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蒲茂问道:“何策也?”

孟朗说道:“我军可佯装南攻鲁阳,间道还关中。”

“佯攻鲁阳?”

“不错。”

蒲茂思忖稍顷,说道:“这能骗得住莘幼着和唐千里么?”

孟朗摇扇说道:“大王,鲁阳距洛阳只有二百里,轻骑不到两日可至,桓蒙屯兵在那里,胁我后方,是桓蒙一日不退,则我军的后方,一日就不会安生。

“而今邺县已克,我军已腾出手来,於情於理,都该增援鲁阳的我军别部,击退桓蒙,以保证洛阳和我军后方的安稳。

“臣以为,莘幼着、唐千里闻讯我军南下鲁阳后,是会相信我军是真的要进攻桓蒙部的。”

蒲茂想了会儿,认同了孟朗的判断,说道:“孟师言之有理。”问道,“如此,孟师以为,我军南下鲁阳,……不,我军潜回关中、攻复南安等郡的部队,宜派多少为好?”

“两万足矣!”

“何人为将?”

“燕公久镇天水,并与陇兵多次交手,熟悉陇兵的情况,以燕公为将最为合适。”

燕公,便是蒲茂的庶兄,蒲秦前任的秦州刺史蒲獾孙。

“久镇天水”、“熟悉陇兵的情况”云云,这其实只是表面上的理由,孟朗之所以推举蒲獾孙为此次反攻南安等郡的主将,根本的缘故是因为蒲獾孙乃蒲茂的庶兄,身份尊贵,威望足够,故是可以担任方面之将。——否则,如果主将的威望不够,不能压住下边的将校,那么主将再是能征善战,放到两军对垒之际,令不能行,很大的概率也是打不了胜仗的。

亦是出於此因,定西方面,尽管莘迩深爱唐艾之才,知其有领兵之能,早前却一直没有放他出任方面,几次用兵,唐艾尽管参战,然而都是谋佐而已,只不过现如今,通过辅助麴爽灭冉兴、佐助曹斐和田居等驰援陇西等那几仗,唐艾在定西军中足智多谋的善战名望起来了,所以莘迩才敢接受羊髦的建议,委任他出为了督秦州等地军事、秦州刺史,为定西戍边。

蒲茂点头说道:“委此任於孤兄,固是适宜,偏裨宜择何人?”

“建威,祖籍南安,与南安羌豪多乃故旧;游骑,今犹颇能得武都、阴平羌酋之为其所用;广武,亦数与陇兵交锋,智勇兼备,前从臣攻陇西郡,军功甚着,此三人,可为燕公偏裨。”

建威,说的是蒲秦的建威将军姚桃,——姚桃在蒲秦的将军号却是与唐艾现下的将军号一模一样;游骑,说的是游骑将军冉僧奴;广武,说的是广武将军吕明。

姚桃籍贯南安郡,其家本是南安羌人中的大豪,而且他部下的将士,许多也都是南安郡人,他投降蒲秦以后,曾经回过一次南安,与家乡的那些羌部重新搭上了线,在南安郡的地头、人头如今都很熟。冉僧奴不必说了,冉兴的宗室,冉兴虽已亡国,其族毕竟之前在武都、阴平掌权了数十年,还是有些残存的党羽、死忠存在的,上次蒲獾孙、石萍等攻武都、阴平郡,他就从在军中,靠着老关系,给秦军出了不少力。吕明,算是此三人中,孟朗一党的人,他凭借个人的智勇,深得孟朗的赏识,孟朗是他而下在蒲秦朝中唯一,也是最大的靠山。

这三个偏裨的人选无可挑剔。

蒲茂只略考虑了一下,就认可了孟朗的推荐,说道:“此三人甚佳。”兵马数量、主将和偏裨的人选已定,接下来就是出兵的时间,他便问道,“孟师以为,何时出兵为善?”

“兵贵神速,大王若对此无有异议,臣以为,现在就可调动部署,等调署完毕便可出兵!”

