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军新大营的士兵们在收到逄纪的调动支援的军令后,丝毫不敢懈怠。
他们迅速集结起来,马不停蹄地朝着黎阳原大营的方向疾驰而去。
一路上,士兵们心急如焚,只想尽快赶到目的地。
他们对途中的状况和可能存在的风险完全无暇顾及,一心只想完成军令。
然而,就在他们距离原大营不远的一处官道上,一场噩梦突然降临。
正当袁军们匆忙行军时,官道两侧的树林中突然传来一阵喊杀声。
曹军如猛虎下山一般,从树林中冲杀出来,利箭如雨点般密集地射向袁军。
这突如其来的袭击让袁军们猝不及防,队伍瞬间陷入一片混乱。
有些士兵甚至还没来得及抽出兵器,就被曹军的利刃砍倒在地。
其他士兵则惊慌失措地四处逃窜,却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曹军的包围圈。
原本整齐的队伍此刻变得七零八落,士兵们彼此之间失去了联系,无法形成有效的抵抗。
袁军的将领们见状,心急如焚,他们试图稳住阵脚,组织士兵进行抵抗。
然而,在如此混乱的局面下,他们的命令根本无法有效地传达给每一个士兵。
士兵们自顾不暇,根本无法听从将领的指挥。
相比之下,曹军则越战越勇。
他们紧密配合,不断缩小包围圈,将袁军分割成一个个小群体,然后逐个击破。
袁军在曹军的猛烈攻击下,伤亡惨重,士气低落。
就在袁军陷入绝境之时,突然,一阵惊天动地的马蹄声响彻云霄。
这声音如同雷霆万钧,震得大地都在颤抖。
众人惊愕地望去,只见远处尘烟滚滚,一支庞大的骑兵队伍如疾风骤雨般疾驰而来。
这支骑兵队伍气势磅礴,犹如两股钢铁洪流,分别是虎豹骑和西凉铁骑。
他们的速度快如闪电,眨眼间便已冲到了袁军面前。
曹军步兵们见状,迅速让出一条通道,仿佛他们早已预料到这两支骑兵的到来。
而袁军兵士们却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
他们惊恐地看着虎豹骑和西凉铁骑如饿虎扑食般冲向自己,心中充满了绝望和恐惧。
这些袁军士兵们并不傻,他们立刻意识到情况不妙,于是纷纷四散而逃,试图逃离这场可怕的杀戮。
然而,他们的速度又怎能比得上风驰电掣的骑兵呢?
只见虎豹骑的骑手们手持长枪,如同一群凶猛的猎豹,势不可挡。
他们的长枪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寒光,所到之处,袁军士兵们纷纷惨叫着倒地,鲜血溅满了官道。
与此同时,西凉铁骑则挥舞着长刀,如旋风般左冲右突。
他们的刀法凌厉狠辣,每一刀都能轻易地劈开袁军的防御,让敌人的阵脚大乱。
袁军士兵们在这两支精锐骑兵的夹击下,完全失去了抵抗的能力,只能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逃窜。
曹军步兵将领们见状,立刻抓住时机,组织士兵们配合骑兵对正欲逃窜的袁军展开围剿。
一时间,喊杀声、惨叫声此起彼伏,官道上顿时变成了一片血腥的修罗场。
鲜血染红了这片官道,袁军的尸体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有的还在痛苦地抽搐着。
这场伏击战中,袁军遭受了惨重的损失,原本浩浩荡荡的救援队伍此刻已溃不成军。
剩余的士兵们惊恐万分,纷纷丢盔弃甲,狼狈不堪地往回逃窜,生怕被曹军追上。
曹纯身先士卒,率领着虎豹骑,如同一群凶猛的猎豹一般,风驰电掣地追击着前方的敌军。
而马超也不甘落后,指挥着他的西凉铁骑,紧随其后,他们的马蹄声响彻云霄,仿佛要将大地都踏碎。
曹军的步兵们目睹着逃窜的袁军,虽然心中有些蠢蠢欲动,但他们并没有继续追击。
相反,他们迅速转身,迈着坚定的步伐,朝着黎阳原大营的方向狂奔而去。
他们知道自己的任务是前去支援那里,对袁军的大营发起猛烈的攻击。
这一切都是曹操和郭嘉精心策划的“围点打援”之计。
他们经过深思熟虑,决定选择袁军出战人数较多的大营作为围攻的目标。
因为营寨攻坚本就困难重重,而刚刚出战人数众多的敌营,
其兵力、体力和士气必然都受到了极大的消耗,此时攻打进去自然会容易许多。
与此同时,如果另一座袁军大营派兵前来救援,那么曹军就可以在路上设下埋伏,给他们来个出其不意。
曹操对自己的军队充满信心,他相信袁军的野战能力远远不如曹军。
更何况,在这广袤的旷野之上,虎豹骑和西凉铁骑的威力将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然后由骑兵对付袁军的援兵,而所有步兵则对袁军大营发起攻击,由围点变成猛攻,如此这般,便能最大限度杀伤敌军......
与此同时,黎阳袁军大营。
曹军步兵在夏侯渊、张辽、徐晃等将领的带领下对袁军大营发起了猛烈攻击。
坚固的营寨被曹军的人海战术撕开了口子,曹军将士们如汹涌的潮水一般,势不可挡地冲进敌军营地。
步兵们手持盾牌和长矛,紧密地排列成整齐的队列,一步步逼近营寨内的袁军。
两军展开了近身肉搏战,短兵相接之间,喊杀声、金属碰撞声响彻云霄,整个战场都被这股激战的气氛所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