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在朱由校的设想中,“平辽债”将分为一元、十元、百元、千元四种面值,涵盖了从平民百姓到权贵富豪的全部大明子民。

三年期,年利率为2%,发行总额为六百万。这是计划中的,还要听听毕自严和吴大章的意见。

而既然命名为“平辽债”,在平辽成功后,持有债券超过百元者,将能在辽东租地耕种,享受最低赋税的优惠。

没错,朱由校准备把“因粮”逐渐地变成固定的国家政策。

还是历史上的办法,凡是缴纳赋税在十元以下的农户,并不加征赋税,而对纳税十元以上的富户,则按照财产的多寡,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征。

这个标准比历史上的五两又有提高,能够涵盖更多的百姓;而对富户的加征,也不是涸泽而渔,至少朱由校认为是能够接受的。

但脑满肠肥的官绅肯定会觉得肉痛,别说加征了,就是照常征收,他们还想办法隐冒偷漏呢!

好吧,既然那么贪财,那就让你们人财两空,都双手空空地滚去开发边地。

如果说皇帝之前才有些顾忌,要找个借口来处置士绅官僚;现在他索性不装了,朝廷制定颁布的政策,谁敢违反,谁敢不遵守,那就对谁不客气。

朕有那么厉害的军队,连建奴都能打败,还治不了你们这些既贪又蠢的王八蛋?

而从发行“平辽债”引申出来的想法,还不止这些。如果“平辽债”发行顺利,朱由校觉得可以让其在市面流通。

或许不是所有商家和所有人都愿意接受“平辽债”,毕竟不是正规的货币。

但也不排除因为平辽战争的节节胜利,“平辽债”水涨船高,成为比较受欢迎的有价债券。

当然,朝廷和银行也可以推波助澜。开个债券交易所,银行进行逆回购,都是可以尝试的办法。

目的也很简单,将纸制的债券变成信用货币,为发行纸币并顺利流通打基础,作准备。

朱由校并没有把自己全部的想法写在密信上,老毕和老吴还不需要知道得太多,至少在短时间内不要混乱他们的思维。

咣!皇帝没写完结尾,就被一声响动惊扰了思绪,眼睛一瞪,神情不悦地看了过去。

其实声音并不大,只是皇帝太专心于大明的金融事业了,才被吵到而不高兴。

范小慧不小心打了磕睡,头碰到了旁边的屏风,刚缓醒过来,便看到皇帝有些怒气冲冲地望了过来。

“奴婢该死,奴婢该死。”在范小慧的印象中,还没见到皇帝如此的样子,吓得赶忙跪下请罪。

哼!朱由校用重重的鼻音表示了心中的不满,吓得范小慧跪在地上声也不敢出,头也不敢抬。

臭丫头,这可是你自找的。正想找个由头“责罚”你呢,你倒自己送上门来了。

朱由校整理了下思绪,把密信写完封好,才站起身走下御座,经过范小慧身边时沉声吩咐道:“随朕过来。”

范小慧从地上起来,垂首敛衣跟着皇帝,心中忐忑不安,不知道皇帝要怎么责罚自己。

是杵你呢,还是杵你呢?

皇帝走在前面,嘴角微微上翘,露出一丝坏坏的笑意。

……………………

从万历四十六年,建虏努尔哈赤在兴京“告天”誓师叛明,辽东战争便不断传来噩耗,使得大明始终笼罩着一层阴云。

但对于不是辽东的百姓来说,那还是遥远的事情,除了赋税增加,并没有关系到自身的利害。

就算建虏占了全辽东又如何,没有人会想到只有几十万人口的建虏会席卷天下,终结立国几百年的汉族王朝。

更没人想到,几十年后的战乱并不会放过谁,刀光血影、尸山血海谁也躲不过。活不到那个时候的,另当别论。

正因为如此,北方的百姓对战争的感觉都不强烈,更不要说南方的了。

所以,对于辽东战事的巨大投入,对于皇帝平辽的迫切心情,很多人并不理解,却只关心自己的利益是否受到损害。

但皇帝却不管这些,只关心国家的安危。甚至于,对于平头百姓的关心,也要多于权贵士绅。

这与历史上的帝王是迥然不同的,不依靠勋贵,不依靠士大夫,这是自古以来治天下的真义吗?

可不管有多少怨言,又有多少串联抵制,在至高无上的皇权下,在越来越严密的厂卫侦悉下,都被打得粉碎。

厂卫横行,内廷得宠,国衰乱象……

有人在怨毒地咒骂,但大明的国势,却已经有重振的迹象;辽东、西南的战事,也捷报频传,胜利可期。

诅咒或怨恨也只能隐在暗中,《大明论坛》却是唯一能够公开的喉舌,且掌握在皇帝手中。

不时刊载的文章,把那些道貌岸然的生员士绅,贪财忘义的奸商土豪,贪渎不法的权贵官僚,揭露批驳得体无完肤。

而且,对满口仁义道德、平时慷慨陈辞,遇事却无一策的“正人君子”,皇帝毫不留情面地罢黜、流放,朝堂反而清静了,政事反而顺当了。

这真是打脸啊,没了那些自以为不可或缺的官僚,结束了“众正盈朝”的局面,国事倒有蒸蒸日上的趋势,屡战屡败的辽东战场也是完全逆转,灭奴亦见曙光。

真以为没你们不行啊,真把自己当回事儿啦?狗屁!