“大雪才停,现下天气尚寒,似非大举用兵之时啊,孟师。”

“大王,正因为天气尚寒,‘似非用兵之时’,我军於此时用兵,才更能攻其不备!”

“孟师此言,甚有道理。好,就按孟师此议!孤今日就召孤兄、姚建威、冉游骑、吕广武来见,与孟师面议‘佯攻桓蒙、间道还关中,攻复南安等郡’的具体方略!”

话到此处,暂停对长乐方向的攻势,改而先把南安等郡收回的此事,就算是决定下来了,但是孟朗没有拜辞的意思,他抬眼看了看蒲茂的面色,好像是还有话想说。

蒲茂笑道:“孟师,在孤面前,还有什么不可说的么?孟师想说什么,尽管直言道来。”

“大王,日前司徒仇公等所上书,奏议徙民关中之事,臣愚见,此事须当三思。”

“孟师有什么忧虑的么?”

孟朗说道:“徙民关中,以实我关中人口,这当然是应该的,但一下徙十余万户之多,且将近半数都徙至咸阳,臣窃以为,似乎不妥。”

“哦?如何不妥?”

孟朗忧容满面,说道:“大王,十余万户,其口数已占我关中本有百姓之十分一二,安置稍有不当,恐就会引起我关中的动荡;又则咸阳,我大秦之国都也,鲜卑究竟非我国人,把四万余户的鲜卑胡徙到咸阳,并慕容瞻又极得鲜卑人心,臣忧若一旦生变,必成心腹之患啊!”

却是,蒲秦的司徒仇畏等重臣,於数日前上书蒲茂,建议把豫州、冀州、并州等新得诸州的一些唐胡百姓,迁徙到关中去。

其中,被涉及到的鲜卑各部民口主要是居住在邺县、洛阳的,共四万余户,仇畏等建议把之徙到咸阳;被涉及到的豫、冀、并等州的唐人豪强、诸部杂夷共七八万户,仇畏等建议把之徙到关中各郡;此外,又有乌桓等之前内徙到并、冀等州的所谓“杂类”胡部,仇畏等建议把之徙到冯翊等地;又有一些居於并、冀等地的丁零人,仇畏等建议把之徙到洛阳周边。

建议把之徙到洛阳周边的丁零人且不说,洛阳不在关中,丁零人的口数也不是很多。

只说仇畏等建议把之徙到关中的那四万余户鲜卑人、七八万户唐人豪强和诸部杂夷,这两部分的民口加在一起,正如孟朗所说,数目巨大,达到了十余万户之多,这已相当於是关中现有人口的将近五分之一,又诚如孟朗的担忧,一旦安置不当,出现徙民和土着之间的矛盾与争斗,以及特别是徙到咸阳的那四万余户,也就是二十多万口的鲜卑人再一旦出现叛乱的情况,那到时,关中的情形会成个什么样子,就可想而知了,必定是烽烟处处,战火燎原。

蒲茂笑道:“孟师原来是为此忧虑。”

“大王,臣恳请大王,务必三思。”

“孟师,方今北地乱战,十室九空,掠他国之民口,充本国之民力,此本诸国之通行也,况乎而下魏地已为我有大半,那么迁徙些豫、冀、并等州的人口入关中,以巩固我大秦之根本,这不更是理所当然的么?巩固了我大秦根本的同时,把慕容鲜卑王公以下的各部民口,徙入咸阳,将之放到孤的眼皮子底下看管,也能使邺县、洛阳更容易治理,此岂不两全其美?”

“大王,话是这么说,可一下子徙十余万户,实在太多了,臣不能不为此忧心。”

“孟师,无须忧心!鲜卑怎么了?今魏地将为我大秦尽有,鲜卑诸部,亦孤之子民也!关东豪强、诸部杂夷,也同样是孤的子民!孤对之一视同仁,以仁厚抚之,人孰无情,而人皆思安,孤就不信,他们难不成放着孤给他们的太平好日子不过,不感孤的恩,还会非要造孤的反不成?”

