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行人出发准备进城。临出发前,他们又得到消息,晋王不仅有一万兵马已经在上都城外安营,另外一万人也快到了。
三皇孙听后,更加忧心忡忡。等他们来到上都城外,只见城东的草原上扎满了帐篷,几乎都是晋王的旗号。其他各路王爷的营地显得十分可怜。
三皇孙见了,有些畏缩不前,又是脱脱和张九思力劝。张九思说已经派人进城通报,不去也不行了。三皇孙这才不情愿地拨马向前走。
他们穿过城外的居民区,见到城门口有人迎接,为首者身穿道袍。道一以为是另一路的萧真人,可定睛一看,竟然是玄教大宗师张留孙。道一心中狐疑,他怎么也来了?
三皇孙见到张留孙,脸上十分惊喜,立即下马朝张留孙快步走去。
张留孙连忙迎上来行礼。“贫道早算准三殿下会按时抵达,已在此等待数月了。”
三皇孙激动得连连点头。“有大宗师在这里,我就放心许多了......嗯,大宗师可听到消息,晋王又派来一万人马,他为何要带这么多兵马赴会?”
张留孙一愣,随即大笑。“三殿下莫要担心。城中有李庭李将军的两万兵马,城西还有两万,谁也不敢造次。”
道一听了又惊又喜。李庭的人马可就是前几年随忽必烈东征乃颜的那支汉军,战斗力不容置疑,晋王就算再来两万骑兵,也不能拿这支军队怎样。
三皇孙听到这样的消息,也像变了个人似的,腰杆变得笔直,连肚子也挺起来了。众人随张留孙进城。三皇孙终于和奶妈杨氏等人重逢。
消息传遍城里城外,可是却没有什么王爷前来道贺。到了下午,终于有大人物出现,是忽必烈的外孙和驸马阔里吉思夫妇。
道一听金归燕说过高唐王阔里吉思的事,以为他也是诸王之一。张九思却说,阔里吉思的父亲才有高唐王的头衔。
阔里吉思出生时,忽必烈早收回了这个王号,只让他成年后当了甘肃平章,可世间仍习惯称他为高唐王。人们以为凭他这些年的功劳,迟早会重新得到这个王号,没想到直到忽必烈去世也没成。
道一问,阔里吉思既然不是诸王,怎么也可以参加大会。张九思回答说,驸马也可以参加,只是在会上可以发言,却没有表决权。
阔里吉思的妻子见到三皇孙时十分亲热,道一这才知道,公主就是三皇孙的姐姐,真金太子的女儿迷失忽必答。三皇孙问母亲太子妃到了没有。阔里吉思说还没到。三皇孙又沮丧起来。
阔里吉思又说,皇后也还没到。众人十分惊讶,连主持人也没到,这诸王大会还怎么开?
阔里吉思拜访完,告辞走了。众人一致认为,阔里吉思肯定是支持三皇孙上位的,只可惜他没有表决权。
到了傍晚,终于传来消息,皇后的车驾已经进城。诸王大会明天可按时召开,众人这才松了口气。
趁天还没黑,三皇孙又在宿卫的保护下去了趟城西北角的乾元寺,为自己祈福。道一也去了。他总觉得自始至终周围有人窥探,于是加倍警惕,好在什么事都没发生。
一行人平安回到住处,道一将自己的感觉对张九思和脱脱讲了。两人又去向三皇孙汇报,三皇孙大惊,嚷嚷着说肯定是有人想行刺。
张九思和脱脱连忙向他保证,会彻夜保护他的安全。三皇孙却要道一负责,于是道一只好彻夜不眠,在屋外守到天亮。
......
