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二日傍晚,曹军外围一百五十余丈外,堆积了十余个土山,高约十多丈,不到三十米高度,却能有效提高投石车的射程。
曹操在营中土山上观望,焦心不已。
诸葛亮算得没错,他的投石车技术含量不如朝廷投石车,射程要短很多,导致他们根本攻击不到朝廷的土山。
而朝廷的投石车射程比他们的远二三十丈距离,有了土山之后,就能对营寨造成巨大打击。
见到曹操焦虑的面容,曹洪在旁边说道:“大兄,朝廷的投石车射程确实比我们远,但那也是极限射程距离,他们的土山比我们低,对我们造成不了威胁。”
曹操摇摇头:“不好说,刘备占据青州之后,建立泰山学宫,我去过那里,那物理学院当中,采春秋时墨家公输家之利,善于制作利器,他们的床弩也十分厉害,若是用床弩射我营,恐怕伤亡不小。”
曹洪想了想道:“我们的投石车如果用小石的话,应该勉强能够覆盖到他们的土山上,不如趁着现在他们还未用什么器具,先用投石车将他们的土山全部清理一遍,这样他们就不能进攻了。”
曹操笑了笑:“没那么简单,你看那边。”
说着指向土山西面。
曹洪看过去,就看到大量的木板正在往土山上运,显然朝廷军正在制造挡板以应对曹军投石车。
投石车的射程是有极限距离的,但就跟枪支一样,有些枪支所谓的有效距离是四百米,但实际一枪射出去之后,能打一公里距离。
只不过有效距离是指的杀伤力,超过了这个距离,杀伤力就小很多。
而所谓的投石车极限射程距离也是同样的道理,区别在于投石车的射程和投射物的重量有很大关系,如如用30公斤的石头和用60公斤的石头,射程就完全不一样。
事实上曹军现在也可以打到朝廷军的土山上,用最轻的石块就行,投射出去在重力加速度以及引力的作用下,一样有杀伤力。
但这种杀伤力度就小了太多,你拿一个60公斤的石头扔出去,造成的杀伤力就能打破人家的房屋。
用10公斤的石头扔出去,一块厚木板就可以挡住,造成不了多大影响。
因此在朝廷军考虑周全的情况下,曹军还真无可奈何。
曹洪皱眉道:“那该如何是好?”
曹操思索片刻,说道:“传令下去,将外围营寨往后方退缩,如果敌人用投石车,我们的人就躲在寨墙下方去,用垛口观察即可。”
这就是打算让出一定空间,古代城墙有内城和外城之分,曹操把外围营寨往里迁移,让出一定安全距离,这样投石车即便打,也只会打到外面的营寨空地上,不会造成多大伤亡。
曹洪得令之后就立即去行动,曹操则是站在土山之上,深邃的目光看向东方,心中思索着,白日他们已经侦查到朝廷的骑兵往南去了,很有可能绕道直取浚仪。
陈宫可不能让他失望啊。
就在曹操做出防备投石车的应对时,那边朝廷兵马,却也在紧锣密鼓地按照计划行事。
许褚白天领骑兵五千往南向开封方向,准备绕过官渡,直奔浚仪县。
同时还有另外三千人马,跟在他们后方以做伏兵。
而阵地这边,土山建造得差不多,开始大量安置木板,建造用于安放床弩的高橹,床弩体型很大,用的也是绞盘,所以需要固定安放。
土山都是泥土不好固定,因而建造高橹之后,床弩可以摆置在高橹上方,居高临下,射往曹营。
还有大量的物资也在往这边输送,其中就有许多松脂。
松脂目前已经成为了常备战略物资,逐渐取代了鱼膏油脂,军中制作火把,皆用此物。
宋代以后,松脂火箭已为常态,射程比普通油脂火箭要远得多。
而且还有特制的箭头,即便风大的天气,也不容易吹熄,因此可以用来点火。
十多座土山到处都是忙碌的士兵,从昨天一直搞到现在,一辆辆投石车也开始在土山上方重新组装。
接近天黑的时候,夜幕降临,繁星点点,离了一百五十多丈,也就是四百多米的距离,已经完全看不清楚,只能隐约见到远方火把连成山,如黄龙闪烁。
“陛下,全部造好了。”
负责前线监工的诸葛亮回来,向已经在后方一处小山坡上安了行宫营寨的刘备禀报。
刘备此时在帐篷当中写手令,数万大军,当然不是一个人就能指挥得了的,因而分成数个板块,由各自将领原地安营扎寨,帐篷连绵数里,需要每日安排各项任何。
如为了防止曹军半夜劫营,他就必须安排守将随时埋伏,还有了望手、斥候、岗哨四处散落出去,每天观察曹军营寨的情况,都需要他来处理。
得知前方的土山建造已经完成,刘备把手令交予军情司负责传信的一名士兵,对诸葛亮说道:“今夜是否就可以启动?”
