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殷清风的藏书房,每个架子都是带有推拉门的书柜。并且,每扇门上的一角,都贴着大写的英文字母。

李世民有些发懵,怎么和想象中的不一样?

他的书房,就是一排排书架子。书架上再堆放些竹简书轴字画什么的。就是修文馆里也是如此啊,怎么这里这么怪异?

更惊讶的是,书架使用的木材竟然是黑红『色』的不说,纹理细腻得让人产生一种玉质的感觉。难道...这小子竟然奢侈的使用玉石来做书架?

他禁不住弯腰靠近书架,伸手来回触『摸』着。

“这是木材还是玉石?”他又蜷起食指敲了敲,“听声音,可不像是木质的。”

站直后,李世民又自言自语的说道:“也不可能是玉石...玉石没有这样的纹理,而且,用玉石做书架,是不是太脆了?”

他回身用目光向殷清风询问。

殷清风拉开一扇门,“无论是书卷还是画轴,存放久了,竹简、木材、丝帛还有颜『色』都会被蠹虫啃噬。

其实,侵蚀它们的不止有蠹虫,还有风和光。在书架上安装这些小门,能尽量减少风和光对书卷的侵蚀。”

和古人解释什么是氧化反应真的很难。

李世民似懂非懂。

殷清风指着木架说道:“这种木材叫做乌木,是应国公赠与侄儿的。应国公说这乌木永不褪『色』、不腐朽、不生虫。所以侄儿就用来建藏书房了。”

“应国公?”李世民似乎想了一下才想起是谁。

随即,他又伸手去抚『摸』。“还有这么神奇的木材?”

关于乌木或阴沉木的运用,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之前,或许偶然有人使用,只有三星堆文化的古人们大量的使用过。

但三星堆文化并没有与同期的或后期的其他文化有过交流和融合,所以,对乌木的运用并没有扩散出去。作为唐朝人的李世民自然是不知道乌木的存在了。

所以,这个‘古人云:“家有乌木半方,胜过财宝一箱。”的古人’,最早也就是明清两代的古人,不能再久远了。

但殷清风的猜想是,朱元璋因为自己是和尚出身得了天下,明朝是禁佛的。所以,乌木得到世人的认可,应该是佛教和喇嘛教兴盛的满清时期。

当初,他和武士彟关系良好时,就要武士彟利用手里的渠道,到三星堆附近的古河床去挖掘乌木。

那里的乌木虽然不是年代最久远的,但确是最集中的一个区域,挖掘起来数量很可观。

可惜,他和武士彟的蜜月期太短,得到的乌木的数量也不多。关系闹掰了之后,虽然又给他运了一些来,但他估计,这些数量还不足三星堆附近古河床里的一半。

剩下的那些,也不知道武士彟是没挖掘到,还是自己留下了。

殷清风也不想在李世民面前提到武士彟,生怕李世民又把武士彟叫回来做官。

他对武士彟倒谈不上什么怕字,只是不想武静淑武妹妹再受武士彟和杨牡丹的影响。

武妹妹若是就此不再出现在中国的史书上,于国于民绝对是件好事。

不是说武妹妹才能不足,而是她生错了女儿身。若是武妹妹身为男儿,古代十大贤相中必定要有她的位置。

但他不说武士彟又不行。

无论李世民在历史上留下多么好的名声,他终究是帝王心态。

身为帝王,会在潜意识里认为,这天下所有美好的都是他的。

他们要独占一切,然后把看不上眼儿的再赏赐下去。

乌木的永不褪『色』、不腐朽、不生虫优点虽然短期难以体现,但经他这么一解说,李世民会不会认为他没有献上去是一种罪过?

殷清风不敢打这个赌。

身为穿越者,就要有穿越者的觉悟。

面对说一不二生杀予夺的皇帝,必须不能忤逆其心意。

没有时时刻刻的求生觉悟,还是不要在古代混了。容易掉脑袋。

李世民似乎尽兴了,他指着英文字母问道:“那这些又是...”

“这是侄儿为了检索方便,应用的一个小手段。”

殷清风说道:“三国时期李登编着的《声类》和晋代吕静编着的《韵集》,以及前代陆法言编撰的《切韵》,都是把汉字按照字音分韵,让不同地域的人们能够相互交谈。

但侄儿阅读了这些古书后,感觉使用起来很繁琐。为此,经过多日思索后,找到了另一种方式来代替先前标注音韵的方式。”

按照字音分韵,就是给汉字加注音标。

“你是说...”李世民很震惊,“你找到了代替音韵的新方式?”

刚才殷清风说是自己思考得来的,而不是仙人传授的,这才是他震惊的原因。

他知道,当初陆法言为了编撰出一部能代替前人的韵书,可是与刘臻、萧该、颜之推、卢思道、李若、辛德源、薛道衡等人一同商讨多日,才有了《切韵》的完成。

而这小子竟然是自行思索得来的,这就了不得了!

