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不知不觉迈入永乐二年,大明帝国的形势不是小好,是一片大好。
随着南方捷报不断传回,安南再次回归大明的怀抱,改为交趾宣慰司。
不过这显然不能满足永乐大帝的胃口,宣慰司多没意思?
要搞,就搞万年流传。
朱棣心里已经拿定主意,今年春闱放榜之后,除前榜的翰林院修攥、编修、庶吉士外,
其后的那部分进士,直接给朕去交趾放官,没有政绩就别想回京。
他打算用几年的时间,彻底将交趾宣慰司改成大明治下的府道。
以往瞧不上交趾,是因为那里山多地少,人心难训,都是些山野猴子。
但现在朱棣清楚的很,交趾那地理位置代表着什么。
那可是海上重要的交通港和军事重地。
哪怕一文钱不赚往里贴,大明也决不能放弃这片土地。
更何况,依托那样优越的地理位置,怎么可能不赚钱?
带着朱高炽去太庙祭拜完先祖,永乐二年的正旦大朝正式开始。
百官还算知趣,没敢在这个重要日子给陛下添堵,对于苏党‘奸佞’的案子,只字不提。
毕竟陛下好不容易松了口,他们可不想因小失大,惹急了陛下再不许他们查,那可就玩脱了。
不过今天,百官更有兴趣看一场狗咬狗的好戏。
足利义满派儿子足利义持进京参拜,算上出海的时间,本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抵达大明。
可他偏偏在大朝会前几日递上国书,请求正旦大朝当日参拜大明皇帝陛下。
很明显,派出船队只不过是个幌子,在大明和英国佬打成一片的时候,那足利义持早就秘密到了大明。
约翰刚刚露出败相的时候,足利义满就察觉到事情不妙,提前做了两手准备。
约翰若是能赢,那自然最好。
但若是真的败了,他可不想独自面对大明滔天的怒火。
大朝会其实没什么实质内容,国事也不可能在这天议论,更像是君臣相谐的表彰大会,
如果没有封爵轮功的大事,按照流程走完即可。
援朝之战大胜,等着论功行赏的人自然不少,但现在仗还没打完,不到封赏的时候,只能等将士凯旋归来再议。
等六部议完,斟酌封功,查验军功这些流程走完,估计得到永乐三年。
百官们对封功没兴趣,但对小倭子和英国佬狗咬狗,还是很有兴致的。
等流程大部走完,番邦使臣一一上前恭贺明帝,送上贺礼,马屁拍完后。
足利义持上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先来了一出三拜九叩大礼,然后哀声痛哭求饶。
一边递上愿意称臣的国书,一边骂自己是受了奸人蛊惑,才做下此等恶事。
言语间,频频把矛头引向英国人,说这不是他们的错,是被英国人威逼才不得不出兵。
足利义持希望大明不要和他们一般见识,有仇找英国人报去,他们一直对大明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朱棣被逗乐了,英国使者赫本鼻子气歪了。
好嘛,当初要打李朝的时候,数你们蹦的最欢,杀的最狠。
现在眼瞅着打不过了,立马卖主求荣,黑锅往咱们脑袋上玩命的扣?
这要是不骂你两句,大明还真以为咱们怕了!
当即,赫本和希诺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和足利义持当场吵了起来。
足利义满说自己被挟持,赫本就立马揭他的短,一一历数他们的罪状,有证有据。
外面一圈,围满了吃瓜看热闹的大明百官,不时指指点点,看着笑话。
对于如何处置助纣为虐的倭国,朱棣还没有拿定主意,准备等苏谨回来再说。
这个不时地地震、火山没事还要吐吐口水的破岛,对朱棣而言真没啥价值可言。
就算打下来,恐怕靡费的军饷、治理的库银都赚不回来。
说白了,朱棣的军事眼光确实是一等一的,乃不世出的将星。
但他看待经济的眼光...一言难尽。
前世若不是有朱高炽拼死拼活帮他撑着,还有郑和在西洋玩命给他捞钱,他还打个屁的北伐,国库早被耗干了。
要不怎么会有,他才是朱高炽‘征北大将军’的戏称呢?
赫本和足利义持越吵越上头,恨不得直接扭打在一起。
足利义持更是恨透了这群英国佬,言语间,恨不得分分钟让对方剖腹给自己看。
甩锅是一方面,但最重要的原因,是赫本递交了一道本国的最新国书,也是停战协议——瓜分倭岛。
很明显,不管是拉文也好,威尔斯也罢,他们已经看清楚英军在远东战场的疲软。
现在他们最需要做的,除了要除掉约翰之外,就是交好大明。
不管将来他们会不会再次发动战争,也必须在这个是时候收缩兵力,掌控王权。
而恰恰是这个时候,大明的态度就显得尤为关键。
如今英军在倭岛,仍保留着相当多的兵力,至少有三个旅,和一支常备舰队。
这些兵力之所以没有投入对朝战场,就是防着这群小矮子。
另一个原因,是约翰准备在拿下李朝之后,反手就彻底控制倭岛,将这里也变成自己的殖民地。
只可惜前线的溃败,导致这支部队进不成,退难退。
不过,他们却成为了赫本谈判的筹码。
如果大明皇帝愿意和谈,他们不介意和大明一起瓜分倭国的土地,南北划分而治。
当然,如果大明觉得不满意,多给一点土地也是可以的,反正这里的土地不值钱,值钱的是对海峡的控制权。
只可惜,朱棣一点兴趣都没有,甚至有些恼怒。
如今大明赢了,你们还敢这么嚣张,和朕来谈分人家的地盘?
这要是让你们赢了,还不得让朕割地求和,把大明的一半都划给你们?
越想越气,但朱棣脸上仍旧不动声色,冷笑着静看狗咬狗。
“尔等的事,回头再议。”
眼看这俩越闹越过分,都快抄家伙了,朱棣大感不耐。
这是朕的大朝会,不是你们的斗鸡场。
“朕知道了,退下吧。”
赫本愤愤不平还要再说,足利义持却乖巧的不再吭声。
朱棣不耐烦的眉头一紧,正待发怒,忽然殿外传来一声高喝,羽林卫护送着一人急速向大殿跑来:‘
“晋国公捷报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