诸葛亮回答道:“可以启动,我们已经试过,今夜的风并不大,用百发松脂火箭只有少量被风吹熄。”
夏日傍晚,微风徐徐,在没有大风的情况下,很难让松脂箭矢的火焰熄灭。
刘备大喜道:“好,现在就开始进攻吧。”
诸葛亮摇摇头道:“陛下,此时曹营尚未休息,如果现在点火,他们反应迅速,可以马上从河中汲水灭火,臣建议,子夜时分,待曹军睡着之后再点火。”
“这样啊.......”
刘备抚摸着下颌山羊须,脑子里思索着。
这主意还挺损。
听说益州有兽名白罴,喜爱吃竹笋,白罴的笋都快被诸葛亮夺完了。
半夜三更,睡得迷迷糊糊,数百上千支床弩箭矢,带着熊熊烈焰射入曹营,运气不好直接被烧死射死,运气好点没死的,还得爬起来去舀水灭火,折腾一夜,估计也快累死了。
“孔明啊。”
“臣在。”
“你的行为让朕想起另外一个人的行为。”
“臣愚钝,不知陛下说的是谁。”
“你的师父,朕的四弟。”
“多谢陛下赞赏。”
“......”
天色越来越黑了,月亮高高挂起。
夏风吹拂着官渡河,河水在月光下波光粼粼,两岸还有青蛙与蝉鸣不绝于耳。
此刻在浚仪县方向,许褚领着骑兵浩浩荡荡而来,卷起一路尘土。
“快快快!”
马蹄卷动风雷,在旷野平原之上,如排山倒海般汹涌澎湃。
历史上曹操领五千精骑奇袭乌巢,烧掉袁绍粮草,最终奠定了官渡之战的胜利。
此时朝廷军也在复刻这一历史,只不过烧的不是乌巢,而是浚仪。
浚仪县地处于中原腹地,周围土地平坦,良田众多,后世就是开封市区的西北方向,自古以来就是繁华之地。
可惜的是这些年由于战乱不断,导致河南十分凋零破败,浚仪临近司隶,又地处河南,受到了黄巾之乱、董卓之乱以及几次黑山军入侵,早就破败不堪。
人口流失严重,几次冲击之下即便有活下来的人,要么迁移走了,要么躲入了深山老林里,因此一路过去,能看到无数废弃的村庄田园。
许褚四下观望,远远地看到了浚仪县南城外的那座小山,山不高,只有不到四五十丈,但森林茂密,覆盖了数平方公里,是城池周围必须要有的柴火来源地,这里也是可能有伏兵的主要地点。
“将军,那里就是可能有曹军伏击的地方。”
有副将说道:“陛下命令尚书令筹划此次进攻,在出发之前,尚书令说让我们撤退的时候,尽量往西面走,这样就能减少我们的损失,西面也有一片林子,正适合我军设伏。”
他们的位置是在浚仪县的西南方,斜着往东北方的浚仪县进攻去,西面和南面他们都能看到。但因为夜色的关系,许褚其实看不清楚城西的情况。
不过白天的时候斥候已经侦查过,所以许褚立即说道:“我先领大军过去,吸引敌人的注意力,你趁机领兵去西面。”
“唯!”
副将勒马回去。
许褚眺目望向远方的城池,一挥手道:“冲!”
“冲!”
士兵们分为队列,一个小队有两人举火把前后照面,另外三人则拿兵器。
一声令下之后,五千匹马同时奔腾,向着城池浩浩荡荡而去。
实际上他们的行动早就被曹军沿途的岗哨斥候侦查到了。
历史上官渡之战,袁绍不就设置了大量的岗哨?
