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揉了一下额头,澹台云问她,“倩倩,刚才,我的手上没有使劲,弄疼你了吗?”
“云哥哥,你没有弄疼我。”
我只是想触摸一下,你指尖抚过的温存。
如果,只听他们对话的内容部分,还挺容易让人的思想,被他们带偏了节奏。
总感觉有点暧昧的意思,像是房内的两个人,在干什么少儿不宜的事情似的。
他们聊了一会天,澹台云就回隔壁去休息了。
今天下午,李倩忙了一天,也累得不行,她躺在床上,过了一会,就沉沉地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澹台云就带她,去了东郊的郊外游玩。
过了半个时辰,他们就到了郊外游玩的地方,这里有一个草坪,它的面积,大概在方圆一公里左右。
李倩从空间中,拿出了一个燕子风筝。
澹台云给她编了一个花环,帮她戴在了头上,李倩跟他合影了一张照片。
李倩戴着花环,就像一个花仙子似的。
澹台云帮她拿着风筝,李倩则解开了,缠绕在线圈轴上的线。
过了一会,起风了,风筝随着大风就慢慢地飞了起来。
李倩一手拉着风筝线,慢慢地跑了起来。
澹台云站在树荫下,看着远处,那一抹浅蓝色的倩影,李倩就像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那么快乐和单纯,他不禁看痴了,心也醉了……
等李倩放完纸鸢回来,澹台云就跟她说:“倩倩,我想再听一次《那一天》,那首歌很有禅意。”
她点点头,就从空间中,拿出了两把椅子,一张木桌子,她把古琴摆放在桌子上。
李倩一边唱着歌,一边弹着琴。
“那一日,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是你诵经中的真言。
那一夜,摇动啊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啊转水转佛堂,不为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澹台云闭目养神,侧耳倾听。
李倩的嗓音,空灵婉转,就犹如山涧间的泉水叮咚,悦耳动听。
等她弹完了,澹台云才说:“倩倩,这一首歌很好听。”
“这是由仓央嘉措的诗,改编而成的歌曲。”
澹台云说:“我还记得,之前,你给我誊抄过的那一首诗。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这是一个多情的和尚。”
李倩说:“据传闻,仓央嘉措是一个活佛的转世灵童,他在乡下生活了十五年,还有一个青梅竹马,名叫仁增旺姆。
当他年满15岁的时候,就被人带到了布达拉宫,成了西藏摄政王,桑杰嘉措的一个政治傀儡。
自从,他去了寺庙修行以后,村里就流传着各种流言蜚语,后来,仁增旺姆为了平息流言,就嫁给了别人。
仓央嘉措在布达拉宫中,每天,过着清规戒律,青灯古佛的生活,他的内心,深感厌倦,他喜欢自由,渴望自由。
他试图反抗命运,在举行受诫的那一天,仓央嘉措公然的请求五世班禅,收回他身上的戒律,还他自由。
后来,仓央嘉措受不了寺中枯燥的生活,到了夜晚,他就以贵公子的身份,留连在酒馆,就认识了一个叫卓玛的姑娘,他们把酒临风,相谈甚欢。
有一天早上,刚下过大雪,桑杰嘉措发现了一串脚印,他害怕政敌拉藏汗,会拿这件事做文章。
于是,他就顺着仓央嘉措的脚印,找到了他的红颜知己卓玛,并杀死了她。
卓玛死后,仓央嘉措的心里很难过,但是,他的手中,又没有实际的权利。
他只是桑杰嘉措的一个政治傀儡,所以,他也反抗不了他的强权压制。
后来,而桑结嘉措的政敌拉藏汗意欲通过这件事情实现自己夺权的目的。拉藏汗散布谣言,称仓央嘉措是“假活佛”。
这件事情最终引发了桑结嘉措和拉藏汗之间的战争。
桑结嘉措战败身亡,拉藏汗掌握了实权,做为傀儡的仓央嘉措,也被殃及了池鱼。
拉藏汗上书清政府,要治仓央嘉措的罪,在被押送去京都的途中,他病死在了青海湖畔,年仅23岁。
几百年之后,人们为仓央嘉措的情诗着迷,为他短暂的人生悲叹,他有浪漫而自由的灵魂,他一生向往着自由,但却一生深陷泥潭,挣脱不得。
他还有一首,十诫诗呢。”
话说多了,李倩的嗓子都快冒烟了,难受得紧。
她扭开瓶盖,喝了一瓶灵泉水,润了一下喉咙,才舒服了一点。
澹台云对那个十诫诗,很感兴趣,于是,就对她说:“倩倩,你说来给我听听。”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澹台云说:“倩倩,我记不住,你能誊抄一份给我吗?”
李倩应了一句,“好。”
她从袖中,拿出一张素描纸,给澹台云誊抄了《十诫书》。
实际上,澹台云已经记住了,他只是想要李倩的亲笔手写的纸张而已。
李倩誊抄完诗以后,就用美纹胶布,把一张素描纸贴在画板上,她才开始画画。
画中有雪,雪地上,还有一串长长的脚印,是从城中的酒馆深处,一路延伸到了布达拉宫。
最后,李倩把《不负如来不负卿》的那一首诗,题在了画的旁边。
“云哥哥,我想帮你,画一幅油画。”
澹台云说:“倩倩,我记得,你之前,就已经给我画过一幅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