看吧,政务照样运转,比以前还顺当;想当官儿的依然在寒窗苦读,吏部诠选的还是排着队。

这些变化对老百姓来说,还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对官僚、士绅、生员等特权阶层,却是令人沮丧,不得不接受的变革。

随着“帝党”的不断扩大,为失意者说话的越来越少,甚至连同情者也鲜见。

而敢炸刺的不是被抄家流放,便是被砍头清洗,反对势力越来越弱,也越来越无人敢反抗,更掀不起什么风浪了。

皇帝对此也能感觉得到,抄家流放的越来越少了,可断了他一条生财之道。

有一利就有一弊呀,朱由校很是无奈地表示:朕比老魏能干多了,才两年左右就摆平了文官集团,也没大兴冤狱。

当然,朱由校也得承认,打败了一个文官集团,他又扶植起了一个官僚势力。谁让想当官儿的那么多呢,都撒欢打滚地聚集到朕的身边。

只不过,新兴的官僚势力是听皇帝话的,皇帝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干。

尽管有刘理顺等忠心报效朝廷的,有倪文焕等投机附势的,但结果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从朱由校的角度来看,能够把自己的政策执行落实下去的,就已经达到了他的目的,管那些官僚为了什么呢!

是为了光宗耀祖,还是青史留名,抑或是加官晋爵,朱由校才懒得去猜想。干好部门经理就得了,朱大董事长自然会让你梦想成真。

可以说,执行力得到不断的加强,才能让朱由校的诸般政策落到实处,才能真正使大明重新振作。

而除了官员的执行力,几大商会的表现也令朱由校感到满意。

海商总会在赚钱的同时,利用海运给了朝廷很大的帮助。辽东的粮弹物资运输,很大部分都是海商总会完成的。

中华商会和江南商会则积极地执行皇帝的吩咐,一北一南依托大明的驿道和驿站,大力建设物流仓储设施,并尝试着开展了民间邮递的业务。

传书递信,在古代对于老百姓来说,只能托熟人顺路捎带。时间上谁也拿不准,能不能送到也是很不好确定。

而朱由校通过行政命令让各大城市命名街道、确定地址名牌,又给民间邮递的开展,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尽管这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但在世界上,目前又有哪个国家在大力建设仓储物流运输和邮递体系?

中华商会是先开始行动的,吴大章也是卖力。北方的应该建设得很快,驿站的改造,将会使很多人受益。

也包括那个在历史上灭亡大明的姓李的小子。皇帝想到这里,不禁露出耐人寻味的笑容。

…………………………….分隔线……………………………………

“假的,假消息,胡编乱造的……”努尔哈赤怒吼的声音传出去老远,说不定外面街上的人都能听到。

一张崭新的《大明论坛》已经被揉皱撕破,扔在地上,又被暴怒的老奴一脚踢开。

可惜老奴没有文化,不能断然驳斥“假报纸,假新闻”。

李永芳被罢黜不用,但建奴的情报系统还在运作。现在,即便不是从张家口偷偷带回报纸,辽南、东江本部那边也会派人潜入散发。

已经不是旗主,留在沈阳当议政贝勒的皇太极,已经看过了这份报纸,知道父汗勃然暴怒的原因。

这么快就得到消息,他也怀疑这是明廷故意为之。嗯,不是怀疑,几乎可以肯定就是。

报纸上生动地描述了阿敏等俘虏被押到大明京城,遭到了烂菜叶、臭鸡蛋的热情款待,又在刑场上大呼饶命,软弱胆怯的可怜模样。

其实,这都不能算是新闻,而应该是小说了。那词汇,那情节,引人入胜。阿敏等人屎尿横流的丑态,如同电影般展现在读者面前。

甚至于,还有建奴俘虏痛骂努尔哈赤,怨恨老奴害了他们,才有这样凄惨的下场。

“喝他的血吃他的肉,也不解心头之恨,下到阴曹地府等着老奴,让他尝遍地狱之酷刑……”

这话能是阿敏喊出来的?鬼都不信,努尔哈赤大骂“假的假的”,也是非常正确。

可知道是假的,却还气得差点爆血管,也很正常。就象听到诽谤造谣,也会气得眼冒金星、心里乱扑腾一样。

努尔哈赤狂吼乱叫了一通,才一屁股坐到椅中,象头疯牛般呼哧呼哧喘着粗气。

“父汗。”皇太极这才躬身说道:“此乃明廷造谣,故意激怒我们。阿敏等人虽不幸被擒,但我女真勇士岂能如此不堪?”

