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而易举完成了这么多店铺的收购,杨浩然和徐新宇心情都不错,闲来无事,两人按着地契上的地址,将这些店铺巡视了一遍,沿路徐新宇在旁边不停讲解要注意的事项,诸如去哪个牙行可以买些杂役,哪个掌柜在城里有口皆碑,账房先生该去哪里找,听得杨浩然耳朵都快起茧了。
“最重要的,是要大开宴席,邀请星城的几个大家族,大商行都来吃一顿,也好让他们认认脸,免得以后碰见了还不晓得你杨公子的身份。”徐新宇说到宴席,兴奋不已,拍了拍胸脯,“这事我来安排,就在我家醉星楼吃,我给他们上些硬菜!”
“我能不去吗?我本就不喜热闹,一想着到时候还要宴请星城这么多素不相识的人喝酒应酬,我现在就有点疲倦了。”杨浩然是一个安静的性子,当初在杨府的时候便不太喜欢这种酒席场合。
“这你可避不掉,你竟然要做当家的,必然要抛头露面啊,你不是想光复你们杨家吗?你连脸都不露,谈何光复。”徐新宇直接否决了,“江湖是什么?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江湖也不是小孩子过家家,你在家里扮布娃娃,你要做什么事,必须得拿出来说,亮出来看,要让所有人都看到你,才有杨家,不然你生意做得再大,只是一盘沙,几个家族或几个商户联手,你立马活不下去了。”
杨浩然想想是这么个道理,以前父亲也时不时大宴亲朋,洛南城上至城主府、大家族,下至小商户、药贩子,都吃过杨府的流水席,只有不停在市井刷存在感,才有洛南杨家的存在。
“到时候也会请岳麓派、悬壶门的代表过来,你得客气点。”徐新宇补充道。
“什么?”杨浩然大吃一惊,“这两派不是刚刚大战了一场吗?各自死了这么多修士,怎么还能请他们?”
“一码归一码啊!”徐新宇耐心解释,“这星城中的药材生意,岳麓派和悬壶门的采购就已经占了六成,全星城百姓加上外地来求医求药的,也就占了四成,两派的势力已经深入到星城百姓的方方面面,比如星城里的钱庄,那便是岳麓派占大头的产业,再比如你装置丹药的玉瓶,那都是悬壶门的生意。你在星城小打小闹就算了,你要做一番事业,当然要入乡问禁,登门求允!开一场宴席那是最基本不过了。”
“那不怕他们在宴会上打起来吗?”杨浩然还是有些担心。
“放心,在星城内他们不会出手的,这也算给我爹的面子。”
杨浩然不明白:“你爹又不是修士,如何能有这么大的面子?”
徐新宇神神秘秘透露道:“我们虞国八十一座城池,每一座城池下面,都有一个阵法,一旦阵法开启,灵气流动将会停滞,修士就算境界再高、神通再强,也使不出来半点,不仅如此,阵法还能将禁锢的灵力调用到城卫军身上,彼时的城卫军,打修士就是砍瓜切菜了。”
“怪不得修仙门派打打杀杀这么多年,城池里的百姓倒是安安稳稳地生活。”
“嗨,最开始也不安稳,有些卑鄙的修士,借着飞行法宝之便,肆意在城中杀人后逃窜,所以后来整个星城都开启了禁飞限制。”
徐新宇无意的一句话,一下子勾起了杨浩然的伤心往事,杨家一大家子人被修士屠戮,然而到现在为止,杨浩然仍不知真相是怎样,也不能确定那两个塞北人是不是凶手。
徐新宇见杨浩然突然沉默,立马反应过来是触到他痛处了,正巧路过城北一间大宅院,高墙红瓦,十分气派,便拉着杨浩然说道:“你在星城还没有府邸,我把这个宅子买下来送你,做你的杨府如何?”
杨浩然一愣,看着这气派的大门,翻了个白眼:“这有人住的,总不能因为你是城主儿子就仗势欺人将别人赶走吧?”
“你可知这是谁的宅子?”徐新宇并不答话,笑着问道。
杨浩然摆摆头,在这星城里,他连叫得上名的人都没有几个。
“这是李润康的宅子,李家特地为其置办的,但那李润康一直在岳麓派修行,不常回来住,肖林师叔一剑便送了老李去极乐世界,依李家现在的实力,怕是这么大宅子也守不住,你放心,我帮你办妥。”
徐新宇说到做到,第二天真的将这大宅院的地契房契都送了过来,在城北,有了杨府的一席之地。
杨浩然带着冯三儿逛在这三进三出的大宅院里,有些恍惚,冯三儿看着这宅院里窗明几净的厢房,甚至连下人的寝室都是配有桌椅板凳的单间,摸了半天的脑袋,喃喃道:“我真的成大管家了。”
接下来的数日里,最兴奋最操心的当属冯三儿,他此时在城西的木工坊里,正在盯着最后一块牌匾上漆,在他身旁,还有三块已经上完漆在晾着的牌匾。
“杨家药铺,总店。”冯三儿一字一字将牌匾上所写念出,牌匾材质用的上乘的金丝楠木,纹理细腻似水波轻漾,杨家药铺四个大字笔锋刚劲有力,气势连贯,似有行云流水之妙,在四个大字下面,写有“总店”两个小字,此时工匠正专心地将金漆敷于字上,已经涂好的几个字,在阳光的映照下,金光璀璨,夺人眼目。
“冯管事,这道漆刷完,这十一块匾就都完工了。”木匠坊的老板恭恭敬敬,十一块上好的牌匾,这可是几年难得一见的大客户。
“不错,确实不错。”冯三儿在街面上这么些年,眼力劲出了名的好,这牌匾不论是用料还是做工,都是一流水平。冯三儿一挥手,便有一个跟班小厮将一个钱袋递了过来。
“明日我东家在醉星楼设流水宴,从早上吃到晚上,老掌柜有空也去喝杯酒水,到时候也能遇几位老友叙叙旧。”冯三儿将钱袋和一张请柬递了过去。
木匠老板接过请柬和钱袋,笑得合不拢嘴,连连道谢,又握着冯三儿的手说:“一定到一定到。”
“你们几个,等下将这四块牌匾都送到你们各自的店里挂上去,各家是哪块匾都看清楚了,别拿错了。”冯三儿走出木匠坊,门口竟然有十来号人,都穿着一样的服装,旁边还有四架拉货的板车,和一辆颇为讲究带着厢房的马车。
“去总店。”冯三儿上了马车,撂下三个字,跟班小厮麻溜地坐在车轼上,赶车的车夫一扬鞭,马儿哒哒地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