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公元1041年新年刚过,大宋皇帝赵祯改元庆历。

此时与西夏、辽国战事已定。

外患刚除,解决内忧的问题自然也就提上日程。

在外交上,赵祯派人出使高丽、日本,携刚败辽朝之势,扬大宋国威。

在军事上,西北、河北依旧屯兵数十万,用于威慑辽国和西夏。

在改制上,赵骏推动景佑改制,以政制院为核心,建立起了一套严格的官场上下级秩序。

在经济上,改革了国有榷场制度,推动了私营化改革。

在教育上,于汴梁建立起多所现代化学校,以教授儒家经书,以及小学到初中数理化知识。

不过这些还只是皮毛,真正的大范围改革还未开始,一切要等范仲淹正式主持新政。

正月十九日,今天上午赵骏刚刚在政制院参加了最高会议,发表了重要讲话。

讲话内容很简单,随着战事已定,改革内部忧患在即,每个政制院成员都要做好准备,迎接新的风暴到来。

并且他安排了任务以及主抓方向,如吕夷简、王曾、盛度、蔡齐、宋绶、晏殊主要处理全国政务为主。

贾昌朝作为政制院同知,还兼任教育部尚书,就要推广全国教育发展,在全国各地兴办新式学校,主持数理化改革。

李迪作为刑部尚书,其实也是后世司法部部长,就要重新制定大宋法律,坚决依法治国、有法必依的理念。

礼部尚书蒋堂和张士逊则主要抓吏部、审官院的全国大小官员升迁,以及御史台、谏台纠察之事。

范仲淹更不用多说,要主持新政改革。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开始安插人手,将改革大将放在重要部门,推动改革的发展。

而新年第一个改革那自然是吏治,吏治由两点组成,一是明确官员职责,二是对官员的职责进行考核,看他们是否达成要求。

简单来说就是官员的任务是恒定的,以治理好地方为主,通过对官员应办的事情定立期限和标准进行衡量,以此查看这名官员是否合格,是否做到了分内之事。

那么负责核查的人员是谁呢?

自然是御史台。

谏台的人比较少,主要是对宰相以及皇帝进行纠察和规劝。

御史台不仅人多,负责的范围广泛了许多。

景佑改制之后,又增加了御史台的人手,并且还在全国各地设置御史司。

明朝张居正的考成法主要由六部和都察院来办,宋代的考成法也由各个部门以及御史台来办。

同时在各部部门内部设立纠察部门,与御史台进行通力协作,达到互相监督的目的。

那么这些人手肯定要安排信得过且秉公执法的人,否则让英雄去查英雄,让好汉去查好汉,那不是扯淡吗?

于是在改革前夕,范仲淹调余靖、尹洙、欧阳修、蔡襄、李紘、王质、王洙等人入御史台,并且撤换了不少御史台中不合格的御史,换了许多刚正的御史进来。

而不止是范仲淹,赵骏也安插了人手。

他这几天挺忙的,清晨开朝议,上午政制院处理政务加开会,下午又要去接见亲信。

王素、杨察、杨告、赵拚、陈希亮等人,今年陆陆续续入京了。

从去年开始,调令就发了下去,最先到汴梁的是宿州知州王素,他因政绩,被提拔为殿中侍御史。

宋代御史台一直处于位卑权重的情况,自正八品殿中丞到最高级别的正五品御史中丞,都没有跨入四品大员的地位。

景佑改制之后,各品级与官位挂钩,御史台被调为直属政制院,与诸部同级,且加观察候补同知衔。

若不加观察候补同知为从二品,加了就意味着御史中丞的品级升到了正二品。

同时御史中丞佐官侍御史为正三品,接着殿中侍御史从四品,左右巡检使正五品,廊下使、监香使从五品,监察御史正六品,监察御史行里从六品,殿中丞为正七品,还有从四品到正八品的地方留守御史。

