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赞盯着那个玉佩,没动,龙爷瞟了一眼,也没动。
于辰上前拿起玉佩端详起来。
只见那玉佩整体呈温润的碧绿色,色泽深邃而富有层次,线条流畅而优雅,每一处转折都经过精心雕琢,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工艺之美。在玉佩的正面,雕刻着细腻的缠枝图案,正中浅浅地刻了一个钱字。
于辰皱了皱眉头,有点意外。
“这难道是?”
张黄对着公孙赞接过话茬。
“不错,那天晚辈初到扬州城贵地,好巧不巧的就在富临圆遇上了钱由由钱老板,又好巧不巧的受其赏识。钱老板仁义至极,将他随身的玉佩赠与给我......”
于辰很想怀疑张黄的说辞,不过看着手里的玉佩,他知道眼前的确实是真家伙,因为他自己也有一块一模一样的。
钱由由这家伙极为精明,善于投资,眼光又毒辣,虽然不算多,不过同样的东西这位钱老板也散出去了五六块,所以并不难判断真假。
张黄摆出一副愁苦的表情继续说道:“只可惜晚辈急于用钱,无奈只好忍痛割爱,想去那宝瑞通换点银子花花。谁曾想那宝瑞通的老掌柜根本不识货,不但不给我当,还谎称我是偷了某位公子的东西,成心来惹事的,你说气人不气人!”
于辰语气不忿:“一派胡言!有着如此珍贵之物,你大可去钱由由旗下随便哪个钱庄随意支取几千两银子,犯得上去那宝瑞通典当?这不是杀鸡取卵吗?还说不是存心挑事!”
张黄盯着于辰又摆出一副贱兮兮的坏笑,回答道:“那敢问于大人,我这样犯法吗?有没有一条大夏律法规定不能典当玉佩而必须去领银子的?”
“你......!”于辰逐渐有些恼火,双手紧握成拳,暗道怎么没早点发现眼前这家伙如此牙尖嘴利,即便在督武使大人面前依旧滑溜得跟个泥鳅似的。
一旁的孙如烟也是掩嘴轻笑,那对勾魂得杏眼似乎能说话一般,一直在隔空撩拨着张黄。
张黄下意识地晃了晃脑袋,顺了顺急速加快得心跳,觉得这女人以后绝对不能多接触,不然到时候被怎么吃干抹净的都不知道。
此时,白泽仿佛在一旁看热闹的传音适时响起:“怎么了?小子,被对面那骚狐狸看两眼就有点把持不住了?”
“要你管!好歹我也是个正常的年轻壮小伙,看到美女有点反应......等一下!老白,你称呼对面那女的什么?”
“骚狐狸啊?怎么了?”
张黄纳闷:“老白,你为什么会叫那女的骚狐狸?”
白泽无所谓道:“一只狐妖而已,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狐妖?”张黄惊讶道,“合着那孙如烟还真是只狐狸精?”
“对啊,当初第一次来这聚春楼的时候,那股散不去的骚臭味就直熏的本尊犯恶心!”
“第一次来的时候你就知道她是狐狸精了?那你为什么不早警告我一下?兴许我能有所防备。”张黄的语气中带着不满。
白泽倒是没当回事。
“这有什么好警告的,鬼知道那狐狸精会假死害你。再说了,狐妖最喜人的精气,而且又擅长魅功,不少狐妖都喜欢化形以后躲在各种勾栏瓦舍里吸取精气,借此提升修为的。依本尊看来,这人族疆域内大部分勾栏瓦舍都有狐妖出没,没什么好稀奇的。”
张黄大开眼界,原来还以为人族疆域统一后,会和妖族国度两强对抗互不干涉,没想到除了年兽、龙爷等大妖以外,像狐妖这种小妖兽早已渗透至人类生活中。
至于在他看不见的地方又有多少人和妖混杂的情况,估计整个大夏王朝都没人知道。
眼见当下气氛紧张,公孙赞适时轻咳一声,说道:“小伙子,听闻你这次是要和督武司商谈关于移交刘金泉一事。”
“没错,反正那活留在我那也是浪费粮食,所需卖督武司一个人情,也能换点好处不是。”
公孙赞眼神示意,于辰继续问道:“说吧,你要如何才肯交出刘金泉。”
张黄瞄了一眼他浑身上下的打扮,不怀好意地坏笑:“跟你谈?不知道于大人这一身差役装扮,说话还顶不顶用。”
于辰也不恼,似乎对降职一事坦然接受:“自然顶用,虽然我现在是司务之职,不过依旧统管督武司二组事务,我说出去的话便是督武司说出去的话!”
“行!”随即张黄从兜里掏出一张自制的扬州城地图,指了指图上某个地方。
“这几天,我都逛过了,广陵街靠近运河的地方有三家连门的店铺,还有店铺后头连着的院子。牙行那我都问过了,一起拿下要八百两银子,各位给我银子或者地契都可以。”
等了半晌,于辰才问道:“没了?就这么点要求?”
张黄白了他一眼,说:“切,别装得很大方的样子,我真开口要一百万两,你给得起吗?”
一句话就将于辰堵得无言以对。
倒是一直在旁边自顾自吃酒抽烟的龙爷开口道:“后生,别不好意思。督武司可不比一般的穷衙门,有钱的很!老夫看来,该要就要,反正就算你不要,别人也不一定会念你的好。”
张黄暗自好笑,这龙爷收了自己的好处,倒是里里外外真帮忙,没他在一旁撑场面,督武司的人不见得那么好说话。
不过他脑子也清楚,固然依仗着龙爷的威慑,可以在这为所欲为,但如果真的得意忘形到把大夏朝廷的暴力机关得罪死了,自己肯定也没啥好果子吃!
刘金泉对于督武司来说固然重要,但是这个分寸确实不好拿捏,好处要多了吧,怕是弄得对方不快,要少了,张黄自己又觉得吃亏。
想了半天他终于冲着一直没插话的公孙赞说道:“别的好处晚辈也不想了,不过之后晚辈打算用那店铺开一间饭馆,想劳烦督武司的公孙大人到时候给亲笔题个匾,也好方便晚辈日后在扬州城的生意,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