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来到坤宁宫,下人伺候他洗手更衣后,便入席坐在马皇后身旁。此时,朱元璋正与朱标、徐达、宋濂举杯共饮。
“嫂子,你这小孙子,今日在大本堂可真是威风凛凛,颇有上位者当年的风范。”徐达笑着说道。
“天德,我的大孙还特别孝顺呢。大孙,来尝尝奶奶亲手做的烧鹅,多吃点。明日还要跟徐爷爷学武呢。”马皇后慈爱地看着朱雄英,往他碗里夹菜。
众人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用完餐。饭后,朱标正要带着朱雄英回东宫,却被马皇后拦住:“标儿,今日就让雄英在坤宁宫住下吧。”
朱标还没来得及开口,小雄英便拉着马皇后的手,撒娇道:“奶奶,明日父亲和母亲要陪我去练武呢,就让孙儿回东宫吧。”
“今日就在坤宁宫,明日让你爹和你娘早点来接你便是。”马皇后态度坚决,朱雄英无奈,只好被迫在坤宁宫住下。
第二天一大早,朱标和常氏便来坤宁宫接雄英,前往皇宫演武场。演武场上,徐达早已站在演武台上,台下还站着两个孩子。徐达看到太子一家到来,立刻带着徐允恭和徐增寿迎上前去。
“臣,魏国公徐达携子,叩见太子。”徐达恭敬行礼。
“徐叔叔快请起,今天我们可都是你的学生。”朱标笑着扶起徐达。
“雄英见过徐爷爷。”朱雄英也行起师礼。
徐达开始授课:“殿下、太子妃、小殿下,今日我们学习太祖长拳和基础剑法。”说着,他便在演武台上演练起来。只见这位魏国公一招一式虎虎生风,手中的剑和拳仿佛带着杀气,每一个动作都如同编织出一张无形的大网,让人无处可躲。
众人在徐达的带领下,开始练习舞剑和拳法。朱标舞出的剑和拳法,虽没有徐达的杀气,却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贵气;常氏自幼在开平王身边习武,她的招式中满是凌厉的杀气;徐家两个小子,虽然拳法略显稚嫩,剑法也不够灵动,但一招一式都中规中矩,扎实稳健,足见魏国公府严谨的家风。
只有朱雄英毫无基础,跟练起来有些吃力,不过好在他记性不错,勉强记住了招式。“徐家两位小叔叔,以后还得靠你们多多帮衬雄英。闲暇时,还望能帮我指出不足,雄英感激不尽。”朱雄英虚心地向徐家兄弟说道。
“小殿下言重了,能帮助殿下是我等的荣幸。”徐允恭和徐增寿连忙回应。
“认真感受剑法轨迹,不要说话。”徐达出声提醒。朱雄英听罢,立刻静下心来,专注地感受拳法和剑法的一招一式。经过反复练习,他逐渐能够调整招式的细微之处,也渐渐有了自己的风格,他舞出的剑法大开大合,霸气十足。
同样的师傅,同样的招式,不同的人舞剑和练功却有着截然不同的韵味,这也恰恰折射出每个人内心的想法。
练功结束后,徐达小声地对朱标和常氏说:“不愧是朱重八的血脉,这剑法和他当年一模一样,敢想敢冲。这小子日后定有大出息。”
“接下来,我们学习带兵的基础。太子和皇孙可以不必亲自带兵,但不能不懂带兵之道。”徐达转过头,对徐家兄弟说道:“你们两个小子,日后要为太子和小殿下鞍前马后,一定要认真学。这可是我戎马一生总结出来的经验。”
“首先,我们要明白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能成为名将,或者怎样才能成为名将。很多人上战场前都觉得自己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可真到了战场上,连刀都拿不稳,没多久就会丢了性命。在能够带领大兵团冷静指挥作战之前,至少要经历六个阶段的磨砺,才能成为一代名将。”
“当然,也有天才,但那是极少数。”
“成为一名成熟的将军,第一个阶段是积累理论知识。要熟知大量的兵法,比如研读《孙子兵法》等兵书。对于家境贫寒的人来说,可能只能在实战中拼命积累这些理论经验。而在战场上积累经验的人,可以直接跳过第二阶段,进入第三阶段。”
“当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后,就进入第二个阶段——实战。实战是非常关键的,否则就只是纸上谈兵。你们必须亲手持刀追击敌人,亲身感受战场的惨烈,明白在战场上,人被刀砍就会死,懂得你不杀我我就杀你的残酷真理。只有明白了打仗就是性命相搏,才算真正了解战场和实战。经历过残酷实战,留存下来的人,逐渐领悟战争的真谛,也就算入了门,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
徐达喝了口茶,虽然他说得轻描淡写,但言语间仍能让人感受到战场上的杀气和对生命消逝的惋惜。他接着说道:“第三个阶段是冷酷。成熟的将领,必须心如磐石,冷酷无情。行军打仗时,哪怕是允恭和增寿犯了军纪,我也绝不姑息。只有这样,才能服众,才能让兄弟们心服口服。要从一个杀只鸡都手抖的人,变成一个即便脑浆和血液溅到脸上,也能面不改色的人,这样就到了第四阶段。”
“第四个阶段是理智。无论何时,都要保持理智。哪怕大军即将溃败,身为统帅,也要冷静地找到敌军的弱点,给予致命一击,绝不能被感情左右。”
“第五个阶段是判断。在战场上,统帅能依靠的只有根据情报做出的判断,而且必须判断准确。因为你掌握着无数士兵的生命,所有人都在等你拿主意。小兵打仗遇到问题会问伍长,伍长问百户,百户问千户,千户问指挥,而身为统帅的你,又能问谁呢?你带领着几万甚至几十万兄弟,他们的生死都在你的一念之间。胜败乃兵家常事,但如果几万人全军覆没,你有勇气回去面对家乡父老吗?所以,必须要有自己准确的判断,尽可能把兄弟们都安全带回来,这样就到了最后一个阶段。”
“第六个阶段是运气。”
台下众人听到“运气”二字,都不禁发出惊呼:“运气?”
“对,就是运气。大多数着名的战役,都是靠运气和天意才取得胜利的。”
“当这些条件都具备了,这个人就是当今的一代名将,可以委以重任。好了,今天就学到这儿吧。明日我再来给小殿下讲兵法。太祖长拳和基础剑法可不能荒废,小殿下现在年幼,正是打基础的好时候,练这些既能增长力气,又不会伤到身体。”
徐达带着两个儿子回府后,朱标、常氏和朱雄英久久沉浸在徐达讲述的战场残酷之中,心情难以平静。
众人回到东宫,朱标便前往奉天殿批阅奏折。小雄英对常氏说:“母亲,您最近一定要勤加练习,这样就能教雄英了。”
“母妃从小就会这些,不需要怎么练。”常氏说道。
“不,母妃,您练好了,我还想学外公的武艺和兵法呢。”
常氏想起自己过世的父亲开平王,眼眶泛红,说道:“好,雄英,好孩子,母亲和你一起好好练。”
奉天殿里,朱标已经喝了好几杯茶。朱元璋打趣道:“标儿,你今日这是怎么了?身体可得勤加锻炼。以后你就跟着雄英好好练武吧。雄英这孩子真不错,不仅是你,明日让你娘也去。我们都要看着大孙好好长大!”
“天德这回可是拿出真本事了,等他两个孩子长大,先让他们来宫中当亲卫,就跟在大孙身边,大孙身边不能没人照应。”朱元璋接着说道。老朱这番话,若是不出意外,足以保徐家几代荣华富贵、平安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