蒲茂这番含笑说出的话,说的是充满信心。

也难怪他充满信心,他按照孟朗的教育,登基以今,一直行施仁政,不管对敌对友,都以仁义当先,至现而今,他的这些作为不仅已经得到了回报,并且回报很是优厚,如蒲秦朝中的臣子、关中的唐人士族以及唐胡百姓,不乏对其颂扬之声,如姚桃等降将,都为他效忠勠力,如李基等并州乞活,主动来投,再如贺浑邪,上表请附的文中,也是对他的仁厚赞颂有加。

孟朗知道是劝不了蒲茂了,暗中喟叹,口中说道:“大王以仁道治下,古之贤君不及也。”

蒲茂呵呵笑道:“孟师谬赞了!孤何敢自居超迈古之贤君,堪能与之相比,已是心满意足!”

瞧出了孟朗大概是因为自己不肯听从他的谏言而有些郁郁,他尊敬、信爱孟朗,不愿孟朗为此不快,就说道,“孟师,你前日上书,建议孤下旨,许豫、冀、并等州黎民‘诸因乱流移,避仇远徙,欲还旧业者,悉听之’;又建议孤大赦天下,并及除各州刺史外,其余县之守令一切照旧;又建议孤降旨,清查豫、冀、并等州的荫户,禁‘三分共贯’;又建议孤废慕容氏屯田旧政,轻徭薄税,等等诸项奏请,孤都已经允了,只等令旨拟好,就颁行各地!”

慕容魏国的民口、国力都远强於蒲秦,只论其治下的民户,计户二百四十五万余,口九百九十八万余,人口差不多是秦、唐的总和,——这还没有算上被隐匿的民户,但为何秦军一出关,就势如破竹,所向披靡?正是因为慕容氏腐朽退化,早无了当年南下中原时的进取之心,王族耽於享乐,施行的诸政弊端丛生,没办法和蒲茂治下的蒲秦励精图治、生机勃勃相比。

蒲茂说的那几条,除了大赦天下等之外,余下的就都是慕容魏国存之已久的弊政。

如“清查荫户”,如前文所述,荫户是国家许可的,给官员们的劳动力,荫户不必缴税,此乃唐制,是附属於九品官人法的,魏国袭用之,但依唐制,按照官品的高低不同,官员们被允许拥有的荫户数目都是有定数的,但慕容魏国到了后来,荫户的定额形同虚设,贵戚无不拥有大量的荫户,加上被他们和地方豪右隐匿的民口,乃至到了“国之户口,少於私家”的地步,慕容暠继位后,魏国朝廷的一位大臣建言清查户口,罢断一切诸荫户,慕容暠同意了他的奏请,叫他主办此事,结果稍一查检,就搜括出了二十余万户,随之,这位大臣便引起了魏国达官贵人们的众怒,最终被暗杀身死,而这个清查荫户的政策也就不了了之了。

如“三分共贯”,这个说的是营户,唐制有给兵的制度,把一些营户赏与立下军功的将相大臣,给他们种地放牧,但调度权依旧归中央朝廷,以作一种功劳的酬报,魏国亦承袭了此制,魏国的权贵们遂借机大肆侵吞营户,“三分共贯”,意为三分之一的魏国营户都被他们侵占了。

又“屯田旧政”,慕容魏国初建国时,重视农业,学用前代秦、成及唐国的屯田制,编制唐人百姓,搞了大量的屯田,本来对屯田民的赋税征收还在能够使他们糊口度日的范围内,但发展到近年,赋税的征收已是到了无可复加的地步,用官牛者,“公收其八,二分入私”,有私牛而无地者,“公收其七,三分入私”,——要知,前代秦末之时,一样也是天下战乱,时为秦朝丞相的成武帝,其所施行的屯田税制,已经算是相当的重税了,也不过“持官牛者,官得六分;自持私牛者,与官中分”罢了。

民力被权贵侵占、兵源被权贵占有,赋税又苛於虎,如此政权,何能不灭?

孟朗上书蒲茂,提议革除魏国的此诸项弊政之时,感叹不已的发了句议论,他说道:“可笑慕容暠梦西椒三雏,竟妄以为天命在彼,暴政如此,民不聊生,如何敢言天命?”

