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以为周之丧久矣,徒建空名于公侯之上耳。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遂判为十二,合为七国,威分于陪臣之邦,国殄于后封之秦,则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
苏勖有些感到不可置信,他继续往下读,只觉得这一篇文章,流畅自然,达到了大巧不工的地步,没有追求所谓刻意的排比,但看问题鞭辟入里。
他一口气读完之后,李泰当即问道:“苏司马,你感觉怎么样?”
“我感觉,不像是太子所写。”
苏勖皱眉。
“为何?”
“殿下,一个人的文章是和一个人的性格息息相关的,太子的表现,锋芒尽露,而这一篇文章,满是睿智沉稳,除了最后一句,所以,我觉得,这一篇文章,很有可能是太子从那里得到,他再最后添加了一句。”
李泰有些怀疑:“当真?”
苏勖道:“殿下,我在陛下还是秦王时,就担任学士,写过的文章、看过的文章不知其数,这种文章,就算是太子博学,也不可能是他写出来才对。”
李泰靠在椅子上沉思:“可这又能如何,现在父皇已经下令取消刺史世袭,本王在这件事上输了,说实话,本王也不信,在文学方面,本王能远胜太子。”
苏勖也是在想,他忽然问道:“魏王殿下,陛下本月是不是要办宴会?”
“近些日子,陛下经常办宴会,宴请老臣。”
苏勖道:“魏王,我有一计。”
“哦?苏司马,计将安出?”
“魏王,这一件事很简单,等到陛下举办宴会时,你想方设法,让陛下邀请太子,到时候太子在场,你就向陛下进献诗词,赞扬陛下,随后,你再让太子写诗。”
李泰一愣。
“魏王你想想,若是太子真学富五车,写一首诗,难度总比写这么一篇策论要容易吧,若是他写不出来,那么他就会当场露怯,如此一来,你再提起这一篇文章,想必以陛下的玲珑心思,自然就能知道得一清二楚。”
李泰大喜,但很快,他又是想了一下:“可若是太子写出来了呢?”
“写出来也无妨,都是祝贺陛下,不会有什么影响,也就证明这篇文章,确实是他所作。”
李泰点点头:“好,本王知道了,隔几日本王进宫时,再与父皇说。”
……
林尘的这一篇《封建论》,不仅仅是在宫廷之中流传,甚至是长安之内,那些书生也是在读,读了之后,都是爱不释手。
“太子殿下文韬惊人啊,陛下此番刺史世袭,的确是做错了。”
“太子一篇文章,就陛下取消了错误的政令,也的确是一件美谈。”
而在第二天,魏王就再度进宫了。
“父皇,儿臣来给您请安了。”
李世民见到李泰,非常高兴:“青雀,你来了。”
“是,父皇,这次给父皇带了喜欢的长安红。”
趁着李世民吃东西时,李泰问道:“父皇,我们一家好久都没有聚在一起过了,稚奴,长乐,还有太子,又快上元节了,母后也不在。”
说着,李泰有些伤心,李世民叹了口气:“观音婢没福气呀,现在太平盛世,若是她能看到,朕也欣慰了。”
李泰抹了抹眼泪:“父皇,上元节聚会,可否邀请姐姐弟弟一起来,一家人也好坐下来。”
“青雀你有此等孝心,朕很欣慰,如此,黄德。”
“奴婢在。”
“下令,上元节举办宴会,再派人去东宫,让太子也一并过来,这个逆子在东宫又没动静了,是时候该出来走走。”
“是。”
黄德应了一声是,便是要下去安排了。
要办一次宴会,流程还是很复杂的,首先要去礼部的礼部司,整个宴会的规格流程要定下来,然后再是由陛下批阅同意,同意之后,再有太常寺安排礼乐、光禄寺安排膳食,钦天监先看天气,再选地点,是选户外还是选殿内,他们内侍省要负责各种细节。
李泰又是问道:“父皇,此前您让太医前往东宫,给太子治腿,情况如何了,太子的腿好些了吗?”
“别提,这个逆子没有接受,反而还将所有太医赶出来了,还说只听过迟到的爱情,没听过迟到的太医。”
李世民脸色不好看:“这个逆子,朕现在是愈发不看好他了,如若不是青雀你提,此次宴会,朕也不想邀请他。”
“父皇,毕竟都是一家人。”
李世民的神色稍微缓和了一些,这才道:“青雀你心善,朕最看重你这一点。”
东宫。
林尘生活还是一如既往,平静养伤,调戏下太子妃。
当然,林尘主要还是在等待苏亶那边的反馈,只不过苏亶的造纸坊,现在才只刚刚开始,纸张估计还在造,售卖还要一段时间。
随后,太极殿的太监到来。
“奴婢见过太子殿下,太子殿下,陛下有口谕。”
林尘抬头:“又有什么口谕?”
“太子殿下,陛下说了,过些日子就是上元节,上元佳节,正好举办宴会,与民同乐。因此让太子殿下您,在上元节这一天,前往皇宫,参见宴会。”
林尘脸色平静:“本宫对所谓的宴会,没有任何兴趣,更何况本宫腿脚不便。”
那太监笑道:“太子殿下,陛下说了,直接请您过去,也正好一同思悼长孙皇后。”
说完之后,太监就是行礼告辞,毫无疑问,李世民的态度是,这一次宴会必须参加,不能拒绝。
等到太监走了,林尘在沉吟,房遗直在一旁道:“殿下,上元佳节,既然是陛下邀请,去又何妨?而且殿下,这种重要场合,您不能缺席。”
“知道了,去就是了。”
林尘摇了摇头,看向房遗直。
“遗直,本宫要写两本书,正好到时候白纸出现,若是能用这白纸写成书,那价格自然会昂贵,但本宫需要你来帮忙,本宫告诉你大致故事情节,你来写出润色。”
房遗直当即道:“殿下放心,不知殿下要写什么?”
“先写《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