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邺城的袁军按照既定部署开始调动之际。
黄河前线白马的曹军也蠢蠢欲动,做好了随时发起战事的准备。
坐镇前线的荀攸和刘晔,犹如两位掌控全局的棋手,他们在中军大帐中紧张地研究着战局。
而校事府送来的最新情报,则成为了他们手中最重要的棋子。
这份情报详细地报告了黑山军已经成功夺取了邯郸。
这一消息让荀攸和刘晔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丝惊讶和兴奋。
与此同时,他们也得知青州的袁谭军正与臧霸的泰山军一同朝着邺城进军。
这对于袁军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给袁军的后方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再看对岸的黎阳袁军,由于多次的调动,现在前线留守的兵马已经所剩无几。
荀攸以他敏锐的洞察力,立刻察觉到北渡黄河的最佳时机已经来临!
虽然主公曹操为了袭击南阳,从前线抽调走了许多将领和兵马,但荀攸和刘晔对这场渡河之战充满信心。
毕竟,曹操给他们的命令是根据河北的局势伺机而动。
如今,邺城已经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只要白马的主力能够顺利北推到邺城城下,那么袁军必然会一败涂地!
荀攸在深思熟虑之后,心中渐渐形成了一个大胆的计划。
自从驻守仓亭的牵招率军北上邺城支援之后,仓亭的曹军防线便如同被抽走了筋骨一般,变得极度空虚。
他决定让刘晔和朱灵率领一部分曹军在白马津摆出一副即将正面渡河的姿态,以此来吸引袁军的注意力。
而夏侯渊和张合则率领曹军主力悄悄地往东进发,目标直指仓亭。
在那里,他们通过早已搜集好的民船,神不知鬼不觉地渡过黄河。
荀攸与刘晔在推演并完善了计划了之后,曹军便开始行动了起来......
与此同时,驻守黎阳的高干和韩猛也发现了对岸曹军的动静。
他们赶紧率领着袁军主力,在黎阳白马一线严密布防。
可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曹军的主力已经如幽灵一般,从仓亭悄然渡过了黄河。
没过多久,曹军从仓亭津渡过黄河的消息便传到了黎阳。
高干和韩猛得知中计后,心中懊悔万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如此疏忽大意。
他们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白马津,却完全忽略了仓亭这个关键地点。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和紧急商讨,两人最终决定:
由高干继续留守黎阳大营,确保后方的安全;
而韩猛则率领两万大军,火速赶往仓亭方向,务必将已经渡过黄河的曹军赶回对岸。
于是,韩猛毫不迟疑地率领部队一路向东疾驰,加快速度向仓亭挺进。
一路上,他还不断派出斥候,密切侦察曹军的动向,以便及时掌握敌军的最新情况。
两地之间的距离本来就不远,眼看着就要抵达仓亭。
突然,一名斥候风风火火地赶来,向韩猛报告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曹军渡河之后,并没有在仓亭停留,而是直接朝着西北方向的邺城疾驰而去!
听到这个消息,韩猛的心头猛地一紧。
他深知邺城目前正面临着来自黑山军和袁谭军的双重威胁,如果再让曹军顺利北上,那么邺城恐怕就真的危在旦夕了!
情况紧急,容不得韩猛有丝毫犹豫,他当机立断,命令原本支援仓亭的将士们立刻改变行军方向,全速追击北上的曹军,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俗话说得好:“急则乱,乱则错。”
果不其然,当袁军心急如焚地前去追击曹军时。
没过多久,他们就在一处地势险要的地点遭遇了曹军的埋伏。
这一切其实都是荀攸精心策划的计谋。
他在渡河之后,首要任务就是逐步蚕食并消灭黄河北岸的袁军。
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顺利兵临邺城城下,否则就会被袁军前后夹击,陷入被动。
于是,荀攸命令曹军故意装出要北上攻打邺城的样子,以此来引诱黎阳的袁军主力前来救援。
等到袁军进入他预先设好的伏击圈后,荀攸果断下令发动攻击。
当韩猛突然意识到自己中了埋伏时,他惊慌失措,连忙指挥袁军撤退。
然而,早已埋伏在两侧的曹军弓弩手怎会轻易放过这个绝佳的机会?
他们立刻万箭齐发,密集的箭雨如蝗虫过境般射向袁军。
与此同时,张绣率领曹军如猛虎下山般冲杀在前,而夏侯渊则率领精锐部队截断了袁军的退路。
袁军瞬间陷入了绝境,前有强敌阻拦,后有追兵逼近,再加上曹军弓弩手的猛烈射击,袁军死伤惨重,哀号声此起彼伏。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袁军最终被曹军打得溃不成军。
韩猛眼见大势已去,只得带着数百名残兵败将,狼狈不堪地逃回了黎阳大营......
经过这场惊心动魄伏击战,原本黄河前线占据兵力优势的袁军形势急转直下。
荀攸和夏侯渊率领着取得胜利的曹军,士气高昂地朝着黎阳的方向挺进。
他们一路疾驰,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势不可挡。
很快,他们便抵达了袁军的黎阳大营附近,并迅速在此地安营扎寨,与袁军形成对峙之势。
与此同时,南岸的曹军主力在刘晔和朱灵的指挥下,顺利渡过了黄河。
他们也留下了一小部分兵马驻守在黄河南岸,以确保后方的安全。
而此时的黎阳,韩猛自从在曹军的伏击中侥幸逃脱后,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当年官渡之战的惨烈场景不断在他脑海中闪现,那是一场让他刻骨铭心的噩梦。
如今,面对强大的曹军,他再也不敢轻易与之交战,生怕重蹈覆辙。
高干深知局势的严峻,他意识到黎阳的防线已经岌岌可危。
于是,他急忙派人快马加鞭赶往邺城,向袁尚禀报黎阳的情况,并恳请派遣援军前来支援。
毕竟,黎阳前线的主力部队已经被逄纪、蒋义渠、牵招等将领带走了大半,这也是目前无法抵挡曹军的主要原因。