曹操依靠的是许攸那个二五仔提供的口令,这才一路畅通无阻。
而许褚呢?
他又没曹军的口令,自然就得靠一路杀过来。
所以沿途的岗哨全部被他摧毁,毕竟是平原地区,没什么太多地方藏人,骑兵扩散出去,斥候全被驱散。
前方的曹军斥候被驱散,后方用于设伏的朝廷兵马就不会被曹军侦查到。
这也算是贾诩的设计。
他也很清楚,不管曹军有没有设伏,他们都只能一路莽过去,即便曹军有防备也无所谓,后方设伏的兵马就相当于一道保险。
许褚一路杀过去之后,果然看到浚仪城内早已经有所戒备,大量的火把在城池点燃,喊杀声震天。
此时此刻,浚仪城内,陈宫正在与夏侯惇站在城墙之上观望远处火龙。
见到陈宫下命令让士兵们鼓噪声势,夏侯惇有些不解地问道:“公台,我有一事不明。”
“何事?”
“你为何让士兵们敲锣打鼓,这不是惊扰了敌人吗?”
“呵呵。”
陈宫笑了起来:“元让,你想想,如果你要去进攻一座城池,这座城池有斥候在外警戒,你已经提前被发现,等你到了之后,这座城池十分安静,你会怎么想?”
夏侯惇思索片刻,说道:“我可能会怀疑城里有伏兵。”
“正是。”
陈宫点点头道:“现在敌人得知的信息就是,浚仪是我们的屯粮地,明公主力皆在官渡,此地守军必然不足。奈何他们避不开沿途岗哨,一路闯过来,若是城池内什么动静都没有,他们恐怕就会疑心有伏兵了。但如果我们故意制造声势,他们就会以为我们是在虚张声势。”
“我明白了。”
夏侯惇恍然大悟:“这叫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是吗?”
陈宫笑道:“不错,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我们有伏兵。如果我们没有伏兵,我反倒不敢如此,但有了伏兵,他们只要疑我们在虚张声势,全力进攻之下,则必然中计。”
这个计策就涉及到空城计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两个对手不是夏侯惇和许褚,而是遥控指挥的贾诩和陈宫,双方互相比拼的是层数,一个个都是千层饼。
如果遇到张飞典韦这样的莽夫,才不管你什么虚张声势空城计,反正我就打过去,实力碾压你,一力降十会。
但官渡之战,刘备的实力虽然碾压曹操,但具体兵力却不是碾压太多,四万对阵三万而已。
因而抽出来的兵力双方都差不多,浚仪县曹军八千,朝廷军也是八千。
所以到了这个关键口,就得比拼双方的智力。
陈宫如果命令士兵们安静,让城池没有一点动静,那城外的人就可能会担心有伏兵而不敢进攻。
如果大张旗鼓,人家就会觉得,里面肯定没有伏兵,这是在虚张声势。
然而外面的敌人在第二层,陈宫却在第五层。
佯装是在虚张声势,实际上早就设有伏兵,只要敌人来攻,则必然大败而归。
可惜的是唯一的意外因素就是曹军内部有内应。
这样贾诩就多知道了一个信息,那就是曹军有一部分兵力调动不知所踪迹,如此在信息差上,陈宫是处于劣势的。
因此在后手安排上,并不是陈宫计策差于贾诩,而是信息上贾诩知道的比陈宫多,仅此而已。
天色越来越黑了,没有乌云,圆盘大的月亮高挂天空,撒下无数银辉点点。
在官渡前线,随着午夜时分的到来,无数床弩开始上弦架箭。
曹操半夜睡不着,依然站在土山上观望敌军形势。
奈何远处土山有木板阻隔,且只在后方点燃火把,山上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到。
他站在土山上四处扫视,便在此时,忽然看到远处朝廷军的土山上,亮起了无数火光,如繁星一般,密密麻麻,不计其数。
“那是什么?”
曹操的脑海里才刚刚闪过这个念头,就听到无数“嗡嗡嗡嗡”的响声。
紧接着,那亮光越来越大,越来越大,点亮了半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