元上都正方形的城墙内,除了一个巨大的曲尺形猎苑,剩下便是同样方形的皇城。三皇孙和所有参加诸王大会的王爷驸马都住在皇城。在皇城的中央还有一座方形的宫城。诸王大会便在宫城中举行。
道一作为三皇孙的保镖,跟着张九思,脱脱,还有几名宿卫士,护卫着三皇孙前往宫城。走在路上,他感到有些奇怪。
他原以为,诸王带着各自人马云集上都。如此盛会,城中一定很热闹,没想到周围冷冷清清,像没有任何事发生一样。
他忍不住问张九思怎么回事。张九思说他也没参加过。上次诸王大会召开,还是三十多年的事。忽必烈于上都在东路诸王的拥戴下称帝,而那时张九思尚年幼。
“不过,宪宗(蒙哥)皇帝那回可是出了大事。”张九思说,“海迷失后于和林主持诸王大会,欲推举贵由汗之子失烈门登基,不成后竟然伙同失烈门率军欲挟持诸王。
幸而宪宗早有准备,将海迷失后和失烈门当场擒拿并诛杀。或许有此先例,大都的汉军才会调到此地。诸王无论带来多少人马,也一律住在城外。只有诸王亲随才能入城。”
道一点头说明白了,心里却在嘀咕。和林那一次海迷失后是主持,蒙哥才是诸王。要是那时他的人马在和林城外,怎能当场擒下海迷失后。
到了宫城附近,这里的戒备突然变得森严,好在一行人顺利进入宫城,沿途站满全副武装的甲士。道一跟着众人走向宫城中央那座可以鸟瞰全城的大安阁,原来诸王大会就在大安阁中举行。
很快,他们面前出现一长排甲士。一番交流后,道一和几个宿卫士都留了下来。张九思说,为防万一,只有宗室亲贵和朝廷重臣才能进入大安阁,而且连卫士也不许带。
就这样,道一看着三皇孙,脱脱和张九思继续朝大安阁走去。随后,他四处张望,看看可以去哪里休息。
忽然间,他望见从另一条道上来了一群人,其中有两位女子。道一一眼认出,其中一个是广宁王妃,另一个是海龙羽!原来是广宁王来了。
道一犹豫着是否该上去打招呼,就见广宁王和王妃穿过甲士的队列继续朝大安阁走了,海龙羽和几个卫士模样的却留了下来。道一于是朝海龙羽快步走去。海龙羽认出是他,眼睛立刻睁大。
“道,道一!”
两人很快见了面。海龙羽问道一怎么会在这里。
道一说:“我是陪三皇孙来的。”
海龙羽脸上惊讶。“你怎么会认得他?”
道一笑了笑说:“我认识东宫总管张九思,他也来了。”
海龙羽点点头。“我想起来了,上回乃颜造反,你去上都报信,就是他把你抓起来的。”
“对,上回你还来看我......”道一忽然感到脸上有点发烧,连忙转移话题,”啊,你知道广宁王会支持谁当皇帝?“
海龙羽嘴唇一扁。”王爷没有明说,不过应当是晋王。“
道一心中暗叹,果然如此。
片刻之后,海龙羽忽然问道:”嗯......马姑娘怎样?你们成亲没有?她在哪里?“
道一的脸更红了。”她在大都。嗯,我们还没......“
海龙羽不满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像是想起了什么,从身上取出一样东西塞到道一的掌心。
”遇见你正好,这是你的东西。“
道一摊开手掌一看,顿时眼睛睁得老大。海龙羽给他的是一枚火红的戒指,望海堂的掌门板指!
道一只记得乃颜造反时,他去上都告密,被张九思抓了。海龙羽来探望,他趁机把这戒指交给她保管。后来他脱险后,海龙羽又把戒指还给了他,他就一直带在身上。
可是这几年天涯海角的到处跑,不知什么时候,戒指又不见了,怎么会又回到了海龙羽手中?
”你知道我是怎么会有这个的?“海龙羽看着他惊讶的样子说,”是你一个叫柴志鼎的师叔给的。“
道一更是两眼瞪圆,努力回想柴师叔怎会有这枚扳指。
海龙羽见状,继续道:“前几年,大洋里的海人国给皇帝进贡了一个海人,能潜入水中几百尺深处采珠。海龙帮正需要这样的人,王爷便向皇帝讨了来。
后来有一天,你这位柴师叔忽然找上门来,问我借这个海人。我不肯,他就掏出这个东西来抵押。”
道一眼睛顿时一亮。“那个海人是不是肤色油亮发黑,还喜欢光着身子潜水?”
海龙羽点头说是。道一吸了口气,眼前浮现出在武当山五龙潭发生的事,原来柴师叔的海人是这么借来的。那么柴师叔是什么时候从自己身上拿走了这枚扳指呢?道一不由努力回想起来。
......
大安阁中,三皇孙已经入座,身后站着脱脱和张九思。周围一众王爷,王妃,公主和驸马也同样坐好。
其中有以广宁王为首的东道诸王,有从甘肃匆匆赶来的年轻安西王,以及同样从甘肃来的驸马阔里吉思。晋王甘麻剌自然也已到场,身后站着翁吉昂将军。
可是,主持大会的南必皇后却还没来。众王爷不由窃窃私语。终于,大安阁中响起一阵脚步声,几个人走了进来。
为首者是真金太子的遗孀,太子妃阔阔真,她身后跟着几位朝廷重臣,其中有知枢密院事伯颜和中书平章政事不忽木,还有福建行省的平章切里。
只见太子妃当先几步走到众王爷面前说:“南必皇后生了重病,不能主持诸王大会。此会由我来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