努尔哈赤哼了一声,似乎消了点气,或许也是叫唤累了,伸手轻抚着额头,半晌才缓缓说道:“激将法啊,本汗不会上当的。正值酷暑,不是我军发动作战的良机。”

皇太极沉吟了一下,委婉地提醒道:“根据情报,东江敌人有向建州卫袭攻的迹象。十二弟和杜度率军驻防,还是要告诉他们小心对待。”

努尔哈赤抬头看了皇太极一眼,眼神中带着些许狐疑,但还是点了点头。

皇太极心中暗叹,知道父汗可能是在怀疑自己另有所图,想再拿回正白旗旗主之位。

“叶赫部的没杀?”努尔哈赤突然指着地上残破的报纸,沉声问道:“上面是这么写的吧,都送到了镇江,由那个纳拉忠明统领。”

皇太极躬身答道:“这是挑拔分化的小伎俩,父汗肯定不会相信的。”

努尔哈赤垂下眼帘,心里却不这么笃定。当年攻灭叶赫部,曾向布扬古保证降而不杀。

但布扬古盟毕出降后,努尔哈赤为了防止叶赫部东山再起,食言杀了布扬古,又将叶赫的平民迁到建州,入籍编旗,变成了自己的臣民。

这件事说起来,也是努尔哈赤心中的疙瘩。毕竟,出尔反尔可不是什么好名声。

所以,当明廷推出纳拉忠明为建州卫指挥使,努尔哈赤也看出是分化瓦解之计,但还是不能完全释然。

俗话说得好,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何况根本不如夫妻亲近的那些附庸,那些收拢的部族?

连遭败绩后,依附于后金的蒙古人跑掉了多少?他们可是帮着后金打仗,得到过不少好处的。

从蒙古人的离心,努尔哈赤也不得不提防其他女真人部族的背叛。比如叶赫部,辉发部,海西女真等等。

人心隔肚皮,自己那么信重的刘兴祚都能反叛,就更加重了努尔哈赤的疑心病。

“父汗。”皇太极再次躬身禀报道:“与明军作战所缴获的火铳,已经召集工匠仿制。如果能成功,正可装备佟养性所统领的汉兵。”

汉兵?!努尔哈赤眯了下眼睛,沉思良久,才缓缓说道:“明军火器犀利,若我军也能装备,自是好事,你负责督促吧!”

……………………

藏书吧推荐阅读:雄霸天下之三国曹髦新传明末混日子穿越枭雄我老婆大宗师,这谁不躺平我在宋朝造电机穿越大明,从洪武朝活到和平建国带着皇帝到处溜达开局我成为大宗师寒门天子天命为凰虎狼之师综武:开局嘉靖,成就万寿帝君大秦之召唤群雄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大周神相:不信东风唤不回秦歌一曲朕实在太难了人在大宋,无法无天我就一昏君,能有什么坏心思?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内大夏守国人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汉末三国:一杆铁戟镇天下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父皇,冤枉呀,儿臣是奉旨造反亮剑之从永不磨灭的番号开始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君上万年明末有系统后第一件事想着造反在下九千岁亮剑:签到亿万物资,成为西北王唐砖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诸天万界:我在影视世界的人生宗亲刘循,再延汉祚三百年回大明当县令,激活模拟城市系统我真是大昏君回到大明做美梦一个人的抗日我被李二坑成了驸马江海潜寻神话版三国天下长安大明流匪三国:我,神谋鬼算李伯川抗日小山传奇学霸养成小甜妻重生:澹台小将军他反了
藏书吧搜藏榜: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炮灰"攻"养成系统三国之汉室再兴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北宋大法官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新闯王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唐哀帝,中兴大唐红楼群芳谱秦时之七剑传人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南北乱世我种田冷王的金牌宠妃七煞侍魂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我们家的小静静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明末好国舅独治大明医将婿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朕实在太难了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带着淘宝去抗日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超神狂兵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圣雄之名田园大唐凰啼山河大唐最强路人甲时势造英雄,君子当有龙蛇之变殿下,请离开我的棺材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大唐:属于我的贞观盛世乱世黑马我助大唐盛世天下走进唐朝超神妖孽兵王他改变了法国寒门第一才子
藏书吧最新小说: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什么!越娶妻越强穿越三国做将军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红楼:玩主天下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白虎之洪荒弃婿崛起之路三国之我是正经人伏羲夫妻我打罗马?真的假的?大周九皇子魂附废柴公子开启逆袭成就霸业大汉兵王日月悬空江山百美图大秦:阿房之子,我为千古一帝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三国大军湿家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男扮女装为祸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