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元载收到玉京发来的贺函之后,自喜疏狂急欲战。
上次紫霄宫来函申饬,的确让苏元载很是惶恐。
在有关人事问题的试探行为中,总共涉及三个人,分别是:天师、张拘成、苏元载。
从地位分量而言,天师是三人中最高的。天师作为一道领袖副掌教大真人,虽然在最高六人中排名不高,但从实际出发其实是仅次于大掌教的道门第二号人物,从实际任命上也能看出天师在道门的地位。排名是虚的,就拿张月鹿来说,她排名靠前,不过实际影响力却是排在最末。
其次是张拘成,且不谈他未来能否继任天师之位,仅就现在而言,他是首席参知真人兼紫微堂掌堂真人,这个位置虽然较之三人议会时期有所削弱,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权力还是实打实的。
自二品太乙道士以上,在提拔进步的问题上,成事当然要看大掌教的意思,败事则要看紫微堂掌堂真人,既可以不给提名,也可以在评价考察上做文章。毕竟大掌教不可能熟悉每一个人,必然参考紫微堂的意见,若是紫微堂给予差评,那么大掌教也不会任用这个人。这年头,谁的身上没点问题?全看上不上秤。紫微堂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张拘成在这个位置上,就是当不了天师,也是道门中排名前二十之人。
苏元载排在最末,他是封疆大吏不假,却没到掌府大真人那个层次,相较于普通真人而言,他的确是身居高位,可跟天师和张拘成比,他就是垫底的。
那么情况很明显了,这次试探行为让大掌教震怒,如果大掌教要处理一个人,杀鸡儆猴,那么肯定是挑软柿子动手。谁是软柿子?苏元载就是软柿子。天师稳如泰山,张拘成也沉得住气,当苏元载被紫霄宫发函申饬,而且措辞十分严厉,苏元载差点就要坐不住了。
苏元载本打算进京请罪,还是苏元仪劝住了他。
苏元仪和天师是一条心,又不是一条心,这是老大和老二的必然矛盾。苏元仪看得很清楚,齐玄素需要慈航一脉来制衡张家,所以齐玄素不会轻动苏元载,申饬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真要处理苏元载,反而会尽量低调。
苏元仪料定,齐玄素要分化正一道,真正打算处理的其实是张拘成,在这个时候,苏元载只要正确表态站队,就能顺利过关。
同时齐玄素要求苏元仪准备接手原本由张月鹿负责的事务,因为张月鹿要准备闭关突破境界,这让苏元仪从侧面再一次验证了自己的判断——齐玄素针对的是张拘成而非苏元载。
苏元载听从姐姐的意见,把姿态放得很低,深刻检讨,承认错误,果然齐玄素不再深究此事。
不过苏元载还是心中不安,因为不追究顶多是保住了现在的位置,若是大掌教因此厌恶了自己,以后谋求进步的时候怎么办?他可不想一辈子都在江南,还是想要重回玉京的。
所以苏元载坚定了决心,一定要尽力挽回自己在大掌教心目中的印象,眼下最好的机会就是打好这一仗。
正因如此,苏元载就连没有实战经验的“水梭”都用上了,他深知自己不能只是牵制住秦权骁所部,必须要打赢,而且是大胜才行。
所幸他的冒险带来了极大的回报,“水梭”一战成名,配合苏元载的全军压上,直接覆灭了芦州水师,又顺势拿下怀安府。
紫霄宫发来了祝贺函,用词很是热烈,表示了极大的肯定,这无疑给苏元载指明了方向。
这说明大掌教对苏元载的行为很高兴,也很满意,这让苏元载确定自己的路线没有错,如果说先前的苏元载还颇有几分顾虑,那么这份贺函下来之后,最后一点顾虑也烟消云散。
既然方向是正确的,那么势必要加大力度,可以把手里的赌注全都押上去。
于是苏元载加紧了对俘虏人员的改编,争取再立新功。
关于改编一事,道门已经很有经验了,从西域道府到其他道府,已经有了一整套体系。
首先就是将原有的编制打散,使其不能私下串联,以免再生事端。这个没什么好说的,江南道府改编的黑衣人们被打散了尚且还要被鼓动串联,意图叛乱,更不必说没有打散了,岂不闻当年宛城之事?
其次就是解决思想问题。
毕竟这些被俘之人的思想比较混乱,什么说法都有。
有人说:“这下完蛋了,过去的功劳全部丢光了。”也有人说:“都说宁死不降,我们被俘已经是极大的耻辱,怎么能转过头来为敌人效力?”还有人说:“军人就该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输了也是站着输的,现在投降,咱们的脸面往哪搁?”
