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率领众人离开吴县后,一路向北行进。
他们经过曲阿时,邢道荣突然想起一个重要的事情。
他提醒魏延道:
“主公,一月之前,周瑜率领江东军曾在此地伏击孙权的车队。
我军俘虏了江东的几员将领,如太史慈、周泰、朱桓等人,他们至今仍被关押在曲阿城内。”
魏延听闻此言,心中不禁一动。
他对这几位江东名将早已仰慕已久。
若能将他们招揽到自己麾下,那无疑会使他的军队实力大增,日后北伐中原将会如虎添翼。
于是,在邢道荣的引领下,魏延一行人进入了曲阿城内。
他们决定在这里稍作休整,休息几日之后再继续北上。
没过多久,被俘虏的太史慈、周泰、朱桓三人便被带到了魏延的面前。
魏延定睛观瞧,只见这三人皆是身材魁梧、英姿飒爽,心中暗赞不已。
魏延面带微笑,拱手施礼道:
“久仰三位将军大名,今日得见,实乃幸事。
如今天下纷争不断,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吾欲兴仁义之师,匡扶汉室,还天下太平。
三位将军皆是忠义之士,何不加入我征南军,一同为这宏伟大业拼搏奋斗?
日后必能青史留名,流芳百世。”
太史慈等人原本对魏延并无多少好感可言,毕竟他们与征南军交战已久,期间有众多兄弟命丧其手。
从两年前的江夏之战,一直到最近的江东之战。
宋谦、凌操、朱然、韩当、贺齐、黄盖、潘璋、陈武等诸多将领皆命丧征南军之手。
更有数万名江东军将士在这一场场激战中阵亡。
这些血债累累,让太史慈等人心中着实难以接受魏延和征南军。
然而,当他们听闻魏延对周瑜后事的安排时,对魏延的看法却发生了转变。
他们尽管被关押在曲阿城内,但是也听说了吴县的一些事情。
当周瑜的棺椁回到吴县时,魏延亲自为其扶灵,并以王侯之礼厚葬,且上奏朝廷追封周瑜为忠义侯。
这一举动,让太史慈等人对魏延的胸襟和格局深感钦佩。
战场上,双方各为其主,有伤亡本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太史慈等人静下心来细细思量,觉得这些牺牲其实也不能完全怪罪于魏延。
毕竟,战争的残酷性就是如此,谁也无法避免伤亡的发生。
如今,旧主孙权已被带往襄阳,且当场命令他们投降。
在这种情况下,太史慈等人已无坚持下去的理由。
而且,如今南方已尽归魏延所有,他们已无处可去。
若继续顽抗、拒绝归顺,恐怕也只能落得个赋闲碌碌、终老一生的下场。
此时,面对魏延直截了当地招揽,太史慈和周泰陷入了极度的两难境地,心中犹豫不决,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去选择。
然而,相较于太史慈和周泰的纠结,年轻的朱桓则显得简单许多。
他本就是吴郡朱家人,当得知魏延在夺取吴县后并未对朱家有任何为难之举时。
为了家族的利益和安危,他几乎没有丝毫犹豫便爽快地答应了投效魏延。
对于朱桓如此果断的表态,魏延自然是相当满意。
但当他将目光转向太史慈和周泰时,却发现他们的反应依旧有些迟疑。
于是,魏延紧接着说道:
“子义将军和幼平将军都是忠义之士,虽然不能为我所用,但本将还是希望我们能够成为朋友。
只要你们答应本将,不会北上投靠那曹贼,便可以放你们离去!”
实际上,魏延又何尝真的想要放走他们呢?
要知道,太史慈和周泰可都是江东地区赫赫有名的万人敌。
若不能让他们真心诚意地投效,那他们也绝对不可能真正为己所用。
所以,魏延在深思熟虑之后,决定改变策略,不再强行逼迫,而是尝试用真诚去打动他们,来个釜底抽薪。
听完魏延所言,太史慈和周泰依旧不为所动,站在原地沉默不语。
一旁的朱桓见状,连忙上前帮忙劝说,但无论他怎样苦口婆心,二人都始终保持缄默,毫无回应。
魏延见状,心知多说无益,于是他不再多言。
而是对太史慈和周泰说道:
“二位将军,请你们离开吧。
本将虽然钦佩你们的忠贞,但也同样尊重你们的决定。”
太史慈听到魏延的这番话,心中不禁有些疑惑。
他凝视着魏延,开口问道:
“真的放我们离开?”
魏延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眼神坚定。
此时,太史慈和周泰对视一眼,两人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惊讶和犹豫。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魏延竟然会如此轻易地放他们离去。
然而,即便如此,他们又能去哪里呢?
在一片沉寂之后,太史慈率先打破了沉默。
他缓缓地跪地,低头说道:
“在下愿意追随将军!”
周泰见状,也紧跟着跪下来,表示愿意归顺。
魏延见状,心中大喜过望。他连忙扶起太史慈和周泰,笑着说道:
“哈哈,好!有三位将军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就这样,魏延又新得了三员猛将,心情格外舒畅。
当晚,他在曲阿县衙设宴,邀请众人前来赴宴,并将太史慈、周泰、朱桓三人介绍给大家。
翌日,魏延带着太史慈和周泰,在亲卫营的护卫下来到了曲阿西郊的神亭岭。
太史慈和周泰眼前回忆起那一幕幕往事。
当年,孙策与太史慈激战正酣,曲阿小将赵凡只身一人力挡周泰等十三将......
数日之后,魏延率领众人在秣陵登上了锦帆军的战船,过濡须口,驶入巢湖。
然后战船继续前行,穿过巢湖,进入淝河。
很快,他们便抵达了目的地合肥。
合肥城外,邓展、赵凡、沙摩柯、田林、廖化等将领早已等候多时。
他们提前知道魏延到来,纷纷出城相迎,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期待的笑容。
魏延抵达合肥后的第一件事,便是下令将赵凡的第三营升级为“神亭军”。
并任命赵凡为神亭军的统帅,太史慈为副统帅,黄权、朱桓、廖化等为将领,总兵力扩充到三万人。
这支新组建的神亭军负责镇守合肥,成为征南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这个决定让赵凡感到既惊讶又激动。
听闻神亭之名,他的心中对主公魏延充满了感激之情。
他不禁想起当初在神亭岭的一个不经意之举,竟然让魏延如此铭记在心,并给予了如此重要的任务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