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上,帝辛听着黄飞虎的话,并没有直接开口,而是微微眯起眼睛,目光在姜子牙身上扫来扫去,似在权衡利弊。
殿内众人也都屏住了呼吸,静静地等待着帝辛的裁决。
费仲站在一旁,心中暗自咒骂,却又不敢再轻易开口反驳,生怕惹得帝辛更加不悦。
只能用阴毒的目光瞪着黄飞虎,心中盘算着等此事过后,该如何找机会整治这个让他恨得牙痒痒的人。
而姜子牙始终神色平静,手持玉笏,静静地站在那里,仿佛外界的一切纷争都与他无关。
终于,帝辛皱着眉头,缓缓坐下,然后对着殿下姜子牙说道:
“既然武成王开口求情,那便给你这机会,姜子牙你且细细说来,若不能让吾满意,休怪吾不顾武成王情面,定斩不饶!”
姜子牙心中一凛,却并未有丝毫畏惧之色,深深一拜后,挺直身躯,朗声道:
“多谢王上,臣以为,如今各诸侯之地供奉过甚,首当其要便是降低诸侯所供资粮,使各个诸侯之地休养生息,诸侯势力若被赋税所困,难免心生怨恨,今削减其供奉,一则可显王上仁德,令诸侯感怀圣恩;二则让各地有精力恢复生产,待农桑繁茂、百姓安康,日后赋税反而会水涨船高。”
“其次,可遣出大商精锐之师,驻扎边疆,臣听闻近来北域频繁犯境,皆因诸侯所有边军防线松散,守备不足,若能以精兵强将驻守要隘,辅以烽火预警、哨骑巡查,不仅可震慑外敌,更能借此良机整训士卒,将诸侯边军练成虎狼之师。”
姜子牙的话句句直插帝辛心窝,
要知道帝辛之所以逐年增加各个诸侯对大商的供奉,就是想收拢诸侯手中的权力!
而姜子牙的两个计策虽然看似为社稷民生考虑,实则与他的本意背道而驰。
帝辛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龙椅扶手,发出有节奏的 “哒哒” 声,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刺耳。
一旁的费仲见到帝辛的反应,便知晓帝辛处在盛怒边缘,心中暗喜,觉得机会来了。
他眼珠一转,脸上露出义愤填膺的表情,向前跨出一步,高声说道:
“大王,这姜子牙巧言令色,分明是在胡言乱语!言辞看似有理,实则处处都是歪理邪说,其心可诛啊!若今日大王听了他的话,削减诸侯供奉,日后诸侯必定会更加骄纵,视大王威严如无物,而派遣精锐驻扎边疆,更是将我大商的兵力分散,万一诸侯与外敌勾结,里应外合,那我大商危矣!大王,千万不能被他迷惑啊!”
费仲的几个心腹也在一旁随声附和,
“费大人说得太对了,大王一定要明察秋毫,不能让这等奸人得逞!”
“是啊,大王,姜子牙的话实在是居心叵测,万万听不得!”
而这边的黄飞虎听完姜子牙的话,倒是对姜子牙有了些欣赏,
因为姜子牙所言,与他心中所想不谋而合,
作为大商武成王的他对于大商局势自然有着清晰的认知,清楚大商如今表面看似强大,实则内部矛盾重重,危机四伏。
因为八方诸侯已经在帝辛重压下,怨声载道。
若不做出改变,后果恐不堪设想。
黄飞虎心中暗自思量,姜子牙一个山野之人能有这般见解,必非池中之物。
随即再次出列,朝帝辛拱手说道:
“启禀王上,姜子牙所言切中时弊,实乃良策,如今诸侯与朝廷之间关系紧张,若不加以缓和,恐生祸端,削减供奉,可示王上之仁德,令诸侯感恩戴德,从而更加拥护朝廷,至于派驻精锐于边疆,既能抵御外敌入侵,又可整顿边军,提升我大商军队之战斗力,臣愿亲率精锐前往边疆,定不负王上所托。还望王上三思,莫要错失良才,错过这扭转乾坤之良机。”
听到殿中黄飞虎的话,帝辛脸上也是更加难看,
帝辛一直以来都认为,只有通过强硬的手段,加大对诸侯的掌控力度,增加供奉,才能实现中央集权,稳固自己的统治。
而姜子牙的提议,在他看来,无疑是在削弱自己的权威,动摇国本。
本以为黄飞虎是自己的坚定支持者,会与自己站在同一阵线,却没想到黄飞虎会对姜子牙的计策赞赏有加,帝辛心中自然更加恼怒,
“黄飞虎,你身为武成王,难道连这等道理都不明白?”
帝辛的声音低沉而冰冷,仿佛带着一股寒意,
“削减诸侯供奉,他们便会感恩戴德?简直是痴人说梦!那些诸侯,个个野心勃勃,一旦放松对他们的控制,他们便会伺机而动,威胁到我大商的江山社稷。”
黄飞虎闻言,心中虽有些无奈,但依旧鼓起勇气再次进谏:
“王上,臣深知王上的顾虑。但如今的局势已然不同往昔,诸侯们在重压之下,早已心生不满。若一味地强压,只会适得其反。倒不如借此机会,施以仁德,让诸侯们感受到王上的关怀,从而心甘情愿地为大商效力。”
“哼,一派胡言!”
帝辛怒喝一声,猛地站起身来,身上的龙袍随之摆动,
“你这是被这姜子牙的歪理邪说给迷惑了!若不是看在你多年来为大商立下赫赫战功的份上,吾今日定要治你的罪!”
费仲在一旁见状,心中暗喜,觉得时机已到,便赶紧上前一步,谄媚地说道:
“大王圣明!武成王也是一时糊涂,被这姜子牙的巧言令色给蒙蔽了。大王千万不要动怒,气坏了龙体可如何是好。这姜子牙分明是居心叵测,想要扰乱我大商的朝纲,还望大王速速将他治罪,以正视听。”
姜子牙神色镇定,并未因帝辛的怒火和费仲的诋毁而慌乱。
他再次躬身行礼,说道:
“启禀王上,臣理解王上的担忧。但臣所说的削减供奉,并非是无条件的让步。我们可以与诸侯约法三章,在减轻他们负担的同时,明确他们的责任和义务。若有诸侯敢违抗,王上大可出兵征讨,如此一来,既能赢得民心,又能维护王上的威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