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卫军现在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战力,张嫣不担心他们闹出幺蛾子。
“另外,朝中二品以上官员,和各位将军一样,五天参加一次民生活动,走访民间,查察民情。不要一直坐在府衙里面,很多人不是整天叫嚣着为民发声嘛,那就去民间走一走看一看。具体时间由他们根据自己的工作时间进行安排,但是必须去。第一次不去,罚奉半年;第二次不去,罚奉三年;第三次不去,官员直接罢官,勋贵夺爵。本宫也会根据时间,亲自去走访民间。几位阁老告诉他们,不要试图瞒混过关,本宫会安排锦衣卫和东厂全程监督!”
“所有人都要记住:谁不把老百姓放心上,本宫就把他的脑袋扔到地上!”
张嫣霸气侧漏!
“另外请几位阁老过来,本宫想和诸位商量一件事情,就是重启考成法,不知诸位有何建议?”
万历时期首辅张居正于一五七三年推行的?考成法?,是明代官员考核制度的重大改革,旨在通过强化行政监督与绩效管理整顿吏治,提升国家治理效能?。其?核心机制?是?三账考核体系,?六部及都察院需将官员任务按“道里远近、事情缓急”登记于三本账簿:
?底册?:留存部门备查;?附簿?:送交六科备注;?总簿?:呈内阁查考?。每月核查进度,每半年汇总上报,未完成者按例追责?。以内阁统筹六科,六科监督六部,六部管控地方,形成“内阁→六科→六部→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强化中央集权?。通过“立限考事”“以事责人”,解决官员推诿、拖延等官僚主义问题,确保政令畅通?。考成法严惩渎职官员,万历初年因考核不合格被降职或罢免的官员占比达百分之二十以上?,一举扭转了嘉靖、隆庆年间的官场奢靡与腐败风气?。?打破了传统“京察”“大计”流于形式的弊端,首次将动态考核与结果追责结合,成为明代行政管理的重要突破?。
但?考成法引发了整个文官集团的抵触,最终在张居正去世之后被废除?。?
“臣赞成,但是臣担心朝中诸臣会群起而攻之,当年就是因为反对的人太多而遭到废止。”
大明的官员都知道考成法对朝廷的好处,也都知道考成法对自己的坏处,所以都是竭力反对。
“臣赞成。臣认为反对出于私心私利。但不知娘娘如何处置?”张福臻拱手行礼。
“当初太岳先生推行考成法,罢官万千方才得以实施。本宫不介意杀个血流成河,人头滚滚。泰岳先生回家殉国,本宫亦是可以!”
娘娘霸气!几个军长觉得自己的刀是可以砍人的!
“今我大明,民生凋敝,贱奴猖獗,寇贼四起,家国至此,然那些仕子官员空谈误国,一心徇私罔顾大义,误国央民。留着他们有何用?如果他们悬崖勒马,回心转意,本宫可以既往不咎。如若不然,本宫试要看看诸位将军的刀剑是否锋利!”
“孙师(孙承宗师天启皇帝的老师)去往南京,在江南推行考成法,本宫在北京也要推行考成法,全国都要推行考成法。依据年初制定的政务计划和目标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分为四个等级,年终考评第一等的官员,升职,年度俸禄加倍;年度考评第二等者,列入拔擢的备选名单,俸禄也要增加;考评第三等者,保持不变;年度考核第四等者,罢官或者给予相应的处罚。”
张嫣抿了一点茶水,继续说道:
“推行考成法势在必行,现在请各位过来就是商议具体的执行细节。”
“请各位议一下,每个等级的具体的考评处理结果,以及如何确保考评结果的公正。”
随着张嫣大力推行考成法,杀掉一批推诿阻碍的官员,整个官场风气为之一变,政令也变得顺畅了很多。
皇帝最近在科学院,面都不露,张嫣也是实在无语了,皇帝当了甩手掌柜,自己这个先皇后倒是忙的晕头转向。
好多天都没看见皇帝了,也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张嫣时常想起崇祯,之前在养心殿辅政的时候,崇祯天天在自己身边神神叨叨的,突然冷静下来,自己还有点想念呢!
崇祯不知道张嫣的想法,否则早就回养心殿做实验了。
其实人都是这样,爱情都是在来回的拉扯中发生的。
忽冷忽热,忽远忽近最能牵动人心,一味的做舔狗是不行的,舔狗舔狗,舔到最后一无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