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脚步悄然而至,带来了夏天的热情与活力。天空变得更加湛蓝,白云悠悠,如同悠闲的旅人,在广阔的天幕下自由飘荡。微风轻拂,带着一丝丝暖意,却也不失清凉,仿佛是大自然最温柔的抚摸。
柳姨和孩子们都被接到扬州城,孩子们倒是个个欢呼雀跃,毕竟是大城市,相比芙蓉镇这种小地方热闹太多,看什么都觉得新鲜有趣,自然招孩子们喜欢。
但是柳姨确实有点不情不愿,毕竟少说也在芙蓉镇生活了十几年,那是说搬走就搬走的?
张黄好说歹说,愣是劝了柳姨两个晚上,说扬州城是大城市,方便几个孩子将来念书求学。又说医馆和饭店刚开张,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没有她盯着,管着钱,张黄和小酒也不放心。
柳姨最终还是抵不过孩子们的软磨硬泡,同意前往扬州城。
本来想着芙蓉镇的食堂,让柳西接下来,继续为镇上的老主顾服务。奈何柳西听到张黄在扬州城也开了饭馆,他死也要去帮张黄的忙。
倒不是说他小子手艺不好,撑不起这食堂,也不是他不想窝在这小镇上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只不过这些街里街坊的老主顾实在是看不惯柳西这满脑子鬼主意的小子隔三岔五地整出一些奇形怪样的创意菜来。
诸如什么橘子炖排骨、草莓炒芹菜、臭豆腐油泼面之类的,有一次柳西尝试将制作豆腐的手法用在牛奶上,做出来的东西美其名曰奶豆腐,不过这玩意儿吃得隔壁王大爷连放了三天得屁!差点将老头给折腾的撒手人寰,这才让他稍微收敛了一点。
柳西觉得芙蓉镇上没有人懂他,哪像跟着张黄哥的时候,虽然大多数创意菜也被张黄说成邪门歪道,但是若真是出现什么灵光乍现的绝妙组合,张黄也会由衷地赞赏并推广。所以柳西有机会绝对是想跟着张黄一起闯荡,才觉得更能激发他的诡异创作欲!
无奈之下,念旧的柳姨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将芙蓉镇的老房子卖掉,只得将其空置着,吩咐李其妙要偶尔过来看看,随便打扫打扫就可以了。
她说是这里是老家,不能荒了,真哪天在外面闯不下去了,还能回来。
育瑛堂的孩子们都不理解柳姨的坚持,即便心里已经是个成年人的张黄也不怎么理解,不过这都没什么,在张黄看来,有个老宅存在总是有好处的。反正乡下地方,又不是农田,也没人管你屋子有没有人常住,自然也就满足了柳姨的要求。
柳姨作为新育瑛堂的掌柜,早早便起身,指挥着几个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忙活起来。今天是新育瑛堂开张的日子,她可不能有半点马虎。
柳姨将趴在柜台上准备晒太阳的白泽轰走,吩咐道:“红糖,把灯笼再挂高些,对,再高些!”
柳姨仰着头,眯着眼,指挥着柳红糖悬挂大红灯笼。那灯笼上烫金的“育瑛堂”三个大字,在晨光中熠熠生辉。
门口,柳西和柳大米正踩着梯子,将一块黑底金字的匾额悬挂在门楣上。那匾额是督武司提前恭贺张黄新店开张,特地准备的礼物。看落款还是督武使公孙大人亲笔题写的,笔力遒劲,气势非凡,就是这字略微难看了点。
厨房里,炉火正旺。大厨张黄挥舞着铁勺,锅铲翻飞,香气四溢。他今天特意准备了几道拿手好菜,准备在开张之日一展身手,博一个开门红。
没多久,小酒捧着黄历,急匆匆地跑进来,喊道:“哥,姨娘说吉时到了!让你快点出去主持开张仪式!”
张黄准备好菜肴,略微整理了一下衣冠,深吸一口气,走到门口。他环视四周,育瑛堂店门左右两侧满满当当放了不少各家送来恭贺开张大吉的花篮。而街上已经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
“各位父老乡亲,今日育瑛堂开张,承蒙各位赏光,张某在此谢过了!店里准备了些家常小菜,请各位免费品尝,多提意见!”张黄拱手作揖,声音洪亮。
话音刚落,早就躲在一旁的李莫名点燃鞭炮,鞭炮声便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红色的纸屑漫天飞舞,空气中弥漫着硝烟的味道。
“开张喽!”随着一声吆喝,育瑛堂的大门缓缓打开。早已等候多时看热闹的人们一听可以免费吃喝,顿时蜂拥而入,瞬间将大堂挤得水泄不通。
大堂内,一张大条案上,放着几个大盆,每个盆内都满满当当地装着各色菜肴,什么回锅肉、麻婆豆腐、清炒苋菜、红烧肉、小葱跑蛋、酥炸里脊等等,都是些家常菜,并不见什么花里胡哨的硬菜。
每位食客都能拿碗盛一小份试试味道,三四道下来也能吃个半饱。
期间李莫名,小酒还有几个大一点的孩子作为跑堂的伙计,他们穿梭在桌椅之间,端茶倒水,忙得不亦乐乎。
一位食客一边拿白饭拌着麻婆豆腐,满嘴红油地说道:“这豆腐这么做我还是第一次吃到,虽然辣了点,但还真是下饭!”
他边上那位不屑道:“这就是你孤陋寡闻了吧,这种做法在金海县一带早就家喻户晓了,据说就是发明了豆腐的那位老仙人开发出来的。”
“嗯?老仙人?我怎么听说这豆腐不是一位年仅五岁的小神童梦中得到上古传承后做出来的吗?”
“不对,这豆腐是赵家老爷子有一次上茅厕,突发灵感,苦心研究了十几年才搞出来的,这可是我亲眼所见!”
最后有一位消息灵通的好事者争辩道:“你们那都是哪里道听途说来小道消息?没一个靠谱的!我告诉你们,这豆腐可是道门炼丹大能炼制上古神丹的时候,机缘巧合下的偶然产物!之前一直是道门的滋补圣品,这也就是近几年流传出来,我们这些凡人才有幸能吃到。”
“这么邪乎?你说的真的假的?”
那人头一抬,鼻孔朝天,言之凿凿道:“废话!那还有假?我小舅子可是铁山剑宗的杂役弟子,修仙界的事情就没有我不知道的!”
顾不上这些食客聊天吹牛,张黄和柳西早早就跑回厨房,继续干活补充飞快消耗的菜品去了。
柳姨站在柜台后面,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知道,这只是开始,这些孩子们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