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连忙点头:“好嘞,爷爷。这事情孙儿之前已经让人去办了。一时半会儿估摸着还看不到效果。但是,这钱,估计不会少花,爷爷可不要小气。”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笑骂道:“你这小子,还没开始干呢,就想着要钱。行了,只要你把事儿办好,钱不是问题。但你也得省着点花,花在刀刃上。”
朱雄英连忙附和:“知道了爷爷,孙儿啥时候乱花钱过的……”
就在朱雄英正与朱元璋兴致勃勃地谋划着大明的未来的时候,小太监慌慌张张地闯入,神色紧张,“扑通” 一声跪地,头压得极低,战战兢兢地说道:“皇太孙殿下,工部尚书秦大人求见,说有万分紧急的要事相告。”
朱雄英正说得兴起,被这突如其来的通报打断,不禁眉头微皱,心下思忖,这秦逵此刻求见,究竟所为何事?不过,他还是很快调整神色,大度地一挥手:“让他进来!”
眨眼间,工部尚书秦逵匆匆迈进御书房。他先是恭恭敬敬地向朱元璋和朱雄英行了大礼,随后直起身子,满脸焦急与无奈,还没等朱雄英开口询问,便叫苦不迭:“皇太孙呐,您可得为下官做主啊!”
朱雄英看着秦逵的模样,不禁好奇:“秦大人,这是怎么了?有话慢慢说,莫要着急。”
秦逵长叹一口气,无奈地诉苦:“殿下,之前您吩咐下官研发燧发枪和手雷,下官回去后片刻不敢耽搁,立刻召集工部里最精干的工匠,日夜赶工。可谁能想到,材料消耗速度远超预期,眼瞅着就要见底了。下官没办法,按规矩去找户部尚书夏大人申请款项,想着多要点银子,好让研发顺利进行。可夏大人一听申请数额,二话不说就驳回了!这事儿是殿下您交代的,下官深知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可现在没银子,研发工作只能停摆,所以只能来求殿下您出面协调。”
朱雄英听后,转头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带着一丝玩味的笑容说道:“别看我,这户部尚书是你任命的,你自己解决。”
朱雄英无奈的摇了摇头,心想,现在爷爷跟他学坏了,也开始犯懒了。
无奈之下,朱雄英只好对秦逵说道:“秦大人,您先别着急,我这就把夏元吉叫来问问。这夏元吉啊,平日里就爱精打细算,大家都暗地里叫他‘夏老抠’,这次估计又是舍不得银子。不过放心,孤定会让他把该批的款项批下来。”
不多时,户部尚书夏元吉被传唤至御书房。
夏元吉一进来,便敏锐察觉到气氛异样,他先恭恭敬敬地行礼,而后小心翼翼地站在一旁,眼中带着一丝疑惑。
朱雄英看着夏元吉,神色一正,严肃问道:“夏大人,秦大人说找你申请研发燧发枪和手雷的款项,你却没批,这是为何?如今国库虽说不上阔绰,但也并非毫无储备,不至于连这点研发费用都拿不出吧?”
夏元吉赶忙上前一步,恭敬解释:“皇太孙殿下,并非下官不愿批。您也清楚,这些年大明用钱之处众多,各处都等着拨款。下官身为户部尚书,理应为大明财政精打细算,每一笔钱都得花在刀刃上。这燧发枪和手雷的研发虽重要,但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一下子批出这么多钱,下官实在担心会影响其他紧要事务。”
朱雄英皱了皱眉头,认真说道:“夏大人,你的谨慎理财之心我明白,可这燧发枪和手雷关乎大明边境安宁,意义重大。有了这些先进武器,我军将士在战场上便能更具优势,减少伤亡,减少伤亡也是为你省钱。如今北元、倭寇都还没有扫清,提升军备刻不容缓,这可不是小事,款项必须得批!”
夏元吉面露难色,犹豫许久才道:“殿下,下官也深知此事至关重要,可这一下子批太多钱,实在让下官为难。”
朱雄英再三劝说,夏元吉却始终不为所动,坚持要为其他事务预留足够资金。
朱雄英有些无奈,再次看向朱元璋。朱元璋微微颔首,示意他自己任命的官员自己搞定。
朱雄英只能搬出最后的底牌:“夏大人,后面将有一大笔款项进入国库。这是之前部署清查贪官的成果,不日便会入账。到时候这批钱,孤大部分给你户部,行了吧。眼下先从批点钱给秦大人用于燧发枪和手雷的研发,不会影响其他事务的开支。”
夏元吉听后,神色稍缓,其实夏元吉就等着朱雄英说这笔钱呢,见到目的达成,露出了若有若无的笑容。
假装思索片刻后终于点头:“既然如此,殿下。下官就先批一笔款项,但数额确实不能太多,还需兼顾其他事务。秦大人,您可得省着用。用完了再来找下官,想一次性要大额款项,实在是不行,还望殿下和秦大人理解。”
秦逵一听,虽不太满意,但好歹有了继续研发的钱,连忙说道:“多谢夏大人,下官一定省着用!每一分钱都会花在研发上,绝不浪费。”
朱雄英看着两人,神色缓和了些,说道:“好了,事情就这么定了。秦大人,您赶紧回去接着研发,争取早日把这燧发枪和手雷研发出来,为我大明军队增添利器;夏大人,您也多支持支持,莫要过于谨慎。都是为了咱大明的江山社稷。”
两人连忙应下,又向朱元璋和朱雄英行礼,这才退下。
朱雄英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转头对朱元璋说道:“爷爷,这夏老抠你觉得怎么样……”
朱元璋笑着摆摆手:“嗯,不错不错,能让你吃瘪的人,可不多。这滑头,估摸着开始就盯上了你让贪官退还的银子,刚刚才故作模样。”
朱雄英点了点头,心里不禁一阵吐槽,不过,吐槽归吐槽,夏元吉还是个超级合格的户部尚书,有他在,户部他要少操很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