蒲茂当时深以为然,矜持地问孟朗,说道:“孤行仁政,兼名在五胡次序,天命差可在孤否?”

孟朗或许是为了避免蒲茂因为攻克了邺城而滋生骄傲,那时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道:“愿大王一以贯之,海内终将重归一统。”

还不到三十岁,就即将灭掉强魏,魏国一灭,放眼北地,谁还能是大秦的敌手?统一北地的日子不远了,而当北地一统,麾兵百万,渡江灭唐,亦弹指之易也!蒲茂雄心万丈,慨然说道:“姚桃祖父尝言:自古无胡人为华夏天子者。孟师,孤不才,敢做此第一人!”

却在蒲茂安抚宽慰孟朗的时候,他不觉又想起了那天孟朗与自己这番对谈,想起了自己壮志在胸的这句话,他散发於肩,跪坐榻上,双眼明亮,熠熠生辉,真心诚意地与孟朗说道:“孟师,记得孤少年时,孟师曾对孤讲过,王者之心,当包容天下!孤,今王矣!天下,孤都可包容,何况一个慕容瞻?何况区区十万余户的关东黔首?孟师的忧虑,孤知之;孤的王者之心,盼孟师亦能知之!”

“大王雄姿英发,臣鞠躬尽瘁,愿佐大王成天下之王!”

“孟师文武兼资,管、乐之亚也,孤有孟师,海内何愁不定?”

帐中如春,曾经的师生,现今的君臣,两人相顾而笑。

眼看自己教出的学生,从一个少年的氐胡,渐渐成长为了一个像模像样的华夏王者,孟朗老怀欣慰,适才那一点因蒲茂固执己见的小小郁郁,於此时此刻,似是不值一提了。

数日后,蒲獾孙等奉召,相继赶到了邺县外的军营。

藏书吧推荐阅读:逍遥游亮剑之重霄王承柱大宋北斗司这县衙深藏不露朕就是亡国之君乱世枭臣医将婿女帝太监最风流国破山河在带崽穿越奸臣一戟平三国吞噬之毒士,始皇拜我为大哥尘雾中的特工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仙人只想躺着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神武太医俏女帝矛盾难以调和大明帝国1627大唐:天上掉下一个翼装飞行驸马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刚封了侯,你告诉我天下大乱了?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远东新纪元1630奥特格斗传说女帝引诱我出山,我偏不穿越娶了秦香莲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风起刈羽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精灵普及大唐,李二跪求一条龙!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汉末之王道天下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长生界南疆少年走天下天下第一小厮三国:开局董卓入京,逼着我退位分家后囤满了灵泉空间,气疯极品清泉明月低武世界开始起兵大秦系列:穿越成嬴虔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刘备谋主,算尽天下清客
藏书吧搜藏榜: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炮灰"攻"养成系统大唐镇国公三国之汉室再兴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重生悍卒:开局官府发媳妇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北宋大法官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新闯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唐哀帝,中兴大唐红楼群芳谱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秦时之七剑传人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南北乱世我种田冷王的金牌宠妃七煞侍魂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我们家的小静静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明末好国舅独治大明医将婿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朕实在太难了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带着淘宝去抗日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超神狂兵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圣雄之名田园大唐凰啼山河大唐最强路人甲时势造英雄,君子当有龙蛇之变殿下,请离开我的棺材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大唐:属于我的贞观盛世乱世黑马
藏书吧最新小说: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边荒枭龙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水浒:灌口李二郎传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完颜阿骨打传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我去明末救义士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纨绔世子觉醒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大唐储君请摄政王赴死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大梁逍遥王爷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仙秦:祖龙觉醒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明风再起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嘻哈史诗看古今军统财神爷大明1810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李淳风开局成死囚,不领媳妇就砍头!豪门骄子:五胡争霸录东方神话集大宋河山大汉第一狂使,西域诸国求我别死反攻从野人山开始!三国之杨家天下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赶你去封地,你竟带着北凉王造反红楼大国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