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楼位于湖边,环境清幽。
杨帆被带到二楼最里间的包厢,推门进去,对面就是落地的大玻璃,可以看到整个湖色样貌,十分惬意。
而沈三炮正在泡茶,桌上摆着一个锦盒。
“小杨来了,快坐。”沈三炮笑着示意杨帆坐在对面。
他满脸都是笑意,看起来心情很好。
甚至连昨天对杨帆的称呼都改了,显得和杨帆和亲近一样。
“来,尝尝这泡老班章,三十年的陈茶。”
寒暄客套了几句之后。
沈三炮推过锦盒:“这是我祖上传下来的一件东西,想请杨先生帮忙看看。“
杨帆打开锦盒,里面是一块白玉佩,雕着龙凤呈祥的图案,包浆温润,看起来年代久远。
“明代的和田玉?”
杨帆拿起玉佩扫了一眼,然后对着玉佩边缘观察了一下,又轻轻敲击听声。
虽然有了奇瞳辅助鉴宝,但杨帆为了增加自己的鉴宝经验,他都会先用肉眼和所知道的知识去鉴别,然后再辅以眼瞳鉴定。
“沈爷,这块玉……”杨帆在组织着语言,欲言又止。
虽然昨天他对私人藏品直接点评真伪,但昨天是沈三炮明确让他掌眼。
今天虽同样的出场费,但性质却有些不一样,有些东西,还得得到主人家的态度才好说出口。
“但说无妨。”沈三炮放下茶杯,显得很平静。
“是件赝品。”杨帆直言,“玉质确实是和田玉,但雕工用的是现代电动工具,纹路过于规整。而且这包浆是做旧的,用茶汤和油反复浸泡过。”
说实话,这其实是最基本的做旧了,杨帆也不明白沈三炮拿出这个来考验自己为的是什么。
但如果拿这个来考验一个鉴宝大师的话,倒是有点侮辱和瞧不起的意思了,但杨帆知道沈三炮绝对别有用意。
沈三炮不动声色地问道:“何以见得?”
杨帆指着玉佩边缘,说道:“这里有一处几乎不可见的接痕,是用胶水粘合的两块玉料。真品不会这样处理。”
沈三炮突然笑道:“好!果然是火眼金睛啊!连放大镜都不用,可能一眼就能判断出来。”
刚才沈三炮一直都在留意着杨帆鉴宝时候的动作,说实话确实被惊艳到了。
他拍了拍手,助手从门外进来,手里捧着一个木匣。
“这才是我的珍藏。”沈三炮打开木匣,里面是一尊青铜佛像,“小杨,你再看看。”
原来是投石问路。
杨帆接过,眼睛明亮了起来。
这佛像面容呈椭圆形,方中带圆,眉清目秀,眉目端庄,鼻梁高而长,大眼横长,眼神深邃而宁静,仿佛洞察世间万象。
佛像体态雄浑丰满,头发呈螺发状,肉髻高耸,显得庄严肃穆。
佛像坐于四足台座上,台座呈莲瓣形,外面莲瓣一周,整体造型雄伟庄严,融合了天竺佛教艺术与汉地文化的元素。
杨帆端详了一番,心底微微一惊,道:“沈爷,这应该是北魏时期的真品,而且还是国家一级文物。”
文物藏品的等级一般有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两大类,其中珍贵文物又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和三级文物,当然三级文物之下,还有一般文物。
其实杨帆没有说的是,这样的文物,按规定应该上交国家,因为私人收藏是违法的。
“哈哈哈!好眼力!”沈三炮眼中闪过一丝锐利,大笑不已。
能在这么短时间就准确地说出年代,还有等级,确实是惊艳到他了。
沈三炮当然能想到杨帆是在提醒自己,但他却一点都不在意,而是笑道:“小杨你从事古玩行业,应该没有很久吧?”
杨帆没回答,他并不清楚沈三炮想说什么。
“上次铜胎掐丝珐琅香炉的价格,我以62万的价格成交,你知道我最后卖了多少吗?我卖了150万。”
“那件黄花梨木雕,”沈三炮看向了杨帆,笑道,“你肯定也知道它是个赝品,但你并不知道那是我放到拍卖会上卖的。”
沈三炮接着道:“我用200万拍下,估计当初你会很不理解。”
“但我这么和你说,200万从我的公司,转入拍卖行,扣除佣金和手续费,最后到我海外的离岸公司,最后剩下了170万。”
“最后在做账时,扣除缴纳的税,我至少有140万入账,你是个聪明人,我这么说,你懂吧?”
杨帆深吸了一口气,心底则大为震惊。
沈三炮通过这么左手转右手的操作,看似吃了亏,可他把一百多万洗白了的同时,还能正规合法地利用这笔钱!
因为谁也不知道这笔钱的来源性!
之前他并不清楚阮舞所说的“洗钱”到底是怎么操作,可现在他明白了,但同时也震惊了。
也就是说,陈霖森叫戴垠出手拍卖的那件物品,想必也是同样的操作!
沈三炮看着,他知道自己一番话把杨帆弄沉默了。
到底还是年轻人啊!
虽然是有专业的鉴定能力,但这终究还是金钱的世界。
“小杨,以你二十来岁的年纪来说,你的确是出类拔萃,才华横溢,但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层次有自己的游戏规则。”
“你拍卖会开这个慈善拍卖会,就真的是在做慈善么,如果你这么想的话那就太天真了,我们大家都不过是这场游戏的玩家而已。”
沈三炮重新露出笑容:“我在道上的名声不怎么好,地产公司也不过是我的幌子,但每年的盈利,没有九位数,但也差不多,丰衣足食也没有什么问题。”
杨帆再次倒抽一口凉气!
九位数,那已经是每年盈利上亿了!
关键是沈三炮黑白两道的生意都碰了!
这哪里是丰衣足食,换做是普通人,那也能滋润个几辈子了吧!
而且杨帆清楚,沈三炮这种黑白通吃的生意人,怎么可能和自己说实话?
“别紧张。”
沈三炮笑着给杨帆倒茶,道:“今天找你过来,一来给你看看我藏品的同时,也是想借机和杨老弟你深入交流,毕竟知己难求,不是吗?”
“我沈三炮向来欣赏有能力的人,也喜欢和志同道合,这里是50万的支票,是我私人给你的,另外50万尾款我会支付到你们店里。”
杨帆要拒绝,沈三炮接着笑道:“下个月中旬,会有个私人的拍卖会,我需要像杨老弟你这样的专家在场,以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
“阿顺,让人送杨老弟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