赵骏前几天接见了王素,向他勉力了几句,告诉了他未来要承担的责任。

之后又接见了杨察、赵拚、陈希亮,三人根据原来的官职有不同程度的升迁,分别是监察御史,监察御史行里,以殿中丞,全都入了御史台。

唯一没进的是杨告,杨告原来就是正四品发运使,再提拔进御史台,就只能做正三品的侍御史了。

但侍御史是御史中丞的佐官,只有两个名额,被范仲淹弄给了蔡襄和尹洙,赵骏就没打算跟范仲淹抢位置,就把杨告安排进了吏部做正三品吏部侍郎。

等到十九日这一天,赵骏又接见了苏涣。

苏涣也是他颇为欣赏的官员,他作为正五品祥符县令,这两年政绩出色,便打算将他提拔为殿中侍御史,疯狂往御史台塞人,为新政做准备。

赵骏并没有召苏涣过来,而是直接前往了祥符县衙,一是突击检查一下,二是他喜欢这样四处走走。

一路进入祥符县衙内,苏涣得知消息,连忙过来迎接。

“下官见过知院!”

县衙大院内,苏涣和另外一个三十上下的男子向他拱手行礼。

赵骏点点头笑着说道:“公群,忽然打扰,希望没有妨碍到你办公才是。”

“哪里的话。”

苏涣笑道:“知院光临,蓬荜生辉啊,快,知院请进。”

赵骏就进入了内堂厅中。

他没有坐在主位上,有点喧宾夺主的意思。

他不坐主位,苏涣更加不敢,先向赵骏拱拱手,坐在了他对面的第二个下座上。

“这位是?”

赵骏看向站在苏涣旁边不敢坐的男子。

苏涣介绍道:“这是下官亲弟,名叫苏洵,字明允。今年大考,他进京考试。”

“洵见过知院。”

苏洵连忙向赵骏拱手行礼。

“哦?”

赵骏上下打量了一下他道:“你就是苏洵?”

苏涣之前来汇报公务的时候,还把苏洵的文章拿过来给他看过,到时候赵骏夸赞了一句,没想到这么快见到本人了。

“正是草民。”

苏洵又见一礼。

赵骏笑道:“坐下吧,你兄长把伱的文章给我看过,写得很好,听说你还洞悉到了我的策略?”

苏洵坐到了苏涣旁边,听到赵骏说起这个,红光满面道:“知院那一手妙计,可谓是神来之笔也,令辽国都不敢轻举妄动,只能乖乖与我们和谈。”

“哈哈哈哈哈哈。”

听到苏洵的吹嘘,赵骏乐得合不拢嘴道:“微末之伎,登不上什么大雅之堂。”

“非也。”

苏洵连忙说道:“此乃堂皇大计,千古奇策,令人不可违背的阳谋,绝非什么微末之伎。”

说着他又道:“我曾写过文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这辽人如秦,大宋再添岁币,正如六国赂秦,赂秦而力亏,届时无非就是让辽人继续强大,再来攻打大宋!”

“知院自然洞悉了辽人之阴狠,若是如满朝文武这般,继续向辽事以岁币,辽国很快就能从战败中恢复过来。到时候他们就一定会再来侵略我大宋,试图挽回保州之败威严尽失之过。”

“满朝当中,唯有知院看透了这一切,且怒斥诸公,又设下此等千古奇策,令辽国知难而退,这不仅挽回了可能让辽国威慑而丧失保州之战大胜的局势,也同样让大宋不再贿辽以令辽强宋弱,此乃利国利民之计也!”

苏洵一番吹捧,都快把赵骏吹到天上去。

反观赵骏心里一边在想我真的这么厉害吗?一边又略微有些尴尬。

因为他发现一件很丑的事情。

那就是他没有想到苏洵这么早就把《六国论》给写出来了。

《六国论》是苏洵撰写的《权书》当中一篇。

于公元1056,48岁的苏洵带领两子来到汴梁,以《权书》拜谒欧阳修,甚得赞赏。

汴梁一时纸贵,京城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苏洵文名因而大盛。

这意味着《权书》于公元1056年之前就已经写成。

里面包含了治道、兵法、史论、谋略等多种治国、治兵的办法,还是相当有见底。

但如今有一个尴尬的情况就是,赵骏参加过科举,写的文章还是《六国论》。

现在《六国论》原作者来了,而且当他面说了出来。

李鬼遇上了李逵了属于是。

还好当时乡试文章是不对外公布的,毕竟全国几十万人考,即便考上了每年几千个举人,怎么可能都对外公布。

所以现在还有机会化解这段尴尬。

赵骏面色不改,沉吟着说道:“善,满朝诸公当中全都反对,唯有你一个民间士人却如此洞悉,这说明了你的才能啊。”

“知院谬赞。”

苏洵拱手说道:“草民也只是事后分析,远不如知院这般察觉。”

“嗯,颇为谦逊,这是一个好官的品质啊。”

赵骏笑着扭过头看向苏涣道:“公群,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弟弟既然是此等良才,当初我在阆州的时候,怎么不早些引荐呢?”

