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飞逝,转眼就到了高三的第一次月考。
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摸底测验,更是检验林风这几日“脱胎换骨”成色的试金石。
整个高三年级都弥漫着紧张的气氛,而七班的同学们,在紧张之余,目光总是不自觉地瞟向那个坐在角落,从容淡定的身影。
“哼,装模作样,我就不信他每次都能走狗屎运!” 赵磊看着埋头答题的林风,心里愤愤不平。上次语文课林风虽然又秀了一把,但他坚信那都是巧合,这次月考一定会让他原形毕露!
苏晚晴也感受到了考场中无形的压力,但她的心态相对平和。她只是有些好奇,身旁的这个男生,这次又会带来怎样的“惊喜”?
考试一门接一门地进行。
林风凭借AI系统的强大辅助和自身快速巩固的知识,答得顺风顺水。尤其是理科,那些复杂的计算和推导,在系统的辅助下,简直如同砍瓜切菜。
很快,到了语文考试。
当看到作文题目《距离》时,林风嘴角微微上扬。
这个题目,太适合他发挥了。
他没有立刻动笔,而是在心中快速与系统沟通。
“系统,围绕《距离》这个主题,结合我之前对‘在水一方’的理解,以及关于理想与现实、时间与空间、心灵与隔阂等维度,帮我构建一个立意深刻、结构新颖的论述框架,并提供若干恰当的典故和名言作为素材。”
【指令收到。正在调用“高级写作与逻辑构建”模块……结合宿主知识储备与偏好……框架与素材生成中……】
几秒钟后,一个完美的写作方案呈现在林风的脑海中。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奋笔疾书。
他没有让系统代笔,那太低级,也容易留下破绽。他是将系统的“骨架”和“素材库”融入自己的思想和语言风格中。
他从物理距离写到心理距离,从时间距离写到认知距离,旁征博引,层层递进。文字时而磅礴大气,时而细腻婉约,既有理性思辨的深度,又不乏人文关怀的温度。
尤其是结合他重生的经历(当然是隐晦地表达),谈及对“时间距离”和“弥补遗憾”的感悟时,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份超越年龄的沧桑和通透,更是让整篇文章的立意瞬间拔高。
酣畅淋漓!
当写完最后一个标点符号时,林风长舒一口气,一种创作的满足感油然而生。
这篇作文,就算没有AI辅助,单凭他35岁的阅历和感悟,也能写出深度,但有了AI在结构、素材和语言上的优化加持,简直堪称完美!
他有绝对的信心,这篇作文能拿高分!
……
月考结束,紧张的阅卷工作随即展开。
语文组办公室里,王老师正专注地批改着作文。当他翻到林风的卷子时,习惯性地先看了看字迹——嗯,干净整洁,比以前有进步。
他定了定神,开始阅读内容。
只看了个开头,他的眉头就扬了起来。
“哦?这个切入点有点意思……”
随着阅读的深入,王老师的表情越来越惊讶,呼吸也渐渐变得急促起来。
好文!绝对是好文!
立意之深刻,结构之精巧,语言之凝练,情感之真挚……这哪里像一个高三学生能写出来的文章?
尤其是文中那几处关于“距离”的哲学思辨,简直是神来之笔!
“老王,看什么呢?这么激动?”旁边一位老师好奇地凑过来看了一眼。
“嘶——这……这是谁写的?也太……”那位老师也倒吸一口凉气。
很快,林风的作文在整个语文组传开了,引来一片惊叹。
“这水平,状元卷啊!” “我觉得给满分都屈才了,应该加分!” “我们学校什么时候出了这么一个妖孽?”
王老师激动地拍板:“这篇作文,必须满分!我要把它作为范文,印出来给全年级学习!”
作文满分!这在重点高中也是极其罕见的!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很快就传到了校长办公室。
东海市第三中学校长,周宏远,一个带着金边眼镜、看起来颇为儒雅的中年人,正听着语文组长的汇报。
“周校,七班那个林风,这次月考的作文,写得实在是太惊艳了!我们整个语文组一致认为,必须给满分!” 组长激动地将卷子递了过去。
周宏远接过卷子,仔细看了起来。
他也是中文系出身,对文字有着很高的鉴赏力。
越看,他眼中的惊讶就越浓。
这篇文章,确实写得好!好得不像话!
“林风……”周宏远喃喃道,“我记得这个学生,之前成绩好像很一般?”
“是的校长!”组长连忙道,“但这一个月,这孩子跟变了个人似的!不仅语文,听说数学课上还指点过李建国老师的解题思路!李老师都对他赞不绝口!”
周宏远放下卷子,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
一个原本平平无奇的学生,突然之间文理双通,表现惊人……
事出反常必有妖。
难道是……请了什么高人指点?或者是……通过什么不正当手段?
周宏远沉吟道:“这篇文章确实写得好。但是,满分作文影响重大,必须慎重。阅卷结束后,把林风同学叫来我办公室一趟,我亲自和他聊聊。”
他需要确认一下,这到底是真正的天才觉醒,还是别的什么情况。
与此同时,关于“七班林风作文满分”的小道消息,已经在学生中悄然传开。
“听说了吗?林风语文作文满分!” “真的假的?也太夸张了吧!” “绝对是抄的!不然他怎么可能写出满分作文?” 赵磊听到消息,立刻跳出来质疑,眼中满是嫉妒和不信。
一时间,羡慕、嫉妒、质疑……各种情绪在校园里弥漫。
林风,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