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口。
皇太极坐于大帐之内,众多贝勒太吉分坐两侧。
“大汉英明,明军果然没有任何防备,我军顺利攻占三关!”
“大汗英明!”
下面的马屁声吵吵嚷嚷,皇太极内心激动不已,表面却波澜不惊。
“诸位贝勒台吉。现在我们已经攻占了三关,攻入关内。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南下牧马。但是具体行程,还要大家一起商量。”
“我等愿听大汗调遣,唯大汗马首是瞻!”
众人齐声回复。
“既然如此,那本汗就发布命令了。”
皇太极站了起来说道:
“三关,每关抽调五百名将士防守!”
“右翼接下来就是进攻遵化,三日内攻占遵化。本汗在洪山口军械库缴获了十二门虎蹲炮,全部交给你们,可有困难?”
“请大汉放心,三日内将遵化守将的脑袋挂到城门上。”
阿巴泰和阿济格站起来说道。
“左翼接下来进攻三屯营,活捉朱国彦,给崇祯的爱将新婚送上一份大礼。可有困难?”
“大汉放心,三日内活捉朱国彦。”
岳托及济尔哈朗站起来领命。
“以三日为限,完不成任务,军法从事!”
“对于反抗者,杀!筑京观!”
三屯营。
作为遵化以东的军事枢纽,成为皇太极南下京师的必争之地。
三屯营总兵朱国彦此时已经知道龙井关和洪山口以及大安口失守,自己目前手里的可战之兵只剩下最后的千余人。
“你去给朝廷报信,就说三关陷落,请求朝廷速速派兵来援。三关时候,我罪责难逃,告诉陛下,我决定以身殉国。”
朱国彦交代完自己的几个亲军后,就离开总兵衙门,前往城头检查防务。
“启禀大帅,勇卫军第二军第四师师长王雪辰求见!”
“勇卫军,这个时候他们来干什么?”
“他说他带领第四师奉袁阁老之令过来协助防守三屯营!”
“本总兵也是刚刚知道三关失陷,朝廷就知道了?第四师就到了三屯营?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待本将前去问个清楚再做决定!”
作者注:历史上,赵率教率领四千关宁铁骑连续狂奔三天三夜,整个大军已经极度疲劳,饮食皆无,然而到了三屯营,朱国彦居然不让赵率教入城协防,而且不提供任何协助和物资,赵部得不到修整和补充,且不得入城,被迫以疲劳之师向遵化前进。在遵化城东,陷入皇太极包围,全军覆没。从这方面来说,朱国彦该死。皇太极三面围城,朱国彦副将朱来同等将领携家潜逃,朱国彦怒将逃将姓名书于城墙公示,并散尽家财激励士卒?。城破之际,朱国彦与夫人穿戴官服,自缢于总兵衙署梁上,留下“臣力竭矣”的血书?。其死亡时间约为十一月初四至初五?,所以作者就把他写死,但是三屯营不能破。因为黄台吉在三屯营第一次屠城,过于悲剧了。
“朱总兵,末将师勇卫军第二军第四师师长王雪辰,奉袁阁老之命前来协防守城,请总兵大人放下吊桥,让我等进城。这个是袁阁老手书。”
“三关昨日陷落,今日你么就到了,难道你们可以预知未来?大敌当前,情况不明,请恕不能开门。”
朱国彦开口拒绝第四师的入城要求。
“朱总兵,这是袁阁老的亲笔信,你可以查验一下是否属实!另外勇卫军已经全部进驻三关地区,请朱大人放下吊桥,让我等进城协防。”
王雪辰再次开口说道。
“你走吧,本官不会同意你入城的。”
说完这句话,朱国彦转身下了城墙。
此刻,副将朱来同(历史上,此人私下投降后金,引建奴进城。)则在家里和几个潜伏过来的细作交谈:
“我天聪汗承诺,只要将军弃暗投明,你就是总兵。”
“目前你们大明,皇帝昏聩,朝堂成了藏污纳垢之地。像将军这等人才,居然要给一个七品官文官行礼,更是得不到拔擢。到现在还是一个副将,将军难道就甘心一辈子做个副将吗?”
“大明昏暗,而我大金则蒸蒸日上。将军难道就不为自己及家人着想吗?如今我大金天兵十万,破三关如探囊取物。将军认为三屯营守得住吗?”
三十一日,皇太极命镶蓝旗德格类部封锁三屯营东、北两门,镶白旗阿济格部在城南设伏,自率两黄旗主力列阵西门。
站在建奴军队前面的是皇太极从周边抓来的三百贫民。
“大金不可敌,投诚一念起,顿觉天地宽!”
“大金不可敌,投诚一念起,顿觉天地宽!”
“-------”
皇太极让前面的平民百姓大声的喊着自己独创的口号。
城上的士兵看见下面站着的全部都是自己的同胞,心里泛起了难。
城下的百姓在逐渐的逼近城墙,百姓的后面就是建奴的士兵,全身备甲,随时等待明军的崩溃。
“放炮!”
朱国彦下令。
“大帅,万万不可呀!下面都是自己的同胞,就凭着城立的一千多兄弟,想守住三屯营是不可能的了。”
副将朱来同在旁边那劝道:
“大帅,让末将带领兄弟冲出去吧!守,肯定是收不住了,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冲出去,建奴肯定意想不到。我们趁着这个机会,将下面那几百个同胞接回来。如果任凭同胞抵达城墙的下面,城坡就是必然的。”
“不行!城里就剩下一千多人,只能据城死守。朝廷下了死命令,让本镇死守。朝廷援兵正在路上,正在对这里形成合围之势。”
朱国彦说道:
“开炮,驱散前面的百姓!”
“大帅,万万不可!您想一想,如果开炮驱离百姓,即使是我们守住了三屯营,将来朝廷追究起来,我们也要承担一个滥杀贫民的罪名。史书上面也会记载我们屠杀百姓。”
“大帅,连你都想不到我这个时候带兵冲阵,建奴更想不到。属下带领四百人冲出去,趁着建奴不注意,将百姓接回来。末将不会和建奴缠斗,会带着百姓回城。”
“大帅,这个是目前唯一可行的办法,请大帅允准。”
“请大帅允准!”
周边几个参将也都请求。
让他们对着自己的同胞开炮,他们实在是下不了手。
“那你带着四百人冲出去,接应老百姓回城。切记不可恋战,李参将和陈参将,带领五百士兵埋伏城门后面,朱副将和百姓一旦进城,就立马关上城门。备足箭矢,阻止建奴兵的追击和靠近。本镇就在着城头上看着,你带着百姓一旦回撤,本镇就开炮阻止建奴的追击。”
朱来同带着抽调的四百米精锐,在城门打开的一瞬间,飞驰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