苏涣苦笑道:“当时明允在眉州老家苦读,离阆州太远,却是不能立即唤他过来。”

“无妨。”

赵骏点点头,然后对苏涣说道:“此次会试好好考,以你的才能,考上进士轻而易举,大胆策论,不要有所顾虑。”

“是。”

苏洵激动不已。

赵骏没有给苏洵开后门的意思。

历史上他考不中,那是他的策论太激进了。

满朝都是对辽国和西夏的妥协派,他一个写《六国论》,隐射朝廷给岁币会亡国,扬言要取消岁币的激进份子,怎么可能允许他考上?

但现在不同。

国内的妥协派虽然还是很多,但毕竟打了胜仗,底气也足了起来。

再加上赵骏又是激进派,即便是迎合上意,礼部那帮人应该也明白朝廷现在对待外敌是个什么态度。

简单来说,就是风向变了。

以前保守又妥协,现在锐意又激进,要是礼部那帮人再卡激进派士子入朝,就看赵骏敢不敢把这帮人全给发配琼州去。

接着赵骏又对苏涣说道:“公群,你知道我这次为什么来找你吗?”

“请知院明示。”

苏涣说道。

“朝廷解决了外患,就要解决内忧了。”

赵骏沉声说道:“如今大宋吏治败坏,贪官污吏横行,正需要你这样的能臣干将,澄清玉宇,扫清天下贪腐、昏庸之官员,因而我打算让你去御史台,你可愿意?”

苏涣大喜道:“自是愿意。”

“嗯,如今政制院正在为御史台广纳人手,除了汴梁御史台以外,还有各地御史司。”

赵骏说道:“御史台需要前往各路巡视,地方上御史司也要每月去州府巡视一次,检查账目、考核政绩,还有州府、路府衙门,层层递进,双重监管,你们的任务很重啊。”

苏涣说道:“为了国家大计,下官愿赴汤蹈火。”

“嗯,那好,好好干。”

赵骏站起身道:“我还要去皇宫一趟,你明天可以先去审官院办一下手续,县里的事务也要和新任县令交接好,过几天就去御史台报道吧。”

“是。”

苏涣忙道:“下官送送知院。”

当下苏涣和苏洵就送赵骏出了县衙,看着他坐上马车离去,苏洵感叹道:“知院真乃做大事的人啊。”

苏涣笑道:“那是自然!”

两兄弟一直看着赵骏的马车消失在街角,这才回去。

而赵骏这边则回了皇宫。

今天又是相亲。

赵骏倒不是个工作狂,可国家大事马虎不得,因此上次相亲失败后由于政务繁忙,拖了一段时间。

但赵祯那边倒是挺急的,这次他以曹皇后设宴为名,让曹琮带着侄女进宫赴宴。

名义上设宴,实际上就是相亲。

很快马车徐徐入宫。

正是一月下旬,天气回暖,积雪早就化了,虽然还是有些寒冷,但后苑已是翠绿。

赵骏在王守忠的带领下,慢慢步入后苑。

此时在后苑一处亭中,赵祯和曹皇后正坐在桌上,旁边还坐着曹琮与一个少女。

那少女大概二十上下,面容甜美,穿着一身大袖衫,面色不渝,似浑身不自在,像是被迫着来,表情十分勉强。

这女子便是曹琮的侄女,曹皇后的堂妹曹苗芯。

她本来是不愿意来的,但曹家的女儿本就没有什么选择的权力,所以也是无可奈何。

面对大宋皇帝和皇后,曹苗芯只好低着头不敢说话。

便在此时,她听到旁边有一个脚步声音,抬起头便看到一个梦里魂牵梦绕的身影,向着赵祯拱手行礼道:“见过陛下,皇后!”

她激动地忍不住说道:“怎么是你?”

赵骏听到声音回过头,看到曹苗芯,似乎有点眼熟,但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不由得纳闷道:“你是?”

