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城中。
临时府邸。
袁绍招待前来驰援的曹操。
于公于私袁绍都要好生招待。
毕竟还指着曹操在后续讨贼的战斗中带兵出力。
这可是他从出击开始的第一场胜利。
如果今日关键时刻没有曹操带领禁军骑兵到来,他还不知道要面对怎样的失败。
至于那两个被吹上天的冀州强将,则被袁绍在心底一番痛骂。
什么都不是!
他是侄子果然没有说错。
那两个武将徒有虚名。
根本打不赢战斗。
“孟德。”
袁绍提起酒盏,面带笑容说道:
“感谢你此次前来支援。”
“我等饮酒!”
他端起酒盏,迫不及待轻抿一口。
曹操眼神幽暗,端着酒盏不动,低语道:
“难道我的驰援,只值轻轻一抿吗?”
袁绍僵在主位上。
他连忙变换表情,再次提起酒盏开口道:
“孟德,让我等满饮此杯!”
说完,便直接举起酒盏,仰头一饮而尽。
故作豪爽的他,还把喝空的酒盏倒竖,让曹操看到其中没有任何一滴留下。
曹操暗中高兴。
一扫之前幽怨的眼神,跟随喝酒。
两人同时笑容满面。
但心底却带着截然不同的笑意。
袁绍在表演笑容。
却没有看到曹操暗地中早已在酒壶里扔下一颗小药丸。
两人又喝几盏。
袁绍推脱身体不舒服,无论曹操在如何劝说,也不再喝上哪怕一口。
他实在太怕再发生那样的事情。
不管传出去,还是对他自己,都是莫大的伤害。
回忆起之前身体上的疼痛,袁绍心底便浮现起一阵恶寒。
小心翼翼的他却没有看到曹操嘴角处始终挂着的一抹似有似无的微笑。
谈话中,袁绍只觉得天旋地转。
扶着头刚要呼唤手下的他,却直接摔倒在案。
曹操起身。
表情中带着微笑以及深意。
他缓缓走向主位。
俯身去推趴在案板上的袁绍。
“本初。”
轻声呼唤之后,根本没有获得对方的应答,但曹操却更为激动。
绕过桌案,他走到袁绍身旁坐下。
伸手挑起袁绍头上一缕头发。
“本初,不是我非要使用这般手段,而是你过于引人……”
迷迷糊糊中,袁绍嗅到一股香气传近。
那种香味,与他之前在战场上突然嗅到的一模一样……
……
中山主城。
安排好一切的袁彬带队返回无极县城。
他的所有的资源以及人力都在那处县城之中。
驻守在这座城池才是最佳选择。
刚刚返回县城的袁彬,立刻唤来贾诩和甄俨。
“家主。”
走进书房落坐的贾诩,立刻在袁彬询问下回答组建情报系统的各项事宜。
“辛苦文和先生了。”袁彬听过后说道。
贾诩连忙回应:“这是我应该做的。”
坐在一旁的甄俨默不出声,仔细观瞧,把在场的任何一处细节都谨记在心。
这是贾诩传授他的技巧。
多听多看少说。
“既然情报系统已经构建起一些人手,那便可以展开第一次行动。”
袁彬的话语让贾诩眼神一亮。
“这次我等要在常山以及中山两地征兵。”
“还要征召许多工匠前来锻造武器,运输物资等各种杂事。”
“需要的人手繁多。”
“只有获得两地百姓的认可,才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这一切。”
“所以,派遣情报人员前往两地内的各处县城。”
“暗中散播消息,增加本地百姓对于政令的熟知程度。”
“以及让百姓们明白此次讨贼对于他们的好处。”
“诺!”贾诩带着甄俨共同领命。
看到甄俨脸上浮现疑问,袁彬解答:
“很多时候,从官府中传出的消息,会让百姓们发自心底不信任。”
“贪官污吏以及乡绅恶霸构建的地方权利。”
“使得百姓们对官府有着天然抵触。”
“我们需要从百姓中流传消息。”
“这样可使百姓们生出自己的考量。”
“从而做出正确决定。”
“支持我等讨贼行动。”
甄俨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他又学习到新东西!
在袁彬的吩咐下,贾诩两人快速前去组织情报人员行动。
第一次由家主吩咐的行动,他们必须完美完成。
全部由甄府人手组建起来的情报骨干,虽然第一批只有二十人,但也都是头脑灵活的青壮。
加之操着本地口音,最为适合执行这次任务。
甄俨按照贾诩吩咐一番区分,把常山那面有亲属的情报人员单独分离。
给他们交代任务后,便给予足够盘缠,随后吩咐那些人快速前往常山行令。
一切在飞速中进行。
……
常山,真定县。
县城官寺大门旁,张贴的告示由衙役宣读。
过往的百姓们围观,很快便把官寺大门前围的水泄不通。
“征兵讨贼?不又是搜刮咱的手段……”
人群中有人摇头抱怨。
“嘘!小点声,别被当差的听去。”
“唉!这年月风雨本就不顺,现在又遇贼寇叛乱,怕是后续来自官府的摊派,会越来越多。”
“是啊!还让不让咱普通老百姓过活。”
各种各样的抱怨,在人群中四起。
百姓们根本不愿聆听衙役诉说什么。
过往的经历让他们再清楚不过,不管榜文上写的是什么。
等到最后执行的时候又会是另外一番模样。
无数次事实把贪官污吏极其贪婪的嘴脸早已验证。
他们完全不信任官府。
人群中,一个青壮挤进。
“嘿!大伙都听说了吗?”
他的话语立刻吸引附近一圈人的关注。
在众人注视中,青壮兴奋说道:
“这次的政令可不同!是讨寇将军袁彬发出的!”
“榜文里诉说没有摊派,不用自己带粮的事情是真的!”
“哦?你怎知道?”站在一旁挑着扁担的中年男人询问。
“俺是赵家庄的,俺们二庄主跟随袁将军。”青壮继续说道:
“人家袁将军可不是那些贪官污吏。”
“对百姓好着嘞!”
“赵家庄以及其他几个庄子去了好几百青壮。”
“不仅每户免除两年的税负,而且还给发放口粮。”
“根本不用自己携带粮食。”
他的话语顿时让四周百姓惊诧。
“啥呀?免除两年税负?真的假的?”
“给发放口粮,不用自己带粮,那是真的吗?”
各种疑问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