这些人虽然被俘,但心理还是极为抵触。苏元载不想杀人,就不太好处理。
也有比较消极的。有人说:“大掌教和皇帝都是为了争地盘争天下,到头来还是老百姓遭殃。”也有人说:“南方有大江天险,北方有长河天险,南下过不了大江,北上也过不了长河,这场仗打不出结果来,双方谁也消灭不了谁,都是白白送命。”还有人说:“兄弟阋墙,同室操戈,这是天下大不幸之事,不管大掌教胜利也好,还是皇帝胜利也罢,都快点结束罢。”
还有就是比较无所谓的,给谁干不是干,只要有功名有太平钱,在哪里干都行。
这些思想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
为了尽快把这些俘虏人员从累赘改造为道门的军队,苏元载从江南道府又调来三百余道士,开始“掺沙子”,担任重要职位。部分愿意合作的被俘军官、道士予以留任,多是担任相应副职,协助工作。
对于部分反对投降、冥顽不灵、不思悔改之人,则进行了清洗,严重者直接处决,以儆效尤。其他人的最终归宿将是南洋、罗娑洲、昆仑道府,甚至是南大陆。
对接受改编的俘虏进行教育,清除他们脑中的忠君思想,树立忠于道门的正确思想。派专人上大课,讲解如今的战争形势和道门方面的节节胜利,讲解秦李集团失败的必然性,讲述道门正统性和大一统的正确性,使被俘人员认清形势,放下负担,打消顾虑,走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在这方面,也需要被俘将领的主动配合,被俘将领的威望越高,那么配合的效果也就越好。
所以苏元载同时对黑衣人进行了改制。
随着改编黑衣人越来越多,由慈航真人和宁凌阁联合制定了新军制,备注:试行。
如果是出动几十万大军的战事,那么道门的最高职务还是掌军真人或者掌军大真人,这一点不会改变,这个职务也不常设,要经过金阙议事才会正式设立,战毕撤销,道门称之为“挂帅”。
这次战事,就是天师亲自挂帅,以副掌教大真人的身份担任掌军大真人。
在掌军真人之下设“军”。一军最高指挥官为提督军务总兵官,副手为协理军务总兵官,一军平均在五万人左右。
“军”之下设“镇”,一军下辖三个镇,一镇最高指挥官为镇守总兵官,副手为协理镇守总兵官,一镇平均在一万五千人左右。
“镇”之下设“协”,一镇下辖三个协,一协最高指挥官为协守总兵官,副手为协理协守总兵官,一协大概在四千人左右。
每一级单位刚好与其指挥官的称呼相对应,即:提督军务的军、镇守的镇、协守的协。
在“协”之下设“标”,在“标”之下设“营”,在“营”之下设“队”,队分三级:大队、中队、小队。
这便是道门改革之后的新军制,经过金阙的审核和大掌教的批准之后,已经正式启用。
苏元载将自己麾下原有的黑衣人和俘虏改编的二万余黑衣人,总共五万余人,整合为一军,下辖三个镇外加一个独立协,由他本人亲自兼任提督军务总兵官,暂不设副手,又临时任命了三位镇守总兵官,皆是他从江南带来的可靠之人,而在三位协理镇守总兵官中,则有两人是被俘将领。
安住这些被俘将领的心,才能更好地改编被俘人员。
同时重炮营和方士营也参照圣廷的神官团改制为“团”一级,独立于这个新体系之外,属于特殊单位,地位在“镇”之下,在“协”之上。水师暂且不变,在“军”之下,在“镇”之上。
完成初步整编之后,苏元载留下一个镇和水师防守怀安府,他本人则率领其余部队由水师运送至破釜塘北岸,途径钟离府斜插庐阳府。
在那句“天下只三家人家”的名言中,上清张是指吴州上清府,还提到了一个钟离徐,便是指钟离府了,前朝大魏皇室便是发迹于此。
钟离府也是个要地,分别与怀南府、怀北府、怀安府、庐阳府交界,苏元载率军进入钟离府之后,即可进攻怀南府,也可以进攻庐阳府,不过前敌三人议事的第一阶段进攻战略是以齐大真人所部为主攻方向,所以苏元载还是选择进逼庐阳府。
此时五娘已经拿下庐阳府的府城,景真明所部不过是强弩之末,眼见着苏元载率军来援,马上就要成为瓮中之鳖,景真明只得放弃逍遥湖,冒死突围,率领残部退往怀南府的凤台县。
苏元载背靠五娘,也不怕景真明,乘胜追击,斩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