要知道,参与《切韵》的那些人,不但个个都是当时的名士不说,更是来自天下各方。

刘臻,沛国相县人、萧该,江左南兰陵人、颜之推,生于江陵、卢思道,河北范阳人、李若,河南顿丘人、辛德源,陇西狄道人、薛道衡,河东汾阴人。

他们当初受邀参加河北临漳人陆法言的家宴,因各自带有家乡口音而起了口角争执。在陆法言的劝说下,《切韵》问世了。

“你...你,可成书了?”李世民太激动的。

彰显和评定一个帝王的成就,无非是文成武就四个字。

“文成”是指天下治理的如何,“武就”是指与外族间武力的强弱对比。

“武就”方面,他认为已经做到了极致。

有培养新式武将的皇家军事学院,有难以攻破的坚城,有新式冶炼的钢铁铸造的,防御『性』能极好的铠甲和锋利无比的新式武器。

等以后这些都运用到行伍里,只有大唐军队攻击别人,而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被动防御了。

“文成”,有增加产量的新式农耕,有收尽天下鳏寡孤独的皇泽院,有畅通南北的水泥路与桥梁...现在又有了文道昌兴的新式韵书...

天下大治啊~~~~

李世民越想越激动,“你快说说!”

面对拼音字母这个大杀器,李世民不激动才是不可思议呢。殷清风说道:“请叔叔移步侄儿的书房。”

“走走走。”李世民拉着殷清风往外走。

书房里,殷清风将一本薄薄的小册子递给李世民。

李世民翻了两页。

看不懂。

殷清风于是开始解释什么是声母,什么是韵母等等内容。

成书于宋朝的《广韵》有两百零六个韵部,但唐朝人发音,与宋朝话一样,与现代汉语发音有很大的不同。

重唇音有b、p、bh、m。

b、p、m读音同汉语拼音,bh为b的浊辅音。

浊辅音是不送气的,就像今天的英语一样,所以bh读为英语bag的b,m读为鼻冠音mb,

但这种发音并非正统读书音。

当唐音传到东倭后,“万岁”就变成了“板载”。

舌音分舌头音和舌上音:端知(d)、透彻(t)、定澄(dh)、泥娘(n)。

“端透定泥”叫做舌头音,“知彻澄娘”叫做舌上音。

齿头音有精(z)、清(c)、从(z“)、心(s)、邪(s“)。

z“读为z的浊辅音,就是英语birds的ds。

s“读为s的浊辅音,就是英语zoo的z。

另外,唐朝的某些南方方言中,z“和s“都读为z“。

正齿音a有:庄(zh)、初(ch)、崇(zh“)、生(sh)、俟(sh“)。

zh“读为zh的浊辅音,就是英语jack的j。

sh“读为sh的浊辅音,就是英语pleasure的s。

正齿音b有:章(j)、昌(q)、常(jh)、书(x)、船(xh)。

jh是j的浊辅音,xh是x的浊辅音。xh听起来有点像y,但没有y那么清脆。

在唐朝的很多方言中,jh和xh都读为jh。

牙音有:见(g)、溪(k)、群(gh)、疑(ng)。

gh是g的浊辅音。ng发音同粤语“我”的声母,很多汉语方言都有这个声母。

喉音有:影(零声母)、晓(h)、匣(h“)、喻(y)。

h“是h的浊辅音。

半舌音:来(l)。l的发音同汉语拼音l。

半齿音有:日(ny)。

ny发音类似n,但发音部位与汉语拼音jqx相同。

除了声韵不同,声调也不同。

现代普通话有五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轻声,与唐朝的声调: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在字面上看起来区别不大。但真正发音之后,区别就明显了。

平声的标准是“哀而安”:大约是一种长的中平或低平调。

上声的标准是“厉而举”:大约是一种短的升调,用力比较强。

去声标准是“清而远”:大约是一种长的高降调,“远”是拖音、拉长音的意思。

入声标准是“直而促”:入声以-p、-t、-k收尾,发音短促。

在现代,除了个别地方的方言和方言中的个别词汇,大多数以上的汉族人口早已不再使用这四种的发音方式了。

正因为发音的方式改变,词在宋朝时兴起,到了明清时期,再难出现唐宋时的诗与词的大家了;现代人更是很难再根据律诗的要求和词牌的平仄规定,写出古韵十足的古体诗和词了。

为了能与唐朝人发音方式相符合,殷清风整理出的带音标注解的课本,可是费了极大精力。

同样,给李世民解释的时候,也是很费口舌的。

“侄儿以外邦人的字母为汉字注音,不但因为以往的韵书学习起来很繁琐,而且若是这个拼音可行的话,不但大唐四方的百姓可以用同一种口音交谈,万世之后,人们使用的语言仍然是现今叔叔与侄儿交谈的口音。”

不管是李登的《声类》、吕静的《韵集》、陆法言的《切韵》还是在《切韵》的基础上修改演变的《唐韵》或《广韵》,使用起来,在现代人看来都是非常繁琐的。

现代的汉语字典,虽然有偏旁部首检索和首字母检等,但绝大部分人的检索习惯就是首字母检索的。

可古人是用一个汉字来代表一个声母的。

可这个作为字母的汉字又怎么发音呢?

