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祈福活动整整持续了一个漫长的下午,随着夕阳西下,终于缓缓落下帷幕。
虽说此次祈福乃是专为太子而设,但也不至于动辄便要举行长达数日乃至数夜的盛大法事。
毕竟,众人皆深知此类事宜关键在于诚心诚意,而非形式之长短。
再者说来,相邦寺附近有很多商铺,甚至是当时汴梁城最大的市场,皇帝来一次需要商铺暂停营业。
要是来个日夜连续祈福,就算皇帝本人不来,也得派人监督吧!到时候估计严重影响汴梁城老百姓的生活。
此刻天色已晚,相邦寺考虑得十分周到,特意为宋锦文及其同行之人精心准备了斋饭。
正值寒冬腊月,所提供的菜品自然是以时令蔬菜为主。
其中,最常见的当属那热气腾腾的白菜炖豆腐粉条,豆腐鲜嫩爽滑,粉条吸饱了浓郁的汤汁,与清甜的白菜相互交融,口感醇厚;
还有那凉拌面筋,筋道爽口,搭配着恰到好处的调料,令人食欲大增;
蒸熟的芋头软糯香甜,只需轻轻蘸上一点白糖,便能品尝到那份独特的甜蜜滋味;
此外,调咸萝卜丝清脆可口,为整桌斋饭增添了一抹别样的风味。
再配上一碗暖暖的红豆汤,温润甘甜,暖胃又暖心。
至于主食,则选用了素馅包子,皮薄馅大,味道鲜美。
这样的一桌斋饭,对于寻常百姓而言,已然算得上丰盛无比。
然而,此番用餐的宾客却并非普通民众,而是一群位高权重的达官显贵。
不过好在这些随行的官员们,以及后宫的佳丽们平素里山珍海味享用惯了,偶尔来这么一顿清淡素雅的素菜佳肴,权当换换口味,倒也并无太多怨言。
更何况,就连尊贵如天子的宋锦文都未曾搞任何特殊待遇,与众人一同食用这简单朴素的斋饭呢。
只见宋锦文津津有味地吃完一个素包子后,略感遗憾地说道:“若是能再有几颗糖蒜相伴佐餐,那就更完美啦。
只可惜啊,蒜这类带有异味之物,向来被视为五荤三厌之一,乃佛门清修者之大忌,实不可轻易触碰啊。”
说罢,他轻轻摇了摇头,继续享用起面前的美食来。
汪恭贤轻轻地坐在一旁,温柔地将宋荣承抱入怀中,目光流转间,与自己的夫君宋锦文相视一笑,开始闲聊起来。
还时不时地给宋锦文夹菜,桌子底下小动作也不少,脚轻轻的碰了对方好几下。
想当年,自她身怀六甲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帝后之间的交流便日益减少。
如今,可爱的小宝贝已然呱呱坠地,他们自是应该抓住这个时机,多多畅谈一番。
毕竟,如果长时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即便曾经有着心有灵犀般的默契,以及深厚无比的感情,恐怕也难免会出现裂痕。
古往今来,多少帝王与皇后起初恩爱有加、情比金坚,但最终却落得个相互厌倦、形同陌路的结局,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然而,聪慧过人的汪恭贤又怎会让如此情形在自己身上上演呢?
只是感情之事向来奇妙难测,正所谓强扭的瓜不甜,捆绑在一起亦成不了真正的夫妻。
若想要这份感情长久保鲜,作为妻子,不仅需具备一定的智慧与谋略,还得善于驾驭丈夫的心才行,所谓御夫有方正是此意。
好在汪恭贤在这方面可谓得心应手。她从不嫉妒其他嫔妃争宠献媚,亦不会过分逞强好胜,而是懂得审时度势、顺势而为,以巧妙的方式引导宋锦文,从而顺利达成自己的目的。
此外,她还十分善解人意,总能在关键时刻给予夫君体贴入微的关怀。
而且对于自身的日常保养更是毫不懈怠,从未让岁月在自己的容颜和身材上留下丝毫痕迹,更何况她本来就非常年轻才二十岁。
更何况她还是宋锦文最重要的盟友,没有之一的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