曹苗芯有些失落,但很快就说道:“四年前我们在张家汤饼店见过,那时你还摸了摸滔滔的脑袋。”

“滔滔?”

赵骏一愣,稍微思索了片刻,忽然想起了,不由得惊讶道:“是你们啊,那妇人是?”

他才想起来,当时确实有这么一回事。有个少女频频看向自己,还喊了个小孩过来想和自己搭讪来着。

其实狄青比他还帅,但奈何狄青脸上有刻字影响了颜值,否则妹子怕是得看上狄青了。

不过他自己长得也不差,出门一趟有女孩喜欢也正常,又恰逢当时正处于关键时刻,赵骏就没有谈情说爱的心思,并未搭理对方的搭讪。

没想到少女又在这里见到了。

“那是我大姐曹苗容,孩子是我侄女高滔滔。”

曹苗芯说道。

赵骏哭笑不得道:“大宋真小。”

好家伙,那年他刚刚扫清汴梁府,又当上了政制院知院,年底和狄青他们一起去吃个馄饨都能碰见曹家人,还有个未来的高太后,真是让人意想不到。

不过当时他看那孩子以为有七八岁,没想到才六岁,而曹苗芯他以为有十五六岁,没想到当时曹苗芯才十四岁。

或许是曹家人的基因就比较偏向武将,发育比较快的缘故。

但好消息是。

曹苗芯长得不丑,特别漂亮,而且身材修长,至少有一米七,是他喜欢的类型。

坏消息是曹家人听说都喜欢舞枪弄棒,武力值相当不错,要是相亲成功了,以后家宅会不会不安宁?

(本章完)

藏书吧推荐阅读:步步生莲逍遥游亮剑之重霄王承柱大宋北斗司刀尖上的大唐这县衙深藏不露朕就是亡国之君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乱世枭臣医将婿女帝太监最风流国破山河在带崽穿越奸臣一戟平三国吞噬之毒士,始皇拜我为大哥尘雾中的特工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仙人只想躺着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神武太医俏女帝矛盾难以调和大明帝国1627开局落草土匪窝大唐:天上掉下一个翼装飞行驸马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刚封了侯,你告诉我天下大乱了?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远东新纪元1630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奥特格斗传说穿越娶了秦香莲我在神话三国当仁君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风起刈羽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精灵普及大唐,李二跪求一条龙!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汉末之王道天下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南疆少年走天下天下第一小厮三国:开局董卓入京,逼着我退位分家后囤满了灵泉空间,气疯极品清泉明月低武世界开始起兵大明最强皇太子
藏书吧搜藏榜: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炮灰"攻"养成系统大唐镇国公三国之汉室再兴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重生悍卒:开局官府发媳妇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北宋大法官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新闯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唐哀帝,中兴大唐红楼群芳谱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秦时之七剑传人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南北乱世我种田冷王的金牌宠妃七煞侍魂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我们家的小静静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明末好国舅独治大明医将婿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朕实在太难了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带着淘宝去抗日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超神狂兵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圣雄之名田园大唐凰啼山河大唐最强路人甲时势造英雄,君子当有龙蛇之变殿下,请离开我的棺材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大唐:属于我的贞观盛世乱世黑马
藏书吧最新小说:甄嬛:让你安慰后宫,你造反了?三国:开局被何进献给何太后穿越,从深山打猎开始疯批世子:开局狂怼满朝文武逍遥小王爷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汉官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星汉西流夜未央满门忠烈:重铸将门荣光大乾六皇子,开局遇上昏迷嫂嫂!说好流放,怎么都跪求我称帝大明!风起土木堡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除恶务尽,我才是最恶的那一个?大隋:二世浮沉安史之乱:我成了太子李亨他是废物世子?女帝直呼离谱殿下无双嚣张小侯爷红楼:逐出家门后,上演龙王归来本世子天姿无双,勾栏听曲怎么了?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三国:戟镇八荒,我的系统能屠龙摆烂后,李二求我当皇帝双穿古代:开局拐骗公主当老婆!大明万历极度叛逆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1951之大国重器伪装者:明镜老婆带我杀穿谍战界三国:穿越孙策,劝老爹放弃玉玺落魄皇子:开局暴揍父皇宠妃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烽火淞沪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阿姐,我中举了!天命缉凶录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百万铁骑踏龙城,你管这叫疯癫王?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穿越后,我靠种田称霸天下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