于是,再去检索。

如此下来,不繁琐才出鬼了呢。

如果只是繁琐也就罢了,随着时代的变迁,宋人不知唐人如何发音,明人不知宋人是如何说话的。

但有了以字母代替汉字来注音就不同了。

只要一部字典出现后,即使再过上一两千年,后人的发音不会变化太多,也仍然可以根据这部字典发出一两千年前古人的发音的。

“什么!”李世民有些不敢相信,“万世之后...”

他有些哆嗦了,“就...这个...就可以做到?”

李世民像捧着绝世宝贝一样,捧着手里那薄薄的小册子,眼睛放着吓人的光亮。

“叔叔读过的《说文解字》,是以部首编排的字典。若是在《说文》的基础上,叔叔召集天下大学问者,以部首和这拼音相结合,再编撰一部新的《说文》会如何呢?”

李世民不停的眨巴眼,想象着殷清风话里的含义。

殷清风继续扔炸弹,“《说文解字》原文是以小篆书写的,逐字解释字体来源。

其全书共分五百四十个部首.收字九千三百五十三个.另有“重文”,也就是即异体字一千一百六十三个.总计共一万零五百一十六个字。”

李世民继续眨眼,这些他都知道。

“现今距离《说文》成书,已经过去五百余年了。这五百余年里,不但某些汉字的字义发生了改变或者是有了新的解释,可能还有新的字被使用了。

现今的大唐,已经初步具备了国祚长存的底蕴。但侄儿还是认为,某些家族对皇室的威严还不是很敬畏的。

若是有一部能完全取代《说文》的典籍,在叔叔在位期间问世了,那些世家会不会低头?等承乾阿弟继承叔叔时,会不会更顺利的治理江山天下?”

藏书吧推荐阅读:步步生莲逍遥游亮剑之重霄王承柱大宋北斗司刀尖上的大唐这县衙深藏不露朕就是亡国之君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乱世枭臣医将婿女帝太监最风流国破山河在带崽穿越奸臣一戟平三国吞噬之毒士,始皇拜我为大哥尘雾中的特工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仙人只想躺着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神武太医俏女帝矛盾难以调和大明帝国1627开局落草土匪窝大唐:天上掉下一个翼装飞行驸马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刚封了侯,你告诉我天下大乱了?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远东新纪元1630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奥特格斗传说穿越娶了秦香莲我在神话三国当仁君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风起刈羽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精灵普及大唐,李二跪求一条龙!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汉末之王道天下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南疆少年走天下天下第一小厮三国:开局董卓入京,逼着我退位分家后囤满了灵泉空间,气疯极品清泉明月低武世界开始起兵大明最强皇太子
藏书吧搜藏榜: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炮灰"攻"养成系统大唐镇国公三国之汉室再兴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重生悍卒:开局官府发媳妇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北宋大法官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新闯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唐哀帝,中兴大唐红楼群芳谱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秦时之七剑传人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南北乱世我种田冷王的金牌宠妃七煞侍魂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我们家的小静静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明末好国舅独治大明医将婿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朕实在太难了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带着淘宝去抗日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超神狂兵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圣雄之名田园大唐凰啼山河大唐最强路人甲时势造英雄,君子当有龙蛇之变殿下,请离开我的棺材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大唐:属于我的贞观盛世乱世黑马
藏书吧最新小说:重生刘协,打造日不落大汉三国:老曹,我真不想架空你啊!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天崩开局:从天牢死囚杀成摄政王从败家子到天下共主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一心求死,怎么功成名就了?穿越异界,我能召唤游戏玩家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甄嬛:让你安慰后宫,你造反了?三国:开局被何进献给何太后穿越,从深山打猎开始疯批世子:开局狂怼满朝文武逍遥小王爷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汉官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星汉西流夜未央满门忠烈:重铸将门荣光大乾六皇子,开局遇上昏迷嫂嫂!说好流放,怎么都跪求我称帝大明!风起土木堡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除恶务尽,我才是最恶的那一个?大隋:二世浮沉安史之乱:我成了太子李亨他是废物世子?女帝直呼离谱殿下无双嚣张小侯爷红楼:逐出家门后,上演龙王归来本世子天姿无双,勾栏听曲怎么了?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三国:戟镇八荒,我的系统能屠龙摆烂后,李二求我当皇帝双穿古代:开局拐骗公主当老婆!大明万历极度叛逆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1951之大国重器伪装者:明镜老婆带我杀穿谍战界三国:穿越孙策,劝老爹放弃玉玺落魄皇子:开局暴揍父皇宠妃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烽火淞沪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