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阳听到廖记者那带着哭腔的声音,心急如焚,但还是强装镇定地迅速做出安排。他大声朝着周围的工人们喊道:“大家听好了,三人一组,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找过去,一定要注意安全!这山上没有现成的路,大家千万小心陡坡和悬崖。还有,一定要留意返回的路线,每走几步就用树枝或者石头做个标记,千万别迷路了。咱们建个群,有任何情况及时在群里沟通,每组至少保证有一个人的手机电量充足。我和老温一组,我虽说对这山不算特别熟悉,但好歹也爬过一两次。大家都吃过晚饭了吧?就我和老温还没来得及吃。不过现在也顾不上肚子饿不饿了,先找到廖记者要紧!”
此时的廖记者,嗓子因为不停地呼喊已经变得沙哑,又冷又饿的她,心里既害怕又紧张。她满心懊恼,觉得自己真是倒了八辈子霉才遇到林海阳,要不是跟着他来,哪会出这种事。可懊恼归懊恼,眼下的处境让她又十分无奈。看着手机电量只剩下 38%,她知道照明用不了多久,打电话倒是还能支撑一会儿。走得太累的她,只好坐在一块相对平整的小石块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她越想越害怕,忍不住又拿起手机给林海阳打电话,一接通就哭着说:“林海阳,我手机快没电了,我又冷又饿,实在喊不动也走不动了……”
林海阳正和老温在山林里仔细搜寻,听到廖记者的哭诉,赶忙安慰道:“廖记者,你先别慌,放心,我们这么多人都在山上找你呢。你先别乱动,保存体力,等会儿我们喊你,你要是听到了,就用石头敲打石头,这样我们听到声音就能找到你。还有,手机先别乱用,尽量节省电量。”
挂了电话,林海阳又赶忙联系村里。村里得知此事后,立刻派了几个熟悉草山的当地人加入搜寻队伍。林海阳还打电话给派出所所长刘胜辉,让他带上无人机赶紧过来,做好充足的准备。这个夜晚,注定让大家终生难忘。
就在大家争分夺秒寻找廖记者的时候,意外发生了。老温一个不小心,在黑暗中崴到了脚,疼得他倒吸一口凉气,这下是没办法再继续爬山寻找了。林海阳见状,赶紧在群里发消息:“老温崴脚了,大家派个人过来扶他下去,老温你先待着别动,把位置共享发群里。”
安排好老温这边,林海阳看着茫茫夜色,心急如焚。他想到之前问过廖记者位置共享的事,可她那“烂梨牌”手机流量不稳定,刚刚接打电话都得对着空中换角度,根本没办法通过位置共享来确定她的位置。
林海阳眉头紧皱,陷入沉思。突然,他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办法。他记得廖记者说自己在映山红附近迷路的,那片映山红在一个山坡上,而山坡的地势是有一定走向的。廖记者很可能顺着山坡的地势行走,再加上之前听到声音的方向,林海阳推测廖记者应该是往山坡下方的一个山谷走去了。
于是,林海阳决定独自顺着这个推测的方向去寻找廖记者。他对老温说:“老温,你在这儿等会儿,我先去找廖记者,你别担心,我有办法。”说完,不等老温回应,林海阳便消失在夜色之中。
老温看着林海阳离去的背影,心里既担心又无奈。没过多久,来接应老温的工人赶到,将他搀扶着慢慢往山下走去。他们一边走,一边担心着林海阳和廖记者的安危。
林海阳独自在山林中快速穿梭,一边走一边大声呼喊:“廖记者——你听得到吗——”每隔一会儿,他就停下来仔细倾听周围的动静。
不知走了多久,林海阳仿佛听到了极其微弱的石头敲击声。他心中一喜,立刻朝着声音的方向快步走去,同时加大呼喊的音量:“廖记者,是你吗?我是林海阳,你再敲敲石头!”
果然,那石头敲击声再次响起,而且声音越来越清晰。林海阳顺着声音,终于在一棵大树旁看到了廖记者。她蜷缩在那里,整个人显得十分无助。
林海阳赶忙上前,迅速从背包里拿出厚外套,给廖记者披上,说:“廖记者,可算找到你了,别怕。”廖记者看到林海阳,眼泪再次涌出,泣不成声。
林海阳又从背包里拿出水和面包,递给廖记者,说:“先吃点东西,别着急走,缓缓劲儿。”廖记者颤抖着接过面包,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泪水混着面包一同咽下,此刻,温暖与安心逐渐驱散了她内心的恐惧
林海阳拍了拍廖记者的肩膀,安慰道:“没事了,没事了,慢慢吃别噎着了。”说着,他拿出手机,先给其他搜寻的人发消息:“人找到了,大家放心,你们先回去吧,明天一早还要赶工期呢。”然后又分别打电话给村里派来的人和刘胜辉所长,告知他们可以返回了,自己能安全带廖记者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