但让赵小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下午,力班的辅导员张史学就带着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来了。
经过介绍,他才知道这个戴着黑边眼镜,一脸文雅的中年人就是青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李清源教授。
李清源教授算得上是国内材料学的大拿级人物了。
其曾经在丑德拉斯国留学多年,在博士学习阶段,还拿下了材料学方面多项国际奖项。
丑德拉斯国的哈夫大学为了留下他,开出了高额天价的薪水。
但他还是在博士毕业之后毅然回国。
为此,他还差点在机场被丑德拉斯国的佛博乐扣下。
他对赵小侯的专业选择很满意,叨叨嘘嘘的和赵小侯聊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晚饭时分,他还拉着赵小侯去食堂吃了一顿。
不得不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赵小侯之前是很看不起国内的材料学。
毕竟国内的材料学是真的不行,和国际水平差上一大截。
拿一个众所周知的事情来说吧,大夏的战斗机发动机一直就是个问题。
二十多年前,丑德拉斯国的战斗机最大航程3819千米,载弹7.8吨,而大夏国的战斗机载弹1吨,最大航程1500千米,差距之大是可以想象的。
也就是说,如果两国之间爆发战争,人家航母过来,人家可以打你,你打不到人家航母!
还好,这些年努力下来,大夏国战斗机的作战半径提升了不少,但发动机依然还是个问题。
其关键原因就在于材料上!
曾经有人说过,只要材料过硬,就算是块板砖都能够上天!
大夏国的新型战斗机,其发动机由于材料的关系,良品率一直较低,这就极大限制了新型战斗机的生产效率。
可和李清源教授交流了这一番之后,赵小侯才明白过来,国内的材料学的确比丑德拉斯国差上不少,但随着众多材料学家的努力,距离正在不断的拉近。
并且李清源教授也从赵小侯自身前途的问题说了说。
大意就是,与国外差距越大的学科,你搞好了,那么就越有前途。
这句话倒是将赵小侯给点醒了。
的确,如果赵小侯如果去选什么金融数学,医药化学等等之类看上去很有钱途的专业,毕业之后肯定也是有钱途的。
但也正因为选择这些学科的学生太多了,就导致了这些专业毕业之后的竞争极大!
相关研究领域里的人才太多了!
有可能你研究的项目还没出成果,别人和你一样的项目就出成果了,结果你辛苦几年时间,白白耗费。
而材料学就不一样了,愿意就读材料学的人本来就少,以至于现在大夏国的材料学界也是人才凋零。
赵小侯想想这也是实情,因而虽然李清源教授没有向他承诺什么,等他回到宿舍的时候,对系统的不满也削弱了不少,反倒是有心思和几个室友开始吹牛侃大山起来。
“小侯,你选的什么专业啊?”
宿舍老大刘晓飞好奇的问了问,毕竟赵小侯准备提前选专业的事情已经传开了。
“材料学啊。”
赵小侯很坦然的回答了这个问题,毕竟都是宿舍兄弟嘛,没必要遮遮掩掩的。
“材料学?老四,你怎么会选这个渣渣专业?”
听到赵小侯一说,旁边又高又胖的万大新就跳了起来,一脸不可思议。
万大新读的是软件工程,在青花都算是热门专业了。
而据他所知,青花材料科学专业虽然在国内还算拔尖,但在国际上与其它知名大学相比,差距就不算小了。
因而他才会说材料学是渣渣。
毕竟对于青花的学生来说,他们都是放眼世界的,没有出国留过学,都不好意思说读过青花。
“喜欢就选了呗。”
赵小侯这个时候难得有点系统没控制的空闲时光,也没有心思给室友解释其中的奥秘,因而随口就说了下。
隔了几天时间,赵小侯就去找李清源教授报到了。
李清源教授的办公室在材料学院的材料研发中心。
这个材料研发中心算是教研一体了,不但有专门的实验室,还有配套的小型工厂,可以将材料进行加工。
李清源教授此时正坐在办公桌前忙碌着,办公室里还有几个正在撰写资料的学生。
赵小侯上前问好,李清源见赵小侯来了,随即放下手里的一份资料,笑着让他坐下。
“既然选择了我,以后就要吃苦了。”
李清源笑着调侃了一句,之后就将办公室里的几个学生叫了过来,一一介绍。
他们都是李清源带的学生。
周学斌,男,硕二,戴着一副黑框眼镜,面白斯文。
钱梅雪,女,硕二,样貌普通,微胖。
于飞,男,博三,发际线略微后移,高个子。
“于师兄好,周师兄好,钱师姐好。”
赵小侯一一打了招呼。
于飞几人也对来了个新师弟有些兴奋。
毕竟李清源教授对于带学生是宁缺毋滥的,遇上喜欢的学生就招进来,遇不